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出口管制!這兩種戰略性礦產是用來做什么的?
今天(7月3日),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公告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有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經國務院批準,決定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根據自然資源部披露,稀土金屬、稀有金屬和稀散元素統稱為“三稀”礦產。
其中,鎵、鍺均屬于稀散元素。
《中國礦業報》刊文指出,“三稀”礦產所涉礦種產量不大,在國際市場上被納入小礦種之列,但其用途甚廣,涉及領域眾多。
自然資源部披露,“三稀”礦產資源是支撐我國科技創新和邁向經濟制高點的關鍵資源,目前已將“三稀”礦產資源列入了《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年)》戰略性礦產資源目錄。
那么,今天公告實施出口管制的鎵、鍺相關物項是用來干什么的?
中國地質圖書館網站刊文介紹,鎵的一系列化合物被廣泛應用于無線通信、化學工業、醫療設備、太陽能電池和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被稱為“半導體工業的新糧食”“電子工業的脊梁”。
文章評價稱,隨著電子信息產業的蓬勃發展及其戰略地位進一步凸顯,鎵已然成為一種新興的戰略性礦產資源。
資料顯示,不光我國,美國、日本等國也已將鎵列入“戰略資源”,歐盟將其列入“關鍵原材料”目錄。目前,我國的鎵金屬儲量居世界首位。
上述文章介紹稱,鎵本身并不是半導體,但與砷、氮、硒、碲、磷、銻等金屬和非金屬形成的一系列鎵基化合物,均為優質半導體材料,是研制微電子器件和光電子器件的重要材料,甚至可以說鎵引領著半導體材料的發展方向,是電子信息時代的領航員。
以鎵金屬為基體制備的一系列化合物,如半導體材料、光學電子材料、特殊合金、有機金屬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等,是通信、軍工、航空航天、新能源、醫藥等高新技術領域重要的基礎材料之一。“以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砷化鎵為例,其廣泛用于雷達、衛星通信、光纖通信等領域。”文章稱。
《中國能源報》刊文披露稱,全世界鍺資源比較貧乏,但鍺是具有戰略性質的光信息材料,可以用于衛星上的太陽能鍺電池。鍺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應用也越來越受到關注。目前,我國和美國基本上壟斷了全球的鍺資源,我國是全球第二大鍺資源國。
《中國礦業雜志》還披露,全球鍺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紅外光學、光纖、電子和太陽能、聚合催化劑等,最初鍺在紅外光學方面主要用于軍事領域,但在過去幾年中,民用領域對使用鍺透鏡的熱成像設備的需求增加。此外,在光纖材料中加入鍺可以提高通信性能,在太陽能電池板生產中加入含鍺的硅化合物可以改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中的能量差。
中國礦業網此前刊文還提到,有機鍺藥物因為其低毒(微毒或無毒)和對人體具有的抗癌和免疫等作用,近年來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
今天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聯合公告明確,滿足以下特性的物項,未經許可,不得出口:
(一)鎵相關物項。
(二)鍺相關物項。
公告還指出,出口經營者應按照相關規定辦理出口許可手續,通過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向商務部提出申請,填寫兩用物項和技術出口申請表并提交下列文件:
(一)出口合同、協議的原件或者與原件一致的復印件、掃描件;
(二)擬出口物項的技術說明或者檢測報告;
(三)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證明;
(四)進口商和最終用戶情況介紹;
(五)申請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經營管理人以及經辦人的身份證明。
資料|商務部網站 自然資源部網站 《中國能源報》等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政知新媒體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