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讓婆婆生三胎,卻害死了自己的孩子”,這個媽媽的故事我不敢看

導讀原標題:“我不讓婆婆生三胎,卻害死了自己的孩子”,這個媽媽的故事我不敢看“我不讓婆婆生三胎,卻害死了自己的孩子”,這個故事我不敢看...

原標題:“我不讓婆婆生三胎,卻害死了自己的孩子”,這個媽媽的故事我不敢看

“我不讓婆婆生三胎,卻害死了自己的孩子”,這個故事我不敢看進度條11:0000:00/11:00

前段時間,十點君在網上看到一個高齡媽媽生二胎的故事。

她的女兒出來“控訴”父母瞞著她生了一個弟弟,直到弟弟出生十天后,才告訴她這件事。

女兒勸阻父母不成后,直言以后不會管弟弟。

弟弟的存在,成為了家庭破裂的根源。

有網友罵女兒狠心,不明白體諒父母,不懂得照顧剛出生的弟弟。

但隨著女兒的爆料,大眾卻看到了這個家庭更多的隱患。

決定生二胎的父母已經四十多歲,爸爸沒工作,媽媽身體不好,家里還有幾十萬的房貸。

而女兒,也只不過是一個正在讀書的學生。

弟弟的到來,不會讓這個家庭更輕松,只會讓父母的晚年有更多的負擔。

我也看到有人說:不用管老大的想法,生孩子是父母自己的事情。

但這一點,我并不認同。

父母想要生,孩子擔心養,這是人之常情。

也許很多人覺得人到中年還能生育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可生孩子,不是養“仇人”。

高齡生孩子,到底意味著什么?

十點君想借一位媽媽的故事和大家聊一聊。

這個媽媽的名字叫“多多”。

去年九月,懷孕7個月的多多知道了一個消息:婆婆,懷孕了。

和準備多年才想好要二胎的她不一樣,48歲的婆婆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留下這個孩子。

村里的鄰居笑話多多,等她生下二胎,剛好能伺候婆婆坐月子。

多多也在想:如何才能勸婆婆放棄肚子里的孩子。

婆家經濟條件不好,家里還有一個正在準備結婚的小叔子,彩禮錢都需要家里人湊齊。

出生農村,年紀將近五十的公婆沒什么積蓄,能賺的錢也不多。

所以在多多看來:婆婆的這個孩子,來的不是時候。

多多的想法令婆家人非常不滿。

婆婆說:“生孩子是我的自由,你們誰也管不著。”

公公也覺得,老來得子是他們的福氣。

丈夫不愛說話,也不吭聲,似乎這件事跟他沒有半點關系。

多多把這件事放到了網上,很多人罵她多管閑事,自己要生孩子,卻不希望婆婆生。

只有她自己知道,當婆婆生得起,卻養不起的時候,這個孩子就會變成他們一家的責任。

她說:

我自己生二胎我都考慮了很長時間,都糾結了好幾年我才敢拼二胎,那我為了讓她實現三胎自由,我就得苦將來我的孩子嗎?

我得從我的孩子嘴巴里面摳點出來給她養孩子?

我自己生二胎我都考慮了很長時間,都糾結了好幾年我才敢拼二胎,那我為了讓她實現三胎自由,我就得苦將來我的孩子嗎?

我得從我的孩子嘴巴里面摳點出來給她養孩子?

為了阻止婆婆,她跟婆家發生了爭執。

這個時候,丈夫選擇站在婆婆那邊。

婚姻關系變得緊張,肚子里的孩子胎心不穩定,多多只好先帶著女兒回娘家保胎。

同時,她也放出話來:如果婆婆要生下三胎,那她就要離婚。

多多要離婚,小叔子的女朋友聽說了婆婆要生三胎的事,也鬧著分手。

但是,這些事都沒有打消婆婆生育的決心。

丈夫為了教訓不孝順的妻子,跑到多多娘家大鬧一通。

被婆家折磨得心力交瘁的多多大出血,肚子里的孩子沒有保住。

這一次,不論有沒有孩子,她都過不下去了。

得知老婆想要離婚,求和不成的丈夫對她實施了家暴。

帶著一身的傷,多多拿到了離婚證,帶著女兒凈身出戶。

她沒有了孩子,失去了婚姻,前婆家那邊也傳來了噩耗。

婆婆肚子里的胎兒沒有胎心,被迫流產。

坐完小月子后,年紀大的婆婆身體變差,在幾個月后因病去世。

曾經的美滿家庭,因為一個孩子,家破人亡。

都說生孩子是自己的事,但高齡生二胎是一場父母與孩子的博弈。

父母在意親情的陪伴,孩子注重物質的供給。

給孩子養,孩子未必有照顧弟妹的能力。

給父母養,父母也難以解決衰老的難題。

67歲的田新菊因為生下小女兒天賜,夫妻倆被迫和已成年的兒女“斷親”。

如今3歲的女兒天賜和別人家的小朋友沒什么不同。

她會在幼兒園里玩游戲,爸爸會給她削水果,媽媽會抱著她睡覺。

可對于天賜父母來說,要給小女兒的幸福生活,就意味著要和時間賽跑。

年輕時忙于工作,他們對子女的照顧并不多。

小女兒的到來,讓他們想重新開始做一對好父母。

生孩子之前,大女兒揚言:“你們要是敢生,我們就斷絕關系。”

