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它們有自己的肢體語言,通過自己的動作來表達喜怒哀樂,但是有時候同一個動作有很多含義,有時候很多人會誤解。難怪你會被咬。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微笑不代表“開心”
很多時候,當你看到狗狗張開嘴,露出牙齒,抬起嘴角,你以為狗狗在對你微笑,然后走上前去卷狗狗,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狗狗在張嘴露齒的時候也會表現出攻擊性,而當狗狗想咬人的時候,也會咧嘴露齒。
2.舔嘴唇不代表“穩定”
經常可以看到狗吃完東西會舔嘴。它們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給人一種狗兒很安靜,很平和的感覺。很多人認為這樣的狗并不危險。
其實,狗狗一直在舔嘴唇,也說明狗狗處于恐懼,緊張或壓力的狀態。如果貿然向前移動,會引起狗狗更大的恐慌,狗狗會在自我保護的情況下做出攻擊行為。
3.看著狗狗不代表“愛你”
有研究表明,當人和狗對視時,狗和人的大腦都會增加催產素,使雙方都高興,但這種情況取決于人和狗。
如果你一直盯著一條陌生的狗,那么對這條狗來說,你就是一種威脅,你在挑釁它,當然你會被咬。
4,搖尾巴并不意味著“招呼”你。
大家都知道狗狗看到我們興奮或高興時會搖尾巴,但它們也可以搖尾巴來表達其他情緒。臀部隨尾巴擺動,表示狗狗高興。
當狗的尾巴向下擺動,然后把它夾起來的時候,說明狗把你當成敵人了。這種狗一般都很膽小,警覺。為了避免咬人,主人最好對狗狗進行相關訓練,并用一些零食作為輔助。有食物的狗狗會很樂意和你合作,學得更快。
5.甩耳朵不等于“撒嬌”
在養狗的過程中,相信很多主人都會喜歡在狗狗向我們撒嬌時搖頭晃腦,用“歪頭殺”來博得主人的歡心。
但是,如果狗狗在搖頭的同時耳朵還很高,那可能是狗狗壓力的象征。如果是你剛遇到的那條狗,你最好保持距離。
相信很多家長會在養狗的過程中,把剩菜剩飯,人體零食等食物喂給狗狗吃,但是你知道嗎?這些食物普遍營養不均衡,過油過咸。
長期被狗吃會導致撕裂痕,脫發加劇,皮膚病等問題,所以最好還是以狗糧為主食,畢竟是經過科學搭配而成的。
結語:你知道狗狗的哪些行為容易被誤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