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的夏天,涼粉才是續命神器!

導讀 原標題:南方人的夏天,涼粉才是續命神器!南方人的涼粉,到底有幾種顏色 烈日當頭的夏天, 借何消暑?冰奶茶、冰淇淋還是肥宅快樂水?...

原標題:南方人的夏天,涼粉才是續命神器!

南方人的涼粉,到底有幾種顏色

烈日當頭的夏天,借何消暑?冰奶茶、冰淇淋還是肥宅快樂水?

在又濕又黏、暑氣直接從地表貫穿腦門的南方,無論哪一種快樂水,都比不上一碗涼絲絲、顫巍巍的“果凍”——

· 都是南方“果凍”卻因身處區域不同,變出萬千模樣

在西南,它叫冰粉,與紅糖、玫瑰糖漿是絕配,跟著火鍋、串串紅遍全國;在江南,它叫木蓮豆腐,微黃潤澤透心涼,還多了一分雅致;在閩粵一帶,它搖身一變成了仙草涼粉,黑黝黝卻絲絲甜,與蜂蜜CP鎖死,甚至還有自帶奇香的綠涼粉;整個南海北沿,更有別具一格的海藻冰粉“石花膏”,在冰粉宇宙中添上一縷海風。

它們大都誕生自南方不同植物中的果膠。是西南部的假酸漿籽、江南的薜荔籽、閩粵地區的涼粉草和礁石上的海石花,這些富含膠質的植物,遇上淀粉和石灰水,碰撞出搖曳多姿的冰粉宇宙。南方人整個夏天的快樂,都是它們給的。

那么問題來了,南方冰粉到底哪家強?冰粉、涼粉和仙草,到底有什么區別?

//

01

綠與黑,屬于嶺南人的涼粉色調

冰粉應該是黑的,還是白的?黑與白之間的較量,其實是兩種植物種子在較勁。

涼粉草煮出來的,是黑黝黝的仙草涼粉。無色透明的紅糖冰粉,則是用假酸漿種子搓出來的。涼粉草是中國土生土長,而假酸漿是原產南美的外來物種,大約在明末清初時飄洋過海來華,在大西南地區遍地開花。

它們一黑一白,源頭大相徑庭,卻都能給出同樣清冽、爽甜的夏日滋味

>>黑涼粉,是龜苓膏的馬甲嗎?

黑涼粉和龜苓膏,其實是不同食物撞了臉

· 真“苦”龜苓膏PK草本黑涼粉,是來自不同家族的雙胞胎

黑涼粉的微苦,來自涼粉草自身的味道,是點綴。正宗龜苓膏里的苦,可真是苦得深邃,它由龜板、土茯苓和甘草等中草藥,文火熬制而成,龜板上的膠原蛋白,幫助這“藥水”凝結成固態。怪就怪,總有不良小販打著“龜苓膏”的名號,讓涼粉草當了龜板的替身。

閩南文化圈的豐富生態,也體現在黑涼粉身上。它是潮汕人的草粿,在街頭的甜水攤上,黑草粿旁邊總陪著白豆花,選黑還是白,讓潮汕人好生為難。到了隔壁的客家地區,黑涼粉又被叫做仙人粄。它大氣磅礴,要論磚賣,搗碎后加入香蕉露,甜甜的果香與草香,釀就了一個治愈系的夢幻夏天

>>綠涼粉,來自老廣的田園派選手

嶺南人的冰粉宇宙,并非只有黑白分明。在老廣的心目中,唯有那抹晶瑩剔透的治愈綠,才算是真正的夏日小清新。

· 一勺綠涼粉,一個綠意蔓延的夏日午后

綠涼粉,往往是夏日糖水店里的頭牌甜品。只見老板娘手起刀落,在整塊翠綠田園里劃出整整齊齊的小方塊,盛入碗中;那顏色令人賞心悅目,你恨不得深吸一口氣,再將那晃悠悠的小涼粉送進口中,任清新的草木氣息席卷,在舌尖上瘋長出一整片森林

