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制導彈在波蘭爆炸,北約考慮啟動第四條規定,對俄宣戰成為選項

導讀據環球網報道,波蘭赫魯別舒夫地區一距離波蘭-烏克蘭邊境約8公里的村莊發生爆炸,造成兩名平民死亡和拖拉機農具損毀,現場發現了導彈碎片,...

據環球網報道,波蘭赫魯別舒夫地區一距離波蘭-烏克蘭邊境約8公里的村莊發生爆炸,造成兩名平民死亡和拖拉機農具損毀,現場發現了導彈碎片,波蘭總統杜達指出,尚不清楚導彈從哪個國家被發射,導彈可能是俄制導彈。受這一事件影響,波蘭部分軍隊戰備狀態升級,波蘭警察、特種部隊、邊防等,也升級了戒備狀態。波蘭外交部緊急召見俄羅斯駐波蘭大使,波蘭總統杜達則接連同美國、德國、英國、烏克蘭領導人舉行通話商討對策。美國總統拜登將在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與七國集團成員對此事緊急磋商,北約秘書長也將召集北約成員國舉行大使級緊急會議。波蘭作為北約成員國,波蘭政府發言人同時稱,北約正考慮是否啟動第四條規定。這意味著北約對俄宣戰成為選項,一夜之間,驟變的局勢正將俄羅斯置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俄制導彈落入波蘭

俄羅斯國防部對波蘭方面的指控回應指出,俄羅斯未向波烏邊境區域發起軍事打擊,相關事件是一次促使局勢升級的蓄意挑釁動作,俄羅斯同波蘭境內的導彈碎片毫無關系。俄羅斯軍事專家列昂科夫則指出,導彈有可能來自烏克蘭的S300防空系統,烏克蘭S300防空系統發生誤射并非沒有先例,如此前便誤炸了烏克蘭民用建筑。不論是俄軍空基還是海基巡航導彈載重都在400公斤以上,這樣的打擊下拖拉機會被炸成小塊而不是波方發布視頻中的整體完整,造成的彈坑也會更大。列昂科夫推測,事件有可能是波蘭方面在進行擺拍。

俄制導彈殘片

列昂科夫的質疑點出了一些基本的軍事疑慮,這種疑慮大致可分為軍事技術、軍事戰略兩方面。軍事技術方面,由爆炸造成的彈坑和爆炸殘留物無疑可逆向判斷爆炸當量和彈藥類型,而從現場拖拉機的破壞程度上則可進一步對導彈爆炸情況做出判斷,通過爆炸當量、導彈類型、導彈落點三項指標進行綜合,不難就波蘭赫魯別舒夫事件給出一個初步判斷,加上北約衛星體系及美國向東歐地區密集集中的導彈監測系統,北約方面如確實想推進事件調查,不難給出一份數據詳實、可經驗證、公開化的調查報告。

波蘭總統

軍事戰略方面也存在著兩點疑問,一是與北溪管道被炸事件類似,波蘭作為北約成員國是俄烏沖突爆發之際北約的重點布防區域,如今一枚疑似導彈的爆炸物在波蘭-烏克蘭邊境波方一側爆炸,北約去了哪里,具備國家恐怖主義性質的北溪管道被炸事件就發生在北約眼皮底下,事發后北約未給出任何數據及說法,主要調查國瑞典也以“事關重大,高度機密”拒絕對外公開調查結果。再到波蘭赫魯別舒夫事件北約同樣一問三不知,給不出導彈來源的任何證據,唯一的說法便是,導彈可能為俄羅斯制造。

北約會議

由于冷戰結束后眾所周知的原因,俄羅斯導彈等軍備在軍火黑市上大量流通,對于國家級力量來說,獲得原版的俄羅斯導彈或對俄導彈進行仿制并不存在難度。而另一個更大的問題在于,俄羅斯為什么要向北約成員國波蘭發射導彈,俄軍始終以特別軍事行動性質定義其在烏軍事行動,明顯是不愿局勢失控引發北約俄羅斯正面沖突的做法,北約武器輸烏通道的暢通也間接說明了俄羅斯對與北約正面沖突的克制,包括靠近波烏邊境的烏克蘭西部城市利沃夫也同樣是俄軍火力克制的區域,這一背景下俄軍無任何理由打擊波蘭境內無軍事意義且只會惡化局勢的村莊區域。美西方可以對俄羅斯的戰略意圖保持懷疑,但不應懷疑俄方的智商,這不單是對俄羅斯的羞辱,也是對以俄羅斯為對手的美西方的羞辱。

波蘭赫魯別舒夫事件的發生顯示,個別國家為推進霸權要執意制造及擴大危機,全球變局正在加速展開,中國應為區域及全球局勢,做好最壞準備。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