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史總近期內第二次被執行,9月18日,其所持股權被凍結1.14億元。 短短一個月就折騰出去十多億,而史總這次遭難的主因是替朋友擔保。
據該案裁判文書顯示,這位朋友可能就是泛海系的盧總。
事情發生在2017年,盧總實控的A信托和史總實控的B公司簽了投資協議。
A信托計劃投資B公司可轉股債權,累計向B投入本金27.313億元。
換句話說,就是B公司向A信托借了27億元。
原本這只是公司和公司之間的借貸關系,但當時史總對這筆交易做了擔保,成了連帶擔保人。
結果產品到期后,B公司僅還了部分款項,A信托就把史總和B公司告了。
對此B公司解釋,這筆錢不是自己借的,而是作為資金通道,實際接收資金的為盧總,也就是A信托的實控人。
同時史總也表示,自己是受盧總請求提供幫助,安排B公司作為通道方,當時盧總以實控的C公司作為資金接收方,并簽署協議,該筆資金的收益或損失均由C公司享有或承擔。
但最后法院認為,答辯無有力證據,不影響B公司與A信托的借貸關系。
判B公司支付A信托13億本金及利息,其中史總承擔9.9億本金和1億利息及其他連帶責任。
其實A信托與B公司之間的協議,都是白紙黑字的證據,從法律上講沒啥問題。
至于史總是不是做了回冤大頭,這其中的資本游戲外人很難了解全貌。他也不是第一次被坑,之前因為好友小燕子,也是搭進去幾個小目標。
因此年初史總還調侃,說自己“在酒桌上喝酒,給這個借錢,給那個擔保,這十幾年損失了好多錢,現在想明白了,還是回來專心做游戲”。
所以普通人記住了,不要隨便給人擔保!小心把自己搭進去。
在年輕時,其實史總做事還是滴水不漏的,尤其是在P2P上,可以說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當初史總效仿巴菲特拍賣午餐,青年才俊唐某以213萬元的高價競得,之后團貸也因這場營銷炒作知名度暴漲。
與此同時,史總也沒料到重金買下他一頓飯的年輕人,會為他打開互金大門。
在早期,史總就參與了團貸的A/B輪融資,除此之外還有綠能寶、車貸老二投哪網均風投過。
盡管最后這些平臺均慘淡收場,但終歸姜還是老的辣。當初風投時,史總均是用背后公司名義做財務投資,個人不直接參與,且入局時間早,錢肯定是賺了不少,之后就算平臺出事,也很難波及到史總個人。
因此好徒弟唐某終是沒能玩過師父,認錯人生導師,即便當時風光無兩,但最后得到的卻是20年鐵窗,而史總始終安然無恙。
公眾號:大佛聊互聯網金融(ID:lsdf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