· 涼粉草,也稱仙人凍、仙草送給嶺南人一個清涼夏日

這森系涼粉,像是闖入黑白宇宙里的小女孩。僅僅是將黑涼粉里的干草,換成了新鮮的涼粉草葉子,烹調方式不變,煮出膠質后則幻化出濃綠色彩。

>>海上升出一碗石花膏,最是解鄉愁

南海北沿,從廈漳泉到海南島,生長著一種珊瑚狀的海藻,叫做石花菜,也叫海石花。漁民們冒著風浪將其刮下,曬干后熬出豐富瓊脂,就是冰粉宇宙里的清爽海風——石花膏· 曬干海石花像火焰燃燒,做成的石花膏卻清澈透亮

由于食材難得,制作石花膏時要小心翼翼:先以清水洗掉鹽分和雜質,再以烈日曝曬,要整整重復至少六次,才能入鍋熬制。“六曬六泡”后的石花膏,冷凝后清澈透亮,上桌前先以刨刀刮出細條,與白糖水搭配,就是海石花甜湯;加入綠豆、紅豆、蓮子等五花八門的配料,就是廈漳泉一帶的四果湯· 一把小刨刀,刮出珠簾般垂下的海藻涼粉這海藻

做的涼粉,入口先是脆嫩,比陸地上的親戚們耐嚼許多,還帶著絲絲海洋氣息。曾經,它是海商來往的港口旁,船工水手們消暑解渴的神器;如今,它依舊乘著風浪顛簸,以清甜之身遠道而來,撫平了無數人的鄉愁

//

02

一碗冰粉,在大西南的N種面孔

對西南人民而言,夏天不來一碗冰粉,簡直對不起這四十幾度的最高溫。

四川的冰粉攤攤上,通常是十幾個缸子排成陣勢,各色應季水果、干果、芋圓等等,令人眼花繚亂;最簡單的紅糖冰粉,只需倒點紅糖漿,再加入靈魂輔料薄荷精,一整碗喝下去,那直沖天靈蓋的透心涼,就是大西南的山娃兒,鐫刻在回憶里的味覺基因

· 令人眼花繚亂的冰粉配料,四川人吃冰粉也看顏值

躲在蔭涼壩里扇著蒲扇,一起吃碗冰粉,是童年死黨的友情標志。除了常見的紅糖、水果、糍粑“冰粉三大件”,還有搭配醪糟、銀耳的三鮮冰粉,甜味擔當由紅糖換成了冰糖,鮮靈又絕妙。

到了重慶,五花八門的配料,反而顯得有些喧賓奪主。在他們看來,傳統冰粉更像一種街頭飲料,無需過分修飾,自然好喝最重要。

· 去繁為簡的紅糖、薄荷,卻搭配出重慶街頭最純粹的快樂

小時候游完泳,濕的頭發還來不及擦干,就要先沖到冰粉攤攤前。這攤攤,通常由草帽老伯鎮守,一張簡易小桌子,透明玻璃缸里,裝著亮晶晶的冰粉;幾個鐵皮桶,都是提前冰鎮好的水;大鐵勺挖出來,搪瓷杯倒入紅糖漿,直接打破了白色世界的靜謐,讓濃稠的甜蜜呼之欲出。塑料瓶戳幾個洞,灑下靈魂薄荷精,清爽指數瞬間爆表。

· 比起快樂水,冰粉給的快樂更直接就像川渝人的脾氣一樣坦率

就站在街邊,不用勺子,昂著頭顱“噸噸噸”大口喝下,讓冰粉在嘴里爆開,沁甜汁液直接上頭;冰鎮薄荷水混合著清冷的草木香,送來暢快的涼意,什么暑氣,全都一秒退開。這種快樂啊,冰可樂做不到。

