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在漢漢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考城隍譯文,考城隍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翻譯:我姐夫的祖父,名叫宋燾,是本縣的廩生。
2、有一天,他生病臥床,見一個小官吏,拿著帖子,牽著一匹白頂門的馬來找他,對他說:“請你去考試。
3、”宋公說:“考官還沒來,為什么馬上就考試?”來的官吏也不多說,只是催宋公上路。
4、宋公沒辦法,只好帶病騎上馬跟他走了。
5、走的這一路很生疏,到了一座城郭,好像是一個國王的國都。
6、一霎時他就跟那人進入了王府,只見王府內的宮殿非常輝煌華麗。
7、正面大殿內坐著十幾位官員,都不認得是什么人,唯有關帝神他認得。
8、殿外屋檐下擺著兩張桌子,兩個坐墩,已經有一個秀才坐在那里,宋公便與這人并肩坐下。
9、桌上分別放著筆和紙。
10、不多時,就發下試題來,一看上面有八個字:“一人二人,有心無心。
11、”一會兒,兩人的文章就作完了,呈交殿上。
12、宋公文章中有這樣的句子:“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13、”諸位神人傳著看完,稱贊不已。
14、便傳叫宋公上殿。
15、下令說:“河南缺一個城隍神,你很稱職。
16、”宋公聽了,才恍然大悟,隨即叩頭在地,哭著說:“大神錯愛我,叫我去當城隍,不敢推辭。
17、只是我家有老母,七十多歲了,無人奉養,請求大神準我侍候母親去世后,再去上任。
18、”正面坐著一位像帝王的人,叫取宋公母親的壽命簿來查看。
19、一個長著胡子的官吏捧過簿子來翻看一遍,稟告說:“還有陽壽九年。
20、”諸神都猶豫了,一時拿不出主意,關帝神說:“不妨先叫張生代理九年吧!”便對宋公說:“本應叫你馬上去上任,念你有孝心,給你九年假期,到時再叫你來。
21、”接著關帝神又勉勵了秀才幾句話,兩個考生便叩頭下殿。
22、秀才握著宋公手送到郊外,自己介紹說是長山縣人,姓張,還給宋公作送別詩一首。
23、原文都忘記了,只記得有這樣的句子:“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燈夜自明。
24、”宋公便上馬作別而回。
25、宋公到了家,像是做了一個夢醒來,那時他已死了三天了。
26、他母親聽見棺材中有呻吟聲,打開棺材見他醒了過來,就把他扶出來,呆了半天才會說話。
27、后來到長山縣打聽,果然有個姓張的秀才在這一天死去。
28、九年后,宋公的母親果然去世,宋公料理完了喪事,洗了個澡,穿上新衣服,進屋就死了。
29、他的岳父家住城里西門里。
30、一天,忽然見宋公騎著紅纓大馬,帶著許多車馬,到他家拜別。
31、一家人都非常驚疑,不知道他已成了神人了。
32、急忙跑到宋公家一問,才知道宋公已死了。
33、宋公自己記有小傳,可惜兵荒馬亂中沒有存下來。
34、這里的記載只是個大概而已擴展資料:文章介紹:《考城隍》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
35、講述了宋先生燾在去世后由神差邀請,考上城隍。
36、但是宋先生以孝敬母親為由,懇求在母親百年之后再赴任。
37、他孝敬母親的心情感動了神仙,準許他還魂為母親盡孝。
38、該篇故事反映了中國古代對孝道的重視。
39、做為《聊齋志異》通篇首文,作者在文中借書生之手("有心為善“之文),寫出了自己的善惡觀,也通過書生之間互贈的詩句("有花有酒"兩句),展現了自己的胸襟。
40、同時通過故事巧妙的安排,諷刺了當時科舉制度下的的丑惡氛圍(古人認為神鬼不會被欺騙,書生可以通過鬼神的考試卻無法通過科舉考試)。
41、作品賞析:該篇小說的情節成功的運用了“出于幻域,頓入人間(魯迅語)”的故事結構法。
42、作者讓人物以病臥進入夢境,然后展開神奇的故事情節,由實入虛,由虛返實,再由實歸虛。
43、這樣就在虛幻的故事上涂抹上了一層真實性與現實性的色彩,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44、文章記敘了宋燾考取城隍一職的事情。
45、宋燾臥病在床,被官差叫去參加考試。
46、接下來作者用虛幻之筆,重點寫了陰間眾神面試宋燾的場面。
47、考試場面怪誕而莊嚴:宮殿雄偉華麗,考官有十幾位官員,考生只有宋燾及長山張秀才。
48、考試題目是“一人二人,有心無心”八個字。
49、宋燾很有才學,對社會問題有獨道見解。
50、他對考題精辟地解釋為:“有心做善事,雖善不獎賞;無心作壞事,雖惡不懲罰。
51、”受到了諸神的傳贊不已。
52、宋燾認為,對善惡要從人的動機上判定,而不以效果作為判定的惟一標準。
53、從實際出發,對善惡的后果作具體分析,然后賞罰分明,論功行賞。
54、這是做官的基本條件。
55、這兩句,既表明了宋燾具備了當官的必要條件,有賞罰分明的才干,又包含有對封建社會善惡不分,黑白不明的抨擊,同時也暗含著宋燾因久試不第而郁結在胸中的積怨。
56、作者把人物打出正常軌道,突出寫宋燾的孝行。
57、當眾神十分賞識宋燾的才能,決定委派他任河南城隍時,作為一個老廩生,在困頓寒窗的痛苦折磨中突然考中了,對于一般人來說,此時此地應非常高興才是。
58、而作者偏偏用把人物打出正常軌道的手法,寫宋燾不但沒有高興,而是頓首哭泣,乞求眾神,“我母親七十歲了,無人奉養,請允許我伺候她到壽終,我再唯命是聽,任你們錄用派遣。
59、”于是感動了眾神,盛贊宋燾有仁孝之心,破例準假九年,讓張秀才代理城隍之職。
60、這個場景的描寫,細致、詳實、感人,有力地了說明宋燾是個品行端正,為人高潔的秀才。
61、后面張秀才寫給宋燾的贈詩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燈夜自明”兩句,這兩句對仗工整。
62、這一工對句揭示了宋燾是個才學之士,具有豁達、豪放的個性,淡泊名利,胸襟坦蕩,追求自由,沒有其他迂腐文人的窮酸相。
63、因此我們可以說,作者筆下的宋燾是個德才兼備的讀書人。
64、在為官與盡孝之間,他能以盡孝為先。
65、這對那些官迷心竅,不要仁孝的人,無疑是個有力地批判。
66、他有德有才,卻一直只是個老廩生。
67、這對于埋沒人才的黑暗社會,無疑是具有諷刺性與批判性。
68、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考城隍。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