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布藝來為小伙伴們解答以上問題,民法典動物侵權的歸責原則,2022民法總則動物權利有什么規定相信這個話題很多人都不知道吧,下面大家來一起看看吧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由于受害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由于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第三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該行為的要件包括:
1、致害動物是飼養的動物。飼養的動物一方面是其所有人的財產,另一方面由于其可以獨立行動,有可能對他人的人身或財產造成損害。動物的飼養者對自己飼養動物承擔賠償責任可以督促飼養人或管理人加強對動物的管理,以防止或避免損害的發生。如果不是人工飼養的動物,或人工飼養的動物已經逃逸很久,回復至野生狀態,則不適用此種特殊侵權責任。
2、飼養動物對他人造成了損害。飼養動物對他人的損害包括人身損害或財產損害。需注意的是,動物的致害行為是動物基于本能而為的行為,無論是其自主加害還是受刺激加害均構成加害行為。
3、動物的加害行為與損害事實間有因果關系。
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應為無過錯責任,只要發生了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后果,飼養人或管理人就應承擔民事責任。這一方面是因為飼養人是飼養動物的獲益者,另一方面飼養人或管理人更了解其飼養動物的習性,更容易防范損害的發生。如果適用過錯責任,難免加重了受害人的注意義務,使受害人處于不合理的劣勢地位,有失公平。
二、動物侵權怎么賠償
動物致人損害,其損害后果往往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單純的財產損害,如財產被動物撞擊導致損壞。
二是對人身造成暫時損害,如被動物追趕導致腳扭傷,被動物咬傷肌肉等。
三是對人身造成永久性損傷,如致殘或在顯著部位留下永久性的疤痕等;
四是致人死亡。
動物致害造成的損害后果不同,其賠償范圍也不相同:
1、造成單純財產損害的,只需就其直接損失進行賠償;
2、對人身造成暫時損害的,受害人需一定時間恢復,除賠償直接損失外,還應支付醫療護理費用、失去的誤工工資或其他收入等;
3、對人身造成永久性損傷的,應根據具體的傷殘程度,賠償醫療護理費用、失去的誤工工資或其他收入、殘疾生活補助金等;致人死亡的,還會涉及到救治費用、喪葬費、撫慰金、以及受害人生前撫養者(如喪失勞動能力的父母、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費用等。
以上是小保為大家整理出來的,希望看了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