>>淋上一勺玫瑰醬,冰粉就到了云貴高原

同一款假酸漿籽做的冰粉,在云貴地區有了不同面貌。

貴州的青巖古鎮,至今還保留著最初的冰粉制作技藝。人們從假酸漿里取出種子,包在干凈的紗布里反復揉搓,直到種子黏液漸漸析出。再從古井里打水,將放冰粉的碗浸在冰涼井水中冷卻。幾個小時后,黏液凝結成凍。

· 假酸漿種子也稱冰粉籽,十個種子一碗水,手搓是個體力活

為了促成冰粉凝結,有人還會加入少許澄清石灰水;家里自己做的話,就用牙膏代替(沒想到吧!),加多少全憑手感。正宗的手搓冰粉,被攪碎后就像一顆顆透明果凍,還包裹著一串串細密、璀璨的氣泡。

· blingbling的美貌氣泡,才是正宗手搓冰粉的顏面

古鎮的小鋪上,還賣著上好的玫瑰蜜,雖然沒有云南玫瑰醬出名,也是很多人翻山越嶺過來買回的伴手禮。做好的冰粉,淋上玫瑰蜜,再來點花生、芝麻和山楂片點綴,硬是令人垂涎欲滴

· 任何可以加入玫瑰醬的機會,云貴人民都絕不放過

大理的蒼山洱海畔,時常有白族少女,走街串巷叫賣著木瓜水。它和木瓜沒有半點關系,跟川渝冰粉一樣,都是假酸漿種子的產物。只不過,擅長種玫瑰的云南人,會為木瓜水賦予玫瑰花醬的花香。甜絲絲的冰粉,在云南多了一份馥郁

>>涼蝦不是蝦,涼糕不是糕

冰粉、涼蝦,是甜水攤里的好兄弟。要做涼蝦,先將大米打成漿,經漏勺落入涼水盆中,變成頭大尾細的白色米團,在水中就像游來游去的小魚蝦。傳統的涼蝦,只需加糖漿,比冰粉更有嚼勁,咬上去就像一顆顆帶著米香的軟糖

在廣西,涼蝦有了plus版本——米漿中加入清香的槐花,便是嫩黃可愛的槐花粉。白糖、紅糖、黃糖、蜂蜜,都能與這金燦燦的槐花粉搭配,炎炎夏日來一碗,花香連著絲甜,暑氣退散!

別急,還有涼糕,消暑界的重磅。涼糕用糯米和粗糧熬制而成,在Q彈爽滑之外,多了一份勁道。川渝人吃涼糕,多半要配竹根熬出來的水, 食用時以小刀劃開、令糖水浸入,有時還會裹上黃豆面和醪糟,綿密又清涼的甜品。

· 比起涼蝦和涼粉,涼糕口感更厚實, 有嚼勁

如今,冰粉早就成了夏日網紅,手搓冰粉更有了專門的店面,與奶茶店分庭抗禮,爭搶消暑甜品的頭牌

唯有涼蝦還在打游擊。騎著小電驢的攤販,把車停在火鍋店外面,在氤氳里挨桌對暗號,涼蝦要不要?你細看,依舊是那幾口亮晶晶的鐵皮桶,冰水蕩開糖漿,激活白色蝦米;以一絲涼意,安撫火鍋、串串的舌尖躁動。這,才是人間啊。

· 街頭的涼粉攤攤,完勝任何奶茶店

//

03

冰冰爽爽的涼粉

在江南還有一家小獨苗

跟南北吃粽子相似,圍繞涼粉,也有咸甜之爭

然而,咸甜粽子,都是粽子;咸甜涼粉,一字之差,壓根就是跨領域的不同物種——北方人愛吃的咸涼粉,大多脫胎于豆類,澆上辣油、醋和麻醬,是正餐或涼菜;甜涼粉獨屬南方,以植物膠質和糖水釀就,Q彈爽滑、入口即化,是餐后的甜蜜伴侶

