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敢闖敢干,不懼失敗,懂得利用時代給予的機會。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鄧雙琳
編輯|李薇
頭圖來源|受訪者
凌晨2點,杜辰曦依然沒有一絲睡意,看著電腦上仍在滾動的銷售數字,她終于松了口氣。
杜辰曦是一位“00后”淘寶店主。別看她年紀小,入淘已有五年,今年是她的第五個“天貓雙11”。她經營的店鋪“告白氣球家”,在今年“雙11”啟動第一天,交易額就創了新高,沖到了店鋪日常銷售額的10倍。
杜辰曦只是淘寶百萬“00后”創業者中的一員。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0年~2004年,每年出生人口平均在1600萬左右,照此計算,目前已成年的“00后”大概8000萬。而淘寶的數據顯示,目前平臺上“00后”創業者已接近100萬,這意味著,每80個年滿18歲的“00后”,就有1個在淘寶創業。
如果把淘寶看成一汪大湖,最先在湖里扎根和長出來的,其實都是“矮個子”——中小微企業,他們就像湖面下的魚蝦。但隨著“矮個子”長成大高個,變成頭部品牌和大企業,也就成為了湖面上的一只只“天鵝”。
每年“天貓雙11”,外界更多關注的是“天鵝舞”。今年,《中國企業家》把鏡頭放到湖面下,去看一看水面下的魚蝦——初出茅廬的“00后”商家。我們發現,水面下的生命力原來那么旺盛:“天貓雙11”第一波售賣期,淘寶“00后”商家的整體交易額同比去年增長了23.7%。而“天貓雙11”也成為展示“零淘一代”創業思路、經營方式和商業模式的放大鏡和檢驗場。
“00后”為何選擇“入淘”創業?他們如何在淘寶上扎根、生長?這些最大年齡僅有22歲的年輕人,究竟能否做好一場生意?《中國企業家》近期與7位在淘寶創業的“00后”聊了聊。
他們當中,有的因為興趣而創業;也有特種兵在退伍后選擇“入淘”,回到了“戰斗”的狀態;有的從什么都不懂的“小白”,自己摸索成為頭部商家;還有的則是“創二代”,幫家里的生意觸網運營,翻倍增長。
啟動創業,其實沒那么難
羅思怡猶記,是一張火車票點燃了她創業的念頭。
2020年大專畢業后,羅思怡入職一家電商公司全職做淘寶模特。模特的日子并不如想象中風光,忙起來的時候沒日沒夜在拍款,但一個月工資卻只有8000塊錢。
去年“五一”假期,許久沒休假的羅思怡想回趟老家,但回家的往返車票需要五六百塊錢。她思來想去,還是沒舍得買票。
躺在合租房里,羅思怡望著天花板,不甘心地問自己:“難道我要一直過這種生活?”“干脆創業吧!”在情緒的推動下,羅思怡果斷辭職,隔月就開了一家淘寶店。
揣著工作一年攢下來的5萬塊錢,羅思怡去檔口拿貨,自己兼任模特、運營、客服,讓男朋友當攝影師,店鋪就這么做了起來。
在淘寶創業的“00后”,一個共同特點是敢想、敢干,也不怕失敗。
淘寶天貓平臺00后創業者畫像。來源:受訪者
和羅思怡一樣,羅鑫也是替人打工后決定創業開淘寶店的。不一樣的是,羅鑫是科班出身,他學的就是電子商務,而且從初中開始就一直在線上做生意。
讀大專時,一位老師說的話讓羅鑫記憶猶新:“你們電子商務這個專業,出去都是當客服的,沒什么用。”羅鑫心底并不服氣。他從初三就嘗試在學校做微商,賣過衣服、賣過鞋子、賣過手機和手表,一直到高中都沒和家里伸手要過錢。
后來隨著直播崛起,微商沒落,羅鑫的小生意雖然也跟著告一段落,但他積累了比同齡人更豐富的電商實戰經驗。
今年大專畢業后,羅鑫先是找到一份推銷員的工作。工作十分枯燥,工資只有三四千,每個月都過得緊巴巴。干了一段時間,羅鑫就辭職了,但一直也沒找到稱心的工作,只能陸陸續續做一些兼職。
