#2022世界杯#
繼續討論昨天阿根廷被吹掉的3個越位進球。
所謂真理越辯越明,有些事情就是要多次討論,多次辯論,讓雙方把所有觀點都擺出來,說清楚,這樣才有助于大家都明白對方觀念,最終求同存異,達成一個最大公約數的結論。
既然大家都對阿根廷這3個越位進球有爭議,恰恰說明了這個問題有討論甚至是改進的空間,對吧?
好了,既然討論越位,先要說說越位這個規則為什么這么重要?
很多人說,越位是足球比賽最重要的規則,沒有之一。
為什么呢?因為如果沒有越位規則,進攻方就會在對方禁區堆人頭,放幾個爭頭球厲害的高個,不停長傳沖吊,總能搞到機會。
這樣的話,足球比賽就沒法看了。
因為有越位規則的存在,逼迫進攻方必須要打短傳滲透,從中場推進,這樣才豐富了足球的進攻體系,有了各種精彩的場面。
這是越位規則的重要性所在。
那么什么是越位呢?
世界足聯關于越位定義如下:
隊員處于越位位置,如果其:
●… 頭、軀干或腳的任何部分處在對方半場(不包含中線),且
●…頭、軀干或腳的任何部分較球和對方倒數第二名隊員更接近于對方球門線。
一名隊員在同隊隊員傳球或觸球的一瞬間處于越位位置,該隊員隨后以如下方式參與了實際比賽,才被判罰越位犯規:
●… 在同隊隊員傳球或觸球后得球或觸及球,從而干擾了比賽,或
●… 干擾對方隊員,包括:
﹣通過明顯阻礙對方隊員視線,以妨礙對方隊員處理球,或影響其處理球的能力,或
﹣與對方隊員爭搶球,或
﹣有明顯的試圖觸及近處的來球的舉動,且該舉動影響了對方隊員,或 ﹣
做出影響對方隊員處理球能力的明顯舉動。
或
●… 在如下情況發生后觸球或干擾對方隊員,從而獲得利益:
﹣球從球門柱、橫梁、比賽官員或對方隊員處反彈或折射過來。
﹣球從任一對方隊員有意救球后而來。
這個定義非常詳細,首先界定什么叫處在越位位置,我給大家簡化一下,并加注解。
就是說進攻隊員在對方半場,如果從本方半場接球,不存在越位,典型案例是2012年切爾西淘汰巴薩的歐冠第二回合,托雷斯那個進球,就是在本方半場接球,雖然他前方只有巴薩門將,但是不越位。
如果身體任何有效觸球部位,不包括胳膊,因為胳膊不可以觸球,否則就是手球犯規。
超過對方倒數第二名球員,就是處在越位位置。
這個倒數第二名球員,通常理解是門將是最靠近門線那個,倒數第二個就是除了門將的對方球員。
但有時候門將會出擊,這個時候就是看防守方最后2個球員。比如下圖是一個越位,因為最后一個防守球員之外,進攻隊員身體越過了倒數第二個球員來接球。
以上,是關于越位位置的理解。
處于越位位置并不代表越位。
后面的解釋,又分兩種情況。一是越位位置接球,那肯定是越位了。二是沒有接球,但是明顯干擾防守隊員。
這一切的全部,才構成了越位這個概念。
好,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其實還是越位位置的判斷。
越位位置的判斷,就是傳球那一瞬間,進攻方球員的身體有效觸球部位,包括頭、軀干還有腳,這3個部位都不能超過防守方倒數第二個隊員。
所以,問題來了。
因為以前沒有VAR技術的時代,實際上并不能精準判斷這些。
不能精準判斷。
這一切,都是在有了VAR技術以后,通過在球場邊線新增設的12臺相機,以每秒500次的頻率收集球員身上的29個數據點,加上本次世界杯用球Adidas AI Rihla,內置有IMU芯片用來收集足球的運動軌跡,這一切技術合成的視頻,來判斷是否越位。
也就是昨天勞塔羅越位瞬間,合成視頻給出的判斷。
以前的視頻轉播,做不到這一點。
以前的視頻轉播,做不到這一點。
以前的視頻轉播,做不到這一點。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以前沒有如此高清精準視頻技術判斷情況下,越位與否,主要是靠劃線看腳。比如這樣
因為沒法看清身體其它部位到底越位沒有,所以只能看腳。如果進攻隊員腳部明顯超過了,就是越位。
可以肯定地說,如果以前就有如今的VAR半自動越位識別技術,估計有不少好球要被吹掉。
比如2019年那場曼城和切爾西的焦點大戰,斯特林這個進球,最終被判越位。
這個球當時爭議就非常大。和如今世界杯阿根廷的幾個進球非常類似。都是體毛級別的越位。
靠著高清視頻無限放大細節,最終判定斯特林的肩膀稍微多出去一點點,但是斯特林的腳還在防守球員后方。放以前,鐵定不越位。
因此,事情很明白了。
如今的VAR視頻技術確實是高科技,確實看得更精準了。把以前只能靠看腳,變成了如今可以看肩膀了。這種改變,某在程度上來說就是規則的改變。
很多人說,越位規則從來沒有改變。規則對所有人都平等,公平,糾結VAR技術與否是扯淡。
但實際上,從只能看腳,到可以看清楚肩膀等其它身體軀干部位,這可以認為規則是改變了。
這種改變毫無疑問會吹掉越來越多的進球,就像斯特林那個,以及昨天阿根廷勞塔羅那2個,以后還會有更多類似的進球被吹掉。
那么,我們要問,這些進球被取消,確實符合規則,確實符合公平原則,但是比賽更加好看了嗎?
顯然這些被取消的進球,不僅沒有讓比賽更好看,反而更加打擊進攻球員的積極性了。
所以我們要討論一下,越位規則能不能改?能不能就改成只要腳部不越位就不是越位呢?
要知道,在足球比賽當中,進攻球員身體本來就是向前的,而防守球員則是反方向。也就是說進攻球員身體本來就應該前傾,而防守球員傾向于相反,這樣的話,當然是進攻球員的身體部位更容易超出防守球員啊。那么判斷越位當然天生不利于進攻方啊。
是不是這樣?
在以前沒有VAR半自動識別技術時代,反正也看不清,所以很多模棱兩可的情況就按照有利進攻的原則,不會吹越位,也就沒有今天這些問題。
如今VAR半自動識別技術太先進了,反而吹掉了太多進球了。也會大大影響進攻球員的冒險意識。
我們一再強調,足球需要冒險,如果足球踢得四平八穩,那就沒意思了。足球需要在電光火石一剎那,用更加冒險的方式,逼出靈光一現的精彩。
如果以后的足球都因為這種越位的束縛,而讓進攻方越來越保守,越來越不敢冒險,因為多次的越位而被影響了士氣和積極性,顯然這不是我們想看到的局面。
還是那句話,人不是機器。太過于精準的VAR技術,對于足球來說,未必是好事。如果以后都要靠這種高精度機器來判罰,那還要主裁判干啥呢?一切交給機器就行了。
機器,只能作為輔助,而不能成為主角。
如果非要用VAR技術,就應該考慮改變目前的越位規則,就看腳,不要看肩膀了。
大家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