·吃一碗甜甜的冰粉,仿佛在炎夏墜入清涼的夢

不過,你跟江南人聊“涼粉”,他們多半還是會一愣一愣的。但只要你說木蓮豆腐,他們馬上就來了精神。

木蓮豆腐, 長得像極了長江上游的冰粉,光名字就能嗅到江南雅致。然而,它的原材料木蓮卻格外調皮,攀援在江南水鄉的老樹、古橋和圍墻上,特別能爬;它的果實,長得像倒過來的蓮蓬,因此得名。在文人墨客的筆下,它還有另一個風雅的名字:薜荔

·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屈原喜愛的植物,江南人“冰粉自由”

薜荔的雌果裂開后,飽滿的金黃種子乍泄春光。木蓮豆腐,就來自金黃的果囊和種子。它的制作方式,跟假酸漿籽并無二致,先將果用半天時間曬干,再進行揉搓;凝固劑除了石灰水,還會使用江南特有的藕粉

紹興人回憶童年,腦海里總會有一個畫面:烈日下,一個挑著紅漆木桶的貨郎,在街巷中吆喝“木蓮豆腐哦!賣木蓮豆腐哦!”小孩子們聽到吆喝,就馬上捏著兩分錢硬幣,跑到村口大樹下,眼巴巴的等著貨郎揭開木頭蓋子的剎那。

滿桶色澤淡黃的晶瑩果凍,就這么晃悠在陽光下。用瓷碗盛出,勺子劃碎,錫酒壺倒出紅糖水,隨意一澆,深色糖漿順著縫隙流淌,將木蓮豆腐映襯得更加冰肌玉骨。講究一點,再舀一勺糖桂花,舌尖上便留下獨屬江南的夏天味道

這樣的木蓮豆腐,如今已不多見。江南菜市場上 常見的“木漣冰爽”、“冰爽涼粉”,常被誤認為是木蓮豆腐,但大都果膠含量較少,主要 成分是魔芋膠、卡拉膠和白砂糖,雖打開即食很方便,但卻少了那道 淡黃色澤, 以及似有若無的 植物清香

//

04

為什么南方人愛甜涼粉

南方的冰粉宇宙,雖然千姿百態,但萬變不離紅、白糖漿。換句話說,很重要。

· 注入紅糖,冰粉才有了甜品的靈魂

喜食甜涼粉的南方地區,往往與甘蔗產地重合。

大部分嶺南地區,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潮濕的東南風吹來海洋氣息,氣候炎熱多雨;蜿蜒的江河貫穿嶺南,一路滋養著茂盛的甘蔗林,光是一個廣西,甘蔗種植面積就占了全國的45%,是真正的“嶺南糖王”。

· 喜食甜涼粉的南方地區,往往與甘蔗產地重合

這為糖的生產,創造了絕佳的自然條件。除了嶺南,云貴高原也是重要的蔗糖產區;紅糖的熬制技藝,也跨越了地理和時間,延綿至今。

遍布南方的甘蔗田,帶來了流淌的糖漿;而富饒的水果資源,全都能成為配料,與仙草、冰粉、海石花一起,交織出五彩繽紛的交響曲。它們涼絲絲、滑溜溜,在南方的艷陽下搖晃;吸溜一口,全是夏日的甜蜜記憶

冰粉文化,也順流而下到了江南,被當地人加以改造,又有了新的面貌。無論是黑是白、是搓是熬、加紅糖還是冰糖,這一碗碗甜涼粉,就是廣大南方人獨有的消暑法寶。

現在,手搓冰粉也好,古早味燒仙草也罷,它們因制作繁復而變得日益珍稀,逐漸被現代化制作的真·涼粉粉代替,總覺得少了些味道。那僅由薄荷、紅糖或蜂蜜、焦糖就能帶來的單純快樂,仿佛就停留在了回憶里,等著你去追趕。

我們都長大了,涼粉也是。

·沒有一碗冰粉,逃得出南方人的夏天

轉載自《地道風物》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