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巨頭”永雄集團:曾有員工為催債報警謊稱要引爆炸彈

導讀原標題:“催收巨頭”永雄集團:曾有員工為催債報警謊稱要引爆炸彈海報新聞首席記者吳軍林報道25日,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下稱“永雄集團...

原標題:“催收巨頭”永雄集團:曾有員工為催債報警謊稱要引爆炸彈

海報新聞首席記者吳軍林報道

25日,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下稱“永雄集團”)發布《告全體員工書》稱,受安徽警方跨省執法影響,很多員工離職躲藏,疊加其他因素,公司決定停業。其后,又刪除了前文。一番操作下來,使網友將目光聚焦到這家有著“催收巨頭”之稱的企業。

永雄集團稱,安徽警方將其179名員工強制帶往安徽,并采取刑事強制措施。3名員工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批捕。個別員工的違法違規問題僅僅是個人的問題,不是有組織的集團行為。

據媒體采訪安徽省公安廳的消息,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永雄集團自述,永雄“生存于輿論的灰色地帶”。其實,從公開信息來看,永雄員工的“灰色”行為亦不少見。在黑貓投訴平臺,以“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為關鍵字搜索,有150多條投訴記錄,“短信威脅”“電話騷擾”等情節常見。

在催收過程中,還出現過公民個人信息泄露的情形。據(2020)黔2325刑初127號判決書,被告人萬某系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溫州永雄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員工,為獲取電話號碼方便催討債務,萬某將公民身份信息(包括公民身份證號碼和姓名)21774條提供給蘭某虎,蘭某虎將萬某提供的公民信息提供給劉某宏。劉某宏利用在貞豐縣長田鎮“為民通訊”移動公司工作的便利,違規使用移動公司CRM(4A)業務系統,根據蘭某虎提供的公民身份信息查詢電話號碼出售給蘭某虎,蘭某虎又出售給萬某。

萬某使用非法獲取的電話號碼催債獲得公司提成7000元。

該案中,萬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還有為了催收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的。(2017)黔0102刑初683號判決書顯示,2015年,陳某進入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業務部工作,其工作職責是幫助銀行打電話向惡意逾期欠款的信用卡持卡人進行欠款催收。2016年11月9日,陳某為催促貴陽市公交集團公司19路車駕駛員沈某強歸還平安銀行信用卡欠款,用公司配發的手機撥打貴陽市報警電話,謊稱自己是沈某強,因和老婆離婚,小孩前兩天死了,覺得生活沒有信念,在自己駕駛的19路公交車上裝了炸彈,準備于當日16時30分在南郊公園引爆炸彈。

貴陽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接警后啟動緊急應對措施,對周邊路段進行交通管制,并要求19路公交車全部停運檢查,同時派出搜爆犬到現場搜索爆炸裝置,經檢查后未發現有爆炸裝置。

在此過程中,公安機關進行現場管制4小時,停運19路公交車約37班次,導致大量乘客出行不便,造成公交公司較大經濟損失。

陳某犯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在永雄集團2022年度總結表彰大會上,永雄集團創始人、總裁譚曼說,2022年,永雄營收超8億元。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他還提到,要以破解行業難題為目標,編撰出版《中國債務催收行業疑難法律問題》和《中國當下催收行業的根本出路——三網修復、失聯連通》等著作,為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論支撐。

據第一財經消息,一份關于貸后催收的國家標準正在業內廣泛征求意見,擬進一步加強對債權人、債務人及相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護,該標準或將于三季度發布。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催收行業良莠不齊,確實存在暴力催收、頻繁騷擾債務人等問題,也出現過一些比較惡劣的刑事案件,目前行業有污名化的趨勢。但催收從業務本質上來說,是貸后管理的重要內容,催收本身也是一個很古老的行業。當前需要制定標準來指導金融機構和第三方催收機構應該怎么做,也讓債務人知曉自己有哪些責任和權利,明晰各方邊界。

(來源:海報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