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擬限行電動自行車引發熱議,有商圈外賣小哥擔憂影響配送

導讀原標題:廣州擬限行電動自行車引發熱議,有商圈外賣小哥擔憂影響配送“如果真要施行的話,對我們餐飲外賣肯定會有影響。”“學校上學放學的...

原標題:廣州擬限行電動自行車引發熱議,有商圈外賣小哥擔憂影響配送

“如果真要施行的話,對我們餐飲外賣肯定會有影響。”

“學校上學放學的時間,剛好在早晚高峰期。”

“如果限行后道路交通秩序得到改善,我會支持。”

“希望能采取一個折中的辦法。”

……

近日,廣州市就電動自行車通行管理調整措施再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引起廣大市民熱議。為此,奧一新聞記者走訪了廣州城區多條擬限行路線,在采訪中了解到,市民對此有贊有彈。有市民表示工廣州的電動自行車太多了,限行的話可以理解,也有商圈中的外賣小哥、商家擔心工作、生意受影響,也有部分家長表示,若在早晚高峰期限行會給接送孩子帶來不方便。

(奧一此前報道:等你提意見!廣州電動自行車限行范圍和時間擬調整 )

花城匯入口處,停靠著大量的外賣送餐車。奧一新聞攝

商圈附近白日限行,騎手擔憂影響送餐

餐飲商家外賣生意受影響

在下午3點的珠江西路上,記者發現,路邊停靠著大量電動自行車,路上不少外賣騎手來來往往。有騎手將電動自行車停在花城匯北區的某一入口附近,隨后進入花城匯取餐。

根據征求意見稿,金穗路(冼村路至華夏路)、花城大道(冼村路至華夏路)、珠江東路、珠江西路均為白天(7時30分至19時30分)限行路段。

“華夏路,珠江西,都不能靠近我怎么來花城匯取餐?一個訂單的配送時間才20多分鐘,要步行一兩公里取餐的話,都要超時了。”潘女士是主要服務花城匯站點的外賣員,她表示,電動自行車限行將外賣配送的工作。

該站點的另一位外賣小哥歐陽先生告訴記者,花城匯共有三個外賣站點,每個站點一百多位外賣小哥每天配送四千多單,整體下來每天超過一萬二千個外賣訂單。

歐陽先生說看了限行方案后表示,“也就是說,限行路線幾乎將整個花城匯包圍了,根本沒法取餐了。”他認為,如果外賣員無法送餐,那么有很多需要配送服務的商家也會受到影響。

外賣小哥向記者展示送餐所需經過的路線。奧一新聞攝

據了解,天河CBD商業中心分布著高德置地、花城匯、正佳廣場、天匯廣場igc、K11購物藝術中心等多個大型商業綜合體,大量餐飲商家、上班族集聚于此。

在花城匯北區經營花店的陳小姐表示,店內90%訂單都需要配送,配送工具包括汽車、電動自行車,但平常遠途的訂單不多,因此配送員以電動自行車為主要工具。

陳小姐告訴記者,汽車配送費用高,需要150-200元,電動自行車則需要幾十元。盡管配送費用是由客戶承擔,但若短途訂單也只能通過汽車配送,高昂的配送費可能會“勸退”客戶。思及此,陳小姐認為,“最好還是不要限行。”

但與此同時,作為市民的陳小姐也會對在公路上隨意變道的電動自行車感到害怕。“他們想變道就變道,開得又快,我覺得太危險了。如果限行電動自行車后道路交通秩序得到改善,我也會支持。”她說。

“限行對我們來說肯定是有影響的。”花城匯內一家牛雜店的老板周先生表示,大部分餐飲店都有外賣服務,限行影響送餐自然就會或多或少影響到店鋪的外賣生意。據周老板透露,自家店以堂食為主,每天有五六十個外賣訂單,而對面的另一家餐飲店則主要是外賣為主,每天有兩三百個外賣訂單。

同時,他平時短途出行也會使用電動自行車,但他表示,“希望能采取一個折中的辦法,能夠更好地照顧到上班族的外賣需求,同時解決交通堵塞問題。”

通勤時間增加,家長接送成麻煩?

也有市民認為限行后行人更安全

黃埔大道西屬于全天擬禁行電動自行車路段。在這附近工作的徐小姐表示自己每天都騎電瓶車上班,“禁行的話,我就只能繞路了,會比現在麻煩很多。”此外,她最關心的還有外賣問題。平時中午吃飯她與同事們都是通過外賣解決,但該路段限行后能否再點外賣也成了一個問題。

“希望維持現狀,不要限行”,是徐小姐對電動自行車限行的態度。但同在黃埔大道上班的韓女士,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

