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推動下,美國和日本對中國的芯片設備出口都出現了下跌,不過荷蘭卻意外出現了增長,同時中國的芯片設備也大幅增長,美國和日本如愿挫敗了自家的芯片設備產業。
分析機構給出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不僅進口的芯片在繼續下滑,芯片設備進口也下滑了23%,顯示出中國在穩步以國產芯片設備替代進口芯片設備。
2022年的數據顯示國內的芯片設備企業合計取得營收增長65%,近期北方華創等幾家國產芯片設備企業公布上半年的業績更顯示倍增,意味著國產芯片企業加快以國產芯片設備替代,為國內的芯片設備企業提供了發展的契機。
隨著中國的芯片設備進口減少,以及全球芯片供應過剩持續,導致Intel、臺積電、三星等幾大全球芯片制造巨頭擴張意愿不強,分析機構預測今年日本的芯片設備銷售額將下滑23%,美國的芯片設備銷售額也將下滑20%,美國下滑小于日本在于泛林、科磊等美國芯片材料企業還可以獲得許可證對中國銷售部分芯片材料。
在美國和日本的芯片設備銷售出現衰退預期的時候,近期荷蘭主要的芯片設備企業ASML卻公布了截然不同的業績,其公布的業績細節顯示二季度對中國的光刻機出口大幅增長,一季度對華光刻機出口大約8臺,二季度則猛增至27臺,環比暴漲234%,荷蘭也被美國要求限制對中國出口芯片設備,然而荷蘭顯然清醒認識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中國市場這幾年已是全球最大的芯片設備市場,由于中國對芯片制造的需求強烈,早幾年中國大舉采購芯片設備,中芯國際更是投資1700億元同時投資建設4座芯片工廠,力求提升中國的芯片產能,在中國的努力下,中國芯片產能從全球前五名之外提升至全球第三。
中國大舉擴張芯片產能對全球芯片設備市場帶來極大刺激,以其中的關鍵設備--光刻機來說,早兩年ASML生產的光刻機根本無法滿足中國對光刻機的強烈需求,因此中國大舉從日本采購二手光刻機,這推動日本的二手光刻機價格倍增。
2021年和2022年一季度中國大陸還一舉超越韓國和中國臺灣成為ASML最大的收入來源市場,為ASML帶來三分之一的收入,可見中國芯片設備市場對全球的影響力有多大,而從去年以來全球芯片行業陷入停滯,中國市場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全球芯片供給過剩,三星在去年底緊急采購10臺EUV光刻機試圖進行逆周期擴張,卻因存儲芯片庫存金額高達3400億元人民幣在近期傳出減產;臺積電在去年底關停部分EUV光刻機,縮減先進工藝產能;Intel放緩了產能擴張計劃;只有中國保持了芯片產能擴張計劃。
在美國拉攏了荷蘭和日本限制對中國出口芯片設備之后,美國悄悄給自家的芯片材料企業發放許可證,而從ASML對中國光刻機出口大幅增長可以看出荷蘭也深刻認識到中國芯片設備市場的重要性,這當中可能只有日本完全聽從了美國的要求而成為最吃虧的一個,這已導致日本對中國的出口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