如今兒女們恢復了來往,但夫妻倆明白,照顧天賜只會是他們兩人作為父母的責任。

同齡人正享受著退休生活,而他們還在短視頻上直播賣貨,努力給女兒增添更多的經濟保障。

有高血壓的媽媽染黑了頭發,讓自己看上去年輕一點。

身體更好的爸爸承擔起大部分照顧女兒的工作,給予充足的陪伴。

但73歲的他也怕生病變老,他說:“我連感冒都不敢感冒,我病掉了這個家都停擺了。”

在評論區中,有對他們的祝福,也有始終揮之不去的憂慮:十年后怎么辦?

他們照顧得了孩子的現在,卻未必有機會參與孩子的將來。

養育的本質,是對孩子負責。

曾經看到一個女孩問自己的媽媽為什么不再生一個。

那個時候,她身邊很多阿姨都開始懷孕生二胎,也有人勸她的媽媽再生一個,但媽媽拒絕了。

媽媽說:

你外婆就是四十多歲生的我,后來身體一直不太好,我才十幾歲就失去了媽媽。

你不知道,一個孩子年紀輕輕就沒有了媽媽有多么難過。

你外婆就是四十多歲生的我,后來身體一直不太好,我才十幾歲就失去了媽媽。

你不知道,一個孩子年紀輕輕就沒有了媽媽有多么難過。

父母給了孩子他們最珍貴的愛,但孩子想要的是父母長久的陪伴。

養育孩子,需要父母漫長的準備,從小時候的一針一線,到長大后應對人生的各種風險。

父母養孩子,一“養”就是一輩子。

年齡不是問題,但愛和陪伴缺一不可。

高齡生育,尤其是生二胎三胎,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

而我始終覺得,健康比生育更重要,孩子也需要一個和睦的家庭。

有姐姐說自己的弟弟比她小了19歲。

當時40歲的媽媽意外懷孕,醫生勸她生下來,因為她的身體里有個瘤子。

如果生,那么到時剖腹產的時候,能一起切除瘤子。

如果不生,依照她的健康情況,會對身體有很大損傷。

即便如此,媽媽也是第一時間問了女兒的意見,表示如果女兒不同意,那么她會放棄這個孩子。

因為在她的心里,女兒的想法也很重要。

而女兒支持媽媽生下這個孩子,她說:

弟弟是我甜蜜的負擔。

我覺得我比他幸福,比他多享受了19年的父愛母愛。

又覺得他比我幸福,有一個愛他的姐姐。

弟弟是我甜蜜的負擔。

我覺得我比他幸福,比他多享受了19年的父愛母愛。

又覺得他比我幸福,有一個愛他的姐姐。

高齡生育,不是對一胎的舍棄。

尊重與愛,不應該隨著孩子變多而變少。

家庭的和諧有愛,和父母的陪伴一樣重要。

38歲懷上二胎的媽媽陷入了糾結,她怕重來一次的艱難,也怕放棄了日后會后悔。

15歲的女兒說:“媽媽有了二胎,感覺家不是原來的家了,爸爸媽媽也不是原來的爸媽了。”

媽媽為此感到很難過,她對孩子說自己年紀大了,肚子里的孩子不一定留得住。

聽到這樣的話,孩子的第一反應不是高興,而是心疼和不舍。

心疼媽媽遭受的苦難,不舍沒出生的弟弟妹妹。

兄弟姐妹之間,不是對立的關系。

電影《我的兄弟姐妹》中有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兄弟姐妹本是天上的雪花,落在地上,化成水,結成冰,就再也分不開了。

兄弟姐妹本是天上的雪花,落在地上,化成水,結成冰,就再也分不開了。

擁有血緣關系的是親人,愿意互相照顧的是家人。

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一個兄弟姐妹,而是健康有愛的家庭氛圍。

一個孩子需要好爸爸和好媽媽,也需要一個充滿愛的家。

家和,才能萬事興。

如果高齡懷孕,你會選擇生下來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點亮“在看”,愿我們和我們的孩子都能感情不散。

作者 | 點媽,來源:小十點(ID:sdikid)。

主播 | 林靜,聲音與文字的世界里,與你奔赴山海。

圖片 |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