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滯留原理是什么意思(視覺滯留原理的簡述)

導讀大家好,小原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視覺滯留原理是什么意思,視覺滯留原理的簡述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視覺保持原...

大家好,小原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視覺滯留原理是什么意思,視覺滯留原理的簡述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視覺保持原理。即當人面前的物體被移開時,物體反射在視網膜上的圖像不會立即消失,而是會保留一小段時間。實驗表明,物體的停留時間一般為0.1-0.4秒。

2、1829年,比利時著名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托(Joseph Prato)為了進一步考察人眼對光的耐受極限和在物體上停留的時間,曾經長時間盯著強烈的太陽光。結果,他成了瞎子。但是他發現太陽的影子深深地印在了他的眼睛里。他終于發現了“視覺保持”的原理。即當人面前的物體被移開時,物體反射在視網膜上的圖像不會立即消失,而是會保留一小段時間。實驗表明,物體的停留時間一般為0.1-0.4秒。同時,在歐洲的物理教科書和物理實驗室中已經采用了“法拉第輪”原理和對圖片“魔盤”旋轉的可視化研究。它們向人類展示了人類視覺的生理功能可以將一系列獨立的畫面組合成一個連續的移動視頻。19世紀30年代,特技圓盤、飛奔圓盤、輪盤、活動鏡子、頻閃儀等視覺玩具相繼出現。基本原理也差不多,就是在一個可以旋轉的可移動的視頻盤上畫出一系列的圖像,當視頻盤旋轉時,那些平淡無奇的圖像就移動起來,活了起來。此后,奧地利人將幻燈放映與可移動的視頻光盤相結合,使繪制的靜止畫面投射到屏幕上,制成可移動的幻燈放映,形成了早期的動畫。然而,在20世紀60年代,電影理論家和教育家對“視覺保持”問題提出了新的質疑。他們發現屏幕上所有的運動現象其實都是跳躍的、不連續的,但觀眾意識到這是一個統一的、完整的運動連續性。這證明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視覺保留”,而是“心理識別”。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