“不如干回老本行。”羅鑫想。他揣著生活費只身一人跑到廣州,去觀察朋友的淘寶店是如何運營的。朋友做的是幸福樹、天堂鳥等大型植物,店鋪鏈接不多,但每個月利潤還行,“起碼比打工掙得多”。
決定創業以后,羅鑫花了幾天時間去跑檔口,把貨源、物流都摸清楚后,做了一個鏈接,淘寶店就運營了起來。
創業的這幾個月,羅鑫做了幾個店鋪,每個店鋪都是單一的植物鏈接,銷量好的時候每個月銷售額能做到3萬元。“先趁‘雙11’把新鏈接做起來,一天比一天做得好就行。”羅鑫很看重他的第一個“雙11”。
事實上,成立近20年,淘寶一向是中小微創業者的主場。如今“零淘一代”登上時代舞臺,淘寶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00后”創業者被發現、被看見、被扶持,在淘寶天貓創業、成長、收獲。
3000元撬動一份自己的事業
2019年,剛入讀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創業班的雷城航,問家里要了3000元,在學校的支持下開了淘寶店,主營幼教產品,包括教具、玩具等,由學校的項目組承擔貨源、倉庫和打包發貨。
創業初期很艱難,項目組人手不夠,雷城航只能和幾個學長一起住在倉庫,每天早上七八點醒來就開始打包,一直打包到凌晨,草草找塊地方打地鋪睡覺。第一年,雷城航的利潤總共才1萬元。
第二年,在經歷了3月份和9月份的教育產品旺季后,依靠自然流量積累,雷城航的店鋪做出了幾款爆品,一年的交易額達到60多萬。賺了錢,雷城航的膽子也逐漸變大,開始大量投入推廣成本,給店鋪引流。
“3000塊錢在線下租一個月店面可能都不夠,但在淘寶卻能撬動一份自己的事業。”雷城航感慨,年輕人在淘寶創業的最大優勢就是啟動成本低。現在,他的淘寶店鋪每月交易額在8萬~10萬元左右。
相比雷城航3000塊的啟動資金,黃瑞濤幾乎是零成本創業。
由于父母也在做生意,黃瑞濤自小家境就不錯,但父母考慮到他還在讀大學,所以零花錢控制得十分嚴格。為了賺點零花錢,黃瑞濤找到姐姐黃麗珊商量,想開個淘寶店,順便鍛煉一下商業頭腦。
因為沒有多少啟動資金,黃瑞濤希望成本越低越好。去年3月,淘寶開放免費開店,連1000元的押金都不需要,黃瑞濤一頭就扎了進去。決定做潮流飾品后,他又去1688上找能夠一件代發的工廠貨源,進貨壓力也大大減輕。
黃瑞濤一邊上課,一邊做選款、上新、客服等,姐姐在工作之余,也會幫黃瑞濤運營店鋪,母親有時也會幫忙打包發貨。一個小商業體就這么運行起來。
去年“天貓雙11”店鋪爆發增長后,賺到第一桶金的黃瑞濤,逐漸摸索到一些押中爆款的邏輯,比如,他會提前測款,在一款首飾有走紅趨勢但其他店鋪還未上新時,快速去1688找工廠閃電定制,利用效率來捕捉爆款。
黃瑞濤父母做的是傳統的實體生意,認為進貨就是要親自跑工廠、看實體貨源,再決定是否批量進貨。去1688上用極低價格找工廠一件代發、閃電定制,在他們看來不可思議。
來源:視覺中國
“父母那一代人做生意靠人與人去交流。比如我母親經營服裝店,來顧客了,她會先聊一會兒天,看看顧客是什么性格,再決定怎么給她推銷衣服。但我們這一代靠網絡交流,根本不知道對面是誰,而且年輕人上網購物目的性很強,哪家店服務的效率高、產品質量好,他可能就會選擇在哪家店下單。”黃麗珊告訴《中國企業家》。
原本只是想賺點零花錢,沒想到店鋪越做越好,黃瑞濤現在一年凈收入就達到20多萬元。一些過去只把他的生意當作“小孩子過家家”的長輩,也來向他討教如何做線上生意。母親也開始籌備淘寶店,想把線下服裝店拓展到線上。
和淘寶同齡的互聯網原住民
“可能就是運氣比較好吧。”這句話,從很多“00后”們的嘴里說出來。也許他們沒意識到,這種所謂的運氣背后,其實有一種區別于“80后”“90后”的代際優勢,那就是他們是淘寶的同齡人,尤其對內容種草有著天然的敏感度。
