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在漢漢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在商品經濟中,價值規律的主要作用不包括,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 它的作用是通過什么實現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價值規律: 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在供求關系在價值上下波動。
2、當平均利潤率形成后,那么價值就不決定價格,而是生產價格決定價格,價格因供求關系在生產價格上下波動,但總價值=總生產價格,因而按恩斯格的表述是總價值決定價格。
3、 價值規律實際上是異質產品模型上的邏輯,而不像供求定律那樣是單一產品上的邏輯。
4、因此,它表述的均衡也不是什么供求均衡或者說優化配置資源的瓦爾拉斯均衡。
5、 現在來說價值規律的均衡:如果資本家的商品低于價值(生產價格)尺度交換(即商品之間按相同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比例進行交換),資本家的利潤率就會低于平均利潤率,那么資本就會縮水、破產,當然他的企業如果剝削率高于平均水平,他的商品可以低于價值尺度交換,但這樣統一市場下工人會流走。
6、如果資本家的商品高于價值(生產價格)交換,那么其它行業的資本家會通過積累式競爭來對抗,如房價上漲利潤率過高,其它行業的資本就會通過過漲價來對抗,當不能直接漲價對抗時,企業就會壓縮產能,開除一定的工人,出售利潤較低的一部分資產,夠買較高利潤率的資產,這樣低利潤行業利潤率才會恢復,高利潤率行業利潤率一定程度下降。
7、也就是說不低于平均利潤率或者說剝削率時產量才會繼續擴大。
8、(通縮時是直接壓低工資,而不像通漲過價格上漲掩蓋,因為存在大量失業,可以直接這樣做)。
9、 也就是說價值規律不像需求定律是單一產品模型的邏輯,而是涉及商品之間交換比例的異質品模型上的邏輯。
10、 按馬克思邏輯價格是商品之間的與利潤率相關的交換比例,而不是單一產品模型中與數量的相應反比。
11、如:某種拖拉機與個人電腦都是5000元,但一個成交量(供給量)確是十萬臺,一個成交量確是一百萬臺。
12、也就是說在價值規律的模型說,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代入到商品交換比例中,而不是單一產品模型勞動時間與數量的反比。
13、如某種好吃的蘋果與不好吃的蘋果都用了相同的勞動時間生產,都是價格5元,但好吃的成交量是十萬斤,不好吃的成交量是一千斤(或者下一周期不生產),不吃好的如果生產的過多,開始就會降價處理,但無疑資本家會虧損或者低于平均利潤率,這樣下一周期資本家就會不生產那么多或者不生產,而維持5元的價格。
14、 也就是在馬克思的邏輯中,數量才與偏好有關,而價格代表的是交換比例代表的權力(產權)關系與偏好完全無關。
15、價值規律也不反映什么優化配置資源,而反映等量的資本必須有等量的不低于平均利潤率的利潤率,否則資本縮水破產。
16、因此商品的價值取決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代表了商品交換比例與利潤率的均衡中進行推論的,而不是代表到單一產品模型與數量相關的反比中。
17、 注:價值(金錢原子)是一種人支配人玩人權力關系上的勞動,它代表的是權力,而不是財富、蛋糕,把它當成財富、蛋糕的《資本論》批判為商品(貨幣)拜物教。
18、價值是一個與總量相關的概念,取代了古典經濟學或者新古典經濟學中的實物產品,如運用其邏輯解釋藝術品的價格、姚明等的工資等,其藝術品的價格以及姚明的收入等是一筆價值量的轉移,而系統整體不會按這個交易尺度來增值。
19、因此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與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實際上是勞動價格理論)有根本性的不同。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