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開出《反詐法》首張罰單,一涉詐話務窩點藏身農宅被查

導讀近期,上海警方在一農宅內打掉1個為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幫助的涉詐話務窩點,對3名涉案違法人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有...

近期,上海警方在一農宅內打掉1個為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幫助的涉詐話務窩點,對3名涉案違法人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有關規定,作出行政處罰決定,開出了上海依據《反詐法》的首張“反詐”行政罰單。

今年12月上旬,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通過研判落地發現,有部分外地來滬人員借用上海市郊遠地區民宅、農宅,私自架設手機端GOIP設備、固話端GOIP設備,為詐騙團伙提供語音通話技術服務,遂牽頭上海公安刑偵部門開展重點可疑區域的滾動排查和打擊整治工作,及時遏制此類問題的萌發勢頭。

12月9日,奉賢公安分局平安派出所社區民警在轄區走訪核查中,發現某村一處農宅不久前剛出租給了3名外地來滬年輕人。特別反常的是,這3名年輕租客剛入住就申請了4根電話網線。屬地派出所對這一系列異常舉動高度重視,果斷決定組織警力開展入門檢查,當場在農宅內抓獲陳某等3人,查獲固話語音網關設備、路由器、筆記本等涉案工具。

經警方調查,陳某等3名違法人員系朋友關系,抱著“輕松賺取快錢”的不法心態,主動在互聯網上尋找搭識境外詐騙分子,談妥由陳某等人負責申請網線并架設語音網關設備,以每天2000元報酬上線8小時,將線路提供給境外詐騙分子使用。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讓3人沒想到的是,來到上海租借農宅后,12月8日剛申請完網線、設備僅上線1天,還未有分毫獲益,12月9日就被公安機關連窩“端”了。

警方介紹到,不同于以往的通訊方式,固話端GOIP設備能通過互聯網控制固定電話呼叫,幫助遠在國外的詐騙分子遠程控制國內固話號碼對個人進行呼叫,為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便利,迷惑性極強、社會影響極為惡劣。

對此,奉賢公安分局對具有“幫信”違法行為的陳某、謝某、司某等3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分別作出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本案的成功查處,打響了上海警方自今年12月1日《反詐法》施行后的行政處罰“第一槍”。

最后,上海警方再次提醒市民群眾,莫因貪圖小利而跌入違法犯罪的深淵,生活中切勿隨意出借本人的身份證、銀行卡、手機卡等重要個人物件,也不可為電信網絡詐騙分子搭建各類語音網關服務設備、提供便利。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