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9厘米是日本男性平均身高的極限?

導讀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1月14日報道,在人們的印象中,二戰后日本人的身高一直在增長。但實際上,近30年來日本人的身高并未發生變化,甚至...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1月14日報道,在人們的印象中,二戰后日本人的身高一直在增長。但實際上,近30年來日本人的身高并未發生變化,甚至有調查顯示日本人的身高已經開始下降。日本人已經無法長得更高了嗎?

報道稱,日本文部科學省的學校保健統計調查顯示,從1994年創下男性170.9厘米、女性158.1厘米的紀錄以來,到2021年日本人17歲階段的平均身高近30年來一直處于持平狀態。平均身高增加似乎只是一種臆想。

2016年,針對全球200個國家和地區從1896年到1996年出生的人,國際流行病學研究團體“非傳染性疾病風險控制協作組織”調查了他們18歲時的身高。日本百年來男性身高平均增加了14.6厘米,女性增加了16厘米,增幅均進入全球前五。

日本國立醫藥基礎、健康和營養研究所的池田奈由看到這項調查結果后認為:“國家的經濟環境會影響兒童時代的營養狀態,也有可能影響身高。”以女性身高增加約20厘米的韓國為首,“在經濟迅速增長的國家,身高增幅擴大,而在盧旺達等存在政治和經濟困難的國家,則呈現出身高增幅縮小的傾向”。

報道稱,歐洲等經濟增長到一定程度后穩定下來的國家的平均身高則處于持平狀態。有觀點認為,日本人的17歲平均身高未增加的背景原因是兒童戶外運動不足和睡眠不足等。但也有研究表明,日本成年人的平均身高已經開始下降。

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的社會醫學研究部部長森崎菜穗等人對1969年至2014年出生的兒童出生時的狀態和成人(18歲以上)身高的變化進行了調查和預測。結果發現,1980年以后出生的成年人的平均身高下降。影響因素似乎是2.5千克以下的低體重新生兒增加。日本國內外的研究表明,低體重新生兒成年后的身高偏矮。專家認為:“孕期內限制體重對母親和孩子都有好處的風潮以及醫生的指導可能對低體重新生兒的增加產生了影響。”

1980年前后,一篇認為限制孕婦體重可以有效預防妊娠中毒癥的論文引發關注。1999年,日本婦產科學會提出了孕期內理想的體重增加量指標,如果身體質量指數(BMI)為18至24,則體重增加7至10千克較為理想,這比其他國家的指標要低。但由于缺乏證明效果的證據,2021年該學會公布了把標準體重下限增加2至3千克的新指導方針。

由于低體重新生兒增加,森崎菜穗等人預測稱,2014年出生的日本人與1980年出生的人相比,成年時男性的身高矮1.5厘米,女性矮0.6厘米。森崎菜穗說:“雖然身高下降的趨勢會在短時間內持續,但如果在新方針的指導下低體重新生兒趨于減少,身高很有可能會再次增加。”

但也有觀點認為“現在的平均身高可能已經在基因方面達到上限”。

雖然似乎和現狀關系不大,但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鐮谷洋一郎等人在2019年發表的研究報告中介紹了一個有趣結果。該報告稱,對約19萬名日本人的基因組(所有遺傳信息)進行分析后發現,促使身高增加的基因突變可能已經被淘汰。這或許對日本人帶來了某種不利的影響。

來源:參考消息網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