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報了10個興趣班以后,我開始一點點清醒

導讀 原標題:給孩子報了10個興趣班以后,我開始一點點清醒要找到孩子真正的興趣,當時我的想法是:孩子是一張白紙,早期在興趣班選擇上最好 “...

原標題:給孩子報了10個興趣班以后,我開始一點點清醒

要找到孩子真正的興趣,

當時我的想法是:孩子是一張白紙,早期在興趣班選擇上最好“廣撒網”,慢慢等孩子的天賦和興趣浮出水面,就可以“精耕作”了。

我在啾啾的興趣培養上,花的第一筆大錢是她1歲時,送她去親子游泳館學游泳。

等到3歲,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后,我們又迎來了報興趣班的高峰,先后上過舞蹈、樂高、國際象棋、游泳、鋼琴、畫畫、滑冰、書法、籃球、跑酷……

自己的孩子得有藝術素養,舞蹈或者音樂總得培養一個;

思維和大腦的開發也不能落下,樂高和象棋也得報上;

體育和身體鍛煉也不能少,游泳、滑冰、攀巖都得試試。

當然,實踐是檢驗天才的最好方式。

上了一段時間以后,你會發現,有些項目,孩子上著上著就不喜歡了,有些項目孩子再怎么努力,TA也很難做到出彩。

該堅持還是該放棄?

1、我給孩子報興趣班的最終目標是什么?

2、堅持一個興趣班的前提是什么?

1、我給孩子報興趣班的最終目標其實很簡單,并不一定要讓孩子在這方面有多高的造詣,或者將來能成為她的職業,只是期望她除了學習之外,還能有更多的接觸社會和生活的機會,多一些社會的歷練;長大以后能有一個讓自己開心的娛樂愛好。

2、堅持一個興趣班,可能需要兩個前提:一:孩子的確在某個方面是有相對高一點的天賦;二:孩子真的喜歡。

體育方面的興趣班,是她從小一直堅持的,而且和妹妹對比之后,我發現啾啾的確在運動方面還是很有天賦的。

不要聽“專家說”,也別跟風,

①運動類鄙視鏈

馬術>高爾夫>冰球>擊劍>棒球/美式橄欖球 >花滑>網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跑步

②樂器類鄙視鏈

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長笛>薩克斯>架子鼓>鋼琴

③智力類鄙視鏈

圍棋>國際象棋>中國象棋>軍棋>五子棋>跳棋

是否要走專業路線,

1、需要孩子非常擅長,TA在這方面的天賦要超出平均水平一大截;

2、需要家長肯花很多時間陪伴;

3、需要很多的錢。

另外,想要在某個方面取得成績,真的需要每天練、反復練、瘋狂練,任何興趣想變成專業,最后都要經歷這個過程,吃不了這份苦,就很難練出來。

還有一個就是錢。這個不多說,大家都懂。

以上就是一個媽媽給孩子報興趣班7年心路歷程大總結,都是用錢和時間換來的教訓經驗,不過,如果能給大家帶來點參考,也算值了。

三個媽媽六個娃(ID:pkumum),三個北大媽媽,三個職業女性。六個萌娃四男兩女,每家兩只。每天原創分享科學育兒知識、素質教育心得、品質生活理念。探討親子關系、家庭關系。吐槽家長里短、社會百態。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