“當時沒想太多,也不太懂運營、售后、發貨,只覺得我喜歡穿搭,喜歡做服裝這件事,就一定能做好。”羅思怡回憶。
2021年,穿搭博主盛行,喜歡穿搭的羅思怡試著發了幾篇筆記,數據竟然還不錯。一件爆款的開衫,在內容平臺上獲得了5萬點贊、100多萬的播放。她店鋪的增長也要歸功于這件意外成為爆款的開衫。
去年“天貓雙11”前夕,這款開衫走紅后,大量流量涌入她的淘寶店,日銷量達到了1000件。爆款帶來的效應在“雙11”達到高潮,僅“雙11”當天,羅思怡的淘寶店銷售額就有80多萬,是往常整月銷售額的好幾倍。
羅思怡認為這一切“都是運氣”。但其實包括她在內的“00后”,在內容種草上似乎有天賦,而這種天賦來自于“互聯網原住民”的優勢。
杜辰曦一開始做淘寶也只是因為興趣。她從15歲就開始接觸Lolita。彼時,國內的Lolita市場幾乎是空白,更別提國牌。當時才17歲的杜辰曦由此萌生了要把愛好變成事業的想法。啟動資金雖然只有一兩萬,但足夠在淘寶創業了。
“我們走的是預約制,比如一個產品我做一件樣衣,拍圖后在微博開啟預約團,滿100件成團,買家付完定金,我們再去做貨。這樣現金流不會有太大壓力,也不會有庫存積壓的煩惱。”杜辰曦道出了自己的經營模式。目前,“告白氣球家”有49萬粉絲,都是精準垂直受眾。
杜辰曦告訴《中國企業家》:“告白氣球家”的銷量高峰也是一條短視頻帶來的。
創業前幾個月,“告白氣球家”的月銷一直只是幾十件。但在一個網紅穿了“告白氣球家”的lo裙視頻爆紅后,連續幾個月,店鋪月銷都在5000件左右,“告白氣球家”也馬上躍升至淘寶同類目的TOP商家。
來源:視覺中國
從小觸網,長期浸潤于社交平臺,“00后”創業者對消費趨勢的反應也異常靈敏。
2020年,高中畢業后吳道強沒考上大學,拿著高中文憑幾乎找不到工作。他的哥哥在廣東開家具公司,2015年還在淘寶開了一家實木家具館。吳道強決定去投奔哥哥,學習如何做生意。
起初,吳道強只是在工廠打雜,搬貨、打單、下單。身高一米八,體重100斤出頭的他,經常要搬比自己還重的家具。后來,吳道強跟著有經驗的前輩學習淘寶運營,對淘寶運營越來越熟練,哥哥便把淘寶運營團隊全權交給了他。
接手淘寶店后不久,吳道強推的一款家具就爆了,成交率、點擊率、詢單率、轉化率、加購收藏的數據都非常亮眼,僅那個爆款就賣了500萬元。此后,店鋪的成交額逐漸水漲船高。目前,這家實木家具店鋪的年銷售額達到了1.5個億,比吳道強接手前翻了一倍,在淘寶家具類目中排到了第八名。
“只是運氣比較好吧。”吳道強坦誠說道,“也可能是時間的積累。”他也沒有意識到,他總提到的產品優化,就是他所謂的“運氣”。
在接手淘寶店后,吳道強重點優化了產品的款式。面向30~55歲人群,他去各大平臺認真研究這個消費群體的喜好,做出樣品后,放到淘寶直通車去測款,這樣就能夠很快找到趨勢,讓工廠去定做,大大提高了押中爆款的幾率。
哥哥白手起家,在吳道強心里就是成功人士的代表。當初,他投奔哥哥時,一路上都忐忑不安,怕自己做不好,也怕得不到哥哥的認可。
“你哥哥現在對你的評價如何?”聽到這個問題,吳道強明顯興奮起來:“我哥對我的評價非常高。他說,小伙子,前途不可限量啊!”吳道強的目標,是要將店鋪的年銷售額做到3億。
利用時代給予的機會
相比“80后”“90后”創業者,“00后”創業者的代際特征更為明顯:他們都選擇“低成本、輕創業”模式,有的人甚至啟動資金為零;對消費趨勢反應靈敏,擅長內容種草和短視頻營銷。更重要的是,他們更懂得利用時代給予的機會。
2000年出生的何宇迪是一名退伍軍人。他的父母開了一家魚線工廠,給品牌做代工,產品賣到了十幾個國家。后來工廠也開始生產自有品牌的產品,銷售渠道以線下實體店為主。
2019年,何宇迪的父母開了一家天貓店,同時入駐了1688,嘗試線上零售和批發,希望對線下銷售渠道做補充。但由于線下生意太好,線上店鋪長期處在閑置狀態。一年后,何宇迪退伍,進入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習,并參與到家里的生意中。
