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體育2月24日報道:
經常稱體重的跑者,或許會發現自己的體重偶爾差別很大,早晚的體重可能會相差3-4斤。其實,這多是由于體內水分的差別造成的,也就是所謂的“水體重”。
減掉水體重
一般情況下,成年人體內的水分占比在50-60%,其中女性的水占比略低,52-55%,男性接近60%。老年人和肥胖人群的水分占比也偏低。當身體內攝入過多的水分,超出了正常范圍時,多出來的水的重量就是“水體重”。
體內水分過多,會引起浮腫和膨脹,特別是腹部、大腿和雙臂,這些部位最容易出現上述癥狀。為了減掉“水體重”,跑者們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減少鈉攝入量
鈉主要通過食鹽攝入,如果吃過多的鹽,會導致體內留存較多的水分,引起水體重,導致身體浮腫和膨脹。成年人每天的鈉攝入量不超過1500毫克為宜。
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
碳水化合物在體內以糖原的形式被儲存,為了儲存1克的糖原,身體需要4克的水來保存它。所以,碳水化合物多了,體內的水也隨之增多。為了減掉水體重,跑者可以進行低碳水飲食。
限酒
雖然酒精具有脫水作用,但往往會由于口渴而過度補水,導致體內的水分增多。而且酒精往往先于碳水、脂肪和蛋白質被分解代謝,影響消化和新陳代謝,這些都會導致體內的水分過多。
補足水分
聽起來似乎是矛盾的。實際上,身體脫水狀態下,反而會儲存較多的水,這是身體的自然反應。而攝入充足的水,能夠加快新陳代謝,排出多余的水。
多吃利尿食物
有些食物和飲品具有利尿作用,幫助身體排出多余的水分。綠茶和紅茶因為含有咖啡因而具有利尿作用,香菜、茴香、白蘿卜、香瓜等也都能幫助減少體內水分。
保證睡眠充足
研究發現,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有一種名為壓力素的荷爾蒙分泌量會增加,它具有抗利尿的作用,也就意味著體內留存的水分會增多。所以,為了減少體內的水重量,跑者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堅持運動
運動時出汗較多,體內的水分會隨著汗水而流出,減少體內留存的水分。但重要的是,運動中出汗較多或運動后,要立即補充水分,防止體內缺水。
增加鉀攝入量
電解質鉀和鈉的作用相反,它能夠幫助身體排出多余的鈉,減少體內的水分留存。含鉀較多的食物包括香蕉、鱷梨、蘑菇、甜菜、奶制品、柑橘類水果、哈密瓜、葡萄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