“這邊有很多外賣小哥都在人行道上行駛,從后面‘飛’過來,跟行人擦身而過,我經常被嚇到。”她表示,如果限行能夠“禁掉”這樣的危險行為,行人走在路上會更安全更輕松。

除了全天限行的黃埔大道西外,根據征求意見稿,天河東路、天河路是早晚高峰期電動自行車限行路段,而恰好,這兩個時間段是路上最多電動自行車的時刻。

楊先生從天河公園騎行到天河路上班,大概需要20分鐘,搭公交車則需花費至少40分鐘。“早晚高峰公交車會堵車,地鐵會限流,時間上肯定要比騎電瓶車多花一倍時間的。”對此,他表示,最好不要在早晚高峰限行,這樣會影響很多人的上下班時間。他還指出,這些路段限行電動自行車會促使車主繞路到相近的路段行駛,最終還是會堵。

同時,天河東路、天河路周邊分布著龍口西小學、體育東路小學、華康小學、華陽小學等多所小學。因為是就近入學,很多家庭都在學校3公里范圍之內,為此,很多家長選擇使用電瓶車接送孩子上學、放學。

不少廣州家長騎著電瓶車接送孩子上學。奧一新聞 攝

早上7點多,下雨天,記者來到龍口西小學帝景校區,發現校門口附近來往的電瓶車、汽車、行人都很密集。有些開汽車送小孩上學的家長,直接將車子停在路邊,使只有雙車道的龍口西路更加擁堵。同時,也有不少家長是騎電瓶車接送小孩。

家長魯女士對記者表示,她家住在天河東路,騎電瓶車到校的話,只需要五六分鐘,然而走路的話卻需要20分鐘。“孩子上學的時間是早上8點到校,下午6點放學,剛好限行的時間范圍內,如果限行的話,接送會很麻煩!如果不騎電瓶車的話,我們在這些小道開汽車接送根本不現實,走路的話,孩子只能縮短睡眠時間早起,而我送完孩子再走路20分鐘去坐地鐵的話,也會導致上班遲到。”

另一位家長林伯表示,自己每天從天河南那邊出發,接送孫子上學。“從家里過來,一定要經過天河路,根本就沒有其他小路可以繞行。”林伯說,像今天這樣遇上下雨天的話,走路過來上學要半個多小時才行。“限行政策,也要考慮一下我們這些接送孩子的家長的實際情況。”

家長張先生則認為,如果限行的話,騎電瓶車的家長,將可能會改成從天河北路繞行到龍口西路,或者是改為開汽車接送,“以后限行的話,到時學校這附近可能會更加堵車。”

廣州為什么要限行電動自行車?

“電雞”,是廣東人對電動自行車的“俗稱”。近年由于疫情防控期間部分公共交通暫停服務,廣州“電雞”的數量高速增長,已形成“電雞圍城”之勢。

根據廣州市公安交管部門通報,截至2023年3月底全市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數量為322萬輛。然而真實數量遠不止于此。據廣州市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向奧一新聞提供的數據,截至目前,廣州市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已經超過500萬輛,其中還包含了仍未上牌的老國標及超標車輛。

“目前的電動車數量已經遠遠超出廣州現有道路通行、停放資源承載能力,也對城市正常交通秩序和管理等產生了極大沖擊。”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在關于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建議答復的函中指出。

與此同時,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數量也在逐年上漲。據廣州市公安局公開的數據,2022年廣州共查處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148.44萬宗,同比上升32.43%,其中不按車道行駛50多萬宗。數量大、亂象多,給道路交通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早上8點多,記者站在天河路上位于電腦城前面的天橋上觀察發現,很多電動自行車并沒有行駛在一旁的非機動車道上,而是在BRT公交車道、機動車道上穿梭出行。據記者統計,一分鐘之內,就有26輛非機動車沒有按道行駛,有的甚至貼著公交車、汽車飛速騎行,簡直是險象環生。

天河路上,多輛電動自行車在機動車道上穿梭而行。奧一新聞攝

與此同時,記者也有觀察到汽車擠占非機動車道的情況。在黃埔大道西路自東往西方向的非機動車道上,停泊著不少汽車。短短的一百米,起碼停泊了十多輛汽車,導致不少電動自行車不得不開到機動車道上。

圖:黃埔大道西的非機動車道上,停泊著多輛汽車。奧一新聞攝

有電動自行車車主向記者反映,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百腦匯電腦城門口那段路超級堵,汽車都開到非機動車道上,電瓶車都過不去。”他認為,市區道路堵塞并不全是電動自行車造成的,限行電動自行車不能完全解決交通擁堵問題。

支持還是反對限行?來這里一起討論

目前廣州的電動自行車方案仍在征求意見階段,市民可通過以下兩個途徑反饋:

1.信函:廣州市天河區華觀路1726號廣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指揮中心“公眾意見征集組”收;

2.網頁留言:廣州市公安局網站/警民互動/“調查征集”欄目

公開征求意見結束后,將于7月10日在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舉行聽證會,廣大市民也可以積極報名參加,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奧一新聞長期關注電動自行車的安全問題,您是支持還是反對廣州限行電動自行車?歡迎掃碼添加小助手的微信拉您入群,加入我們的“電動車安全使用聯盟”,參與話題討論。

采寫:奧一新聞 林思思 盧若情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