但父母讓何宇迪接手工廠后,兩代人在企業經營上有了分歧:父母堅持認為工廠的生意要放到線下,走國外市場;何宇迪卻認為,生意要搬到線上,主打國內市場。最后的妥協是,何宇迪先在線上練練手。
何宇迪首先面臨的選擇是把哪個平臺作為主陣地。他看來看去選擇了入淘,把天貓店撿起來好好經營,他認為:“天貓對商家十分友好和公平,對小賣家不霸道,處理糾紛時不偏不倚,不濫罰商家。”
如今,何宇迪正在讀大三,經營著一家名叫卡蒂萊旗艦店的天貓店鋪,主要銷售垂釣類產品,店鋪月銷售額一度超過20萬元。他個人因此獲得了學校專門為退伍創業學生設立的“戎耀獎學金”。
“做什么事都要先有目標和計劃,這是部隊教給我的。”今年是何宇迪第一次參加“天貓雙11”。9月底報名后,他就進入了“備戰”狀態,上1688找源頭工廠拿貨,這些工廠具備輕定制和一件代發的能力。
何宇迪覺得,他在“天貓雙11”中找回了“戰斗”的狀態。淘寶數據顯示,早在2020年就有超過1萬名退伍軍人在淘寶創業,其中不少店鋪年交易額破百萬元。
退伍特種兵何宇迪是在校00后大學生,今年他的店鋪首次報名參與天貓雙11。來源:受訪者
在淘寶找到“戰斗”狀態的還有汪恩超。
2001年出生的汪恩超是安徽人,說話語速極快,給人果斷、老練的印象。今年,他創辦1年半的1688店和3個月的淘寶店,在“天貓雙11”開場半天就賣了40多萬元,發出超過5千單,相當于平時的10倍。
其中,淘寶店的主要銷量來自為網紅定制專款,定制訂單占到80%。別人接不了這些單子他能,因為他有1688店鋪,總能找到有能力做輕定制的源頭工廠。
2021年4月,汪恩超的1688店鋪開張。今年3月,他把在1688賺到的100萬元,用20萬元買了輛車,剩下的80萬元“入淘”創業,注冊了淘寶店“超元鞋業”,并建了家工廠。
事實上,“入淘”之前汪恩超先觀察了近半年。今年8月,他的1688店鋪月銷達到150萬元,很多從他這里拿貨的淘寶新商家都發展起來了。他決定,正式運營淘寶店。
“這半年里,別的平臺我都試了一遍,發現坑太大、太深,商家站不穩。要么賣低端貨,要么賣高端品牌仿制假冒貨,要么平臺規則太復雜。我不想進入這個圈子,賣了一陣子就撤了。”汪恩超的淘寶店起量很快,到9月就實現了盈利。
其實,從16歲主動休學為家里增加收入開始,汪恩超干過各種苦活累活。在一家電商公司幫一個客戶在1688開店,并很快將店鋪月銷售額從零做到破百萬元后,他找到自己最擅長也最富有“戰斗”激情的工作。他經常說:“只要敢想敢沖敢放大,總能做出來,失敗了就從頭再來。”
包括汪恩超、何宇迪等在內,《中國企業家》采訪的“零淘一代”,之所以選擇淘寶作為創業第一陣地,除了淘寶創業門檻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淘寶天貓依然是國內第一消費入口。
來源:視覺中國
最新數據顯示,淘寶和天貓在國內的購買用戶已超過10億。在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12個月里,超過1.23億消費者在淘寶天貓年度消費超過1萬元。
阿里將淘寶天貓、1688等國內電商業務整合后,更有利于促進消費互聯網與中國各個產業帶的高效連通。如今,淘寶不僅僅是交易平臺,某種意義上來說,淘寶就是實體經濟,也是國內最大的零售市場主體。
“00后”創業者在淘寶創業害怕失敗嗎?受訪的創業者們幾乎都搖了搖頭:“一點也不怕。”他們獨立有主見,懂得利用時代給予的機會,敢闖敢干,不懼怕失敗,這是“零淘一代”最獨特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