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5月16日消息 我國互聯網公有云市場價格戰再次爆發,這次是阿里巴巴和騰訊正面廝殺。
16日晚間,騰訊云突然宣布對多款核心云產品降價,部分產品線最高降幅達40%,并且降價政策執行的很快,只有半個月的緩沖期,6月1日此輪降價政策正式生效。
具體來看,騰訊云此輪價格戰主要進攻方向包括區域云服務器、云網絡、標準型NAT網關數據庫等。
針對部分區域云服務器,價格降幅最高將達40%;云網絡方面,騰訊云對負載均衡CLB的LCU費降價18%,對標準型NAT網關降價15%;數據庫方面,騰訊云數據庫TDSQL-C serverless全新發布資源包付費模式,刊例價對比同規格包年包月產品降幅高達25%。
阿里巴巴率先挑起此輪價格戰
而挑起此輪價格戰的正是騰訊的老對手阿里巴巴。
在4月26日舉行的2023阿里云合作伙伴大會上,阿里云宣布啟動史上最大規模降價,核心產品價格全線下調15%至50%,存儲產品最高降50%。
具體而言,彈性計算7代實例和倚天實例降價最高20%,存儲OSS深度冷歸檔相比此前最低檔價格低50%,網絡負載均衡SLB和NAT網關降價15%,數據庫RDS倚天版降價最高40%,視頻云和CDN降價最高20%,安全Web應用防火墻降價最高30%。
當時,阿里云在其官網已公布更詳細的產品價格表,并表示5月7日降價就將生效,顯然這一系列動作表明阿里云早就做好了大打價格戰的準備。
對于此輪價格戰,阿里巴巴似乎早謀劃。
在阿里巴巴分拆之后,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張勇親自出馬擔任阿里云首席執行官。在張勇接手不久之后,阿里云變革的第一槍打響了。
4月11日的北京阿里云大會,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阿里云首席執行官張勇當時表示,過去十年,阿里云將計算的成本降低了80%,存儲成本下降了近9成。在當時的峰會上,阿里云剛剛推出兩款新產品——ECS企業級通用算力型U實例,價格對比上一代主售實例最高降價40%;對象存儲預留空間產品,價格最多降價70%。
對于此次降價,阿里云給出的官方口徑是“意圖進一步擴大公共云的用戶基數和規模,提升云計算的市場滲透率”,直白點說就是為了搶客戶。
阿里云和騰訊云市場份額受到沖擊
為何阿里巴巴火急火燎的打響此次公有云價格戰,這背后是我國云計算市場的頹勢和越來越卷的競爭對手們。
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2下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22年下半年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IaaS/PaaS/SaaS)達到188.4億美元,其中IaaS市場同比增速15.7%,PaaS市場同比增速為31.8%。從IaaS+PaaS市場來看,2022下半年同比增長19.0%,與2021年下半年同比增速(42.9%)相比下滑23.9%,與2022上半年同比增速(30.6%)相比下滑11.6%,增速明顯放緩。
云計算市場的頹勢也傳導到了阿里巴巴,阿里云2022財年營收為1001.8億元,并首次實現全年盈利。但阿里云盈利的背后是增速在不斷放緩,其2022財年4個季度增速分別為30%、33%、20%、12%。
2022年,中國前四大云計算廠商為阿里云、華為云、騰訊云、百度智能云,占云服務客戶支出總額的79%。阿里云2022年排在第一位,市場占比36%;華為云以19%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騰訊云以16%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百度智能云市場份額為9%。
在IaaS+PaaS市場,阿里云的份額從去年同期的36.7%減到31.9%,排名仍然保持第一;騰訊云市場份額從11.1%減到9.9%,排名從第二降至第四。華為云市場份額從10.8% 增到12.1%,排名從第三升至第二;天翼云市場份額從8.9%增到10.3%,排名從第四升至第三。
從整體看份額,阿里云和騰訊云受到的沖擊不小。
三大運營商云計算業務正在快速崛起
近年來,三大運營商經營的云計算業務正在快速崛起,成為云計算市場中新的主力。
三大運營商最新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電信天翼云收入達到579億元,同比增長107.5%;移動云收入503億元,同比增長108.1%;聯通云收入361億元,同比增長121%。
其中,天翼云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運營商云和國內最大的混合云,挺進中國公有云IaaS及公有云IaaS+PaaS市場三強,保持專屬云市場份額第一。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3年天翼云的目標是達到千億收入。
在越來越卷的行業背景下,這場兩大互聯網巨頭誰能笑到最后,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