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性新聞”襲擊市場,多國宣布集體行動,美國徹底急!

導讀 原標題:“爆炸性新聞”襲擊市場,多國宣布集體行動,美國徹底急! ...

原標題:“爆炸性新聞”襲擊市場,多國宣布集體行動,美國徹底急!

在歐美銀行業危機之后,又一個“爆炸性新聞”襲擊市場,引發金融市場動蕩。

4月2日,在歐佩克最有影響力的沙特突然宣布,從5月開始至2023年年底自愿將原油日產量削減50萬桶。

隨后其它主要產油國也不約而同地宣布減產行動。

阿聯酋將減產14.4萬桶/天

科威特將減產12.8萬桶/天

伊拉克將減產21.1萬桶/天

哈薩克斯坦將減產7.7萬桶/日

阿曼將減產4萬桶/天

阿爾及利亞將減產4.8萬桶/天。

作為另一大產油國的俄羅斯也在周日宣布,自愿減產50萬桶/天,一直持續到2023年底。

據了解這次歐佩克+減產總和將超過160萬桶。消息公布后國際原油價格大漲。WTI原油期貨一度大漲8%,目前是80美元/桶左右,布倫特原油期貨漲至84.7美元/桶。

歐佩克最大產油國沙特阿拉伯周日表示,從5月開始至2023年年底自愿將原油日產量削減50萬桶。

在減產決定公布后,高盛隨即將2023年底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測從90美元上調至95美元,將2024年底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測從97美元上調至100美元。

歐佩克+集體減產后,美國表達不安,拜登政府立刻表示,此次減產行動是不可取的。

沙特等國突然宣布減產,在此之前毫無征兆,外界推測可能有兩大原因:

第一,減產也有表達對美國不滿之意。2022年由于俄烏沖突,全球能源價格和通脹大幅上升,美國要求沙特增產石油,作為交換,美國曾向沙特允諾如果油價下跌,美國將介入補充其戰略儲備。

但是上周美國公開排除了采購新原油的可能性,美國放鴿子,不僅使油價下跌,也惹惱了沙特,宣布減產進行對抗。

第二,歐佩克+是出于對今年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經濟低迷的時候,總需求下降,油價下跌傷及產油國利益。

IMF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為2.9%,遠低于過去十年3.8%的增長。其中,預計2023年美國經濟增長僅為1.4%。

這一次歐佩克+集體減產有何影響?

1、油價上漲大概率會推動通脹上升,嚴重削弱美國通脹的努力。盡管過去一年美聯儲開啟了暴力加息,但遲遲無法將通脹控制在2%左右的水平,美國2月CPI同比增長6%,離正常水平相差甚遠。如果要控制通脹美聯儲只能繼續加息,但加息的災難性影響正在出現,由于加息美股暴跌,由于加息美國銀行爆雷,差點釀成08年式的金融危機。美國3月加息后,市場認為本輪加息基本結束,但誰曾想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歐佩克+將推動油價上漲,必將加劇美國通脹。讓美國在加息和不加息之間陷入兩難,如果加息銀行業可能會崩盤,如果不加息通脹就下不去。

無論如何2023年美國通脹肯定會進入滯漲期,低增長+高通脹疊加,從經濟學上看這是最糟糕的經濟狀態。

2、歐佩克+集體減產對中國影響有限。根據統計局的數據,2023年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0%,環比下降0.5%;2023年2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4%。中國目前通脹水平處于非常低的位置。即便未來油價上漲,也難上顯著提高中國通脹水平,也不會對國內貨幣政策太大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