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國家的國民性往往是這個國家的時空守恒量,甚至可以把這個國家的文化、藝術、歷史、體育等像線穿珠子一樣串接起來。
法國這個國家的國民性主要體現于兩個字:浪漫。一直以來,法國人隨性率真,心無城府,放蕩不羈,玩世不恭。
藝術世界里,創作出《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等享譽世界文壇的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大仲馬是一位混血人,行事灑脫,無拘無束,不拘一格。就好像中國著名詩人李白經常“斗酒詩三千”那樣,大仲馬也頗愛飲酒,經常和三五好友開懷暢飲,豪飲大醉之際,其他朋友夜夢周公,昏昏沉睡,大仲馬卻乘著酒興,點起蠟燭寫小說,他的很多名作就是這樣誕生的。
體育世界里體現法國人浪漫的例子太多了。比如,1998年世界杯決賽,法國時任總統希拉克身穿法國12號球衣(寓意是他是法國隊第12人)在現場為法國助威。那場比賽,法國3—0戰勝巴西問鼎世界杯。捧杯之時,法國所有隊員站在希拉克面前的桌子上,歡呼慶祝。
法國那種深入骨子里的浪漫國民性從這兩個例子中可見一斑。
【2】
那么,法國的浪漫給法國足球帶來了什么呢?帶來了兩個字:起伏。
對比巴西,就可以讀出這個事實。世界杯賽場,法國和巴西簡直走了兩個極端。如果用方差來衡量法國和巴西的歷屆世界杯總成績,那么這兩個隊簡直是云泥之別。
巴西從沒有在世界杯預選賽翻過車,是參加過所有屆世界杯的唯一國家。
從1986年世界杯開始,巴西的成績是這樣的:八強—十六強—冠軍—亞軍—冠軍—八強—八強—殿軍—八強。起伏非常小,成績穩定。
從1986年世界杯開始,法國隊的成績是這樣的:季軍—未進入正賽—未進入正賽—冠軍—小組賽淘汰—亞軍—小組賽淘汰—八強—冠軍,好像過山車似的,沒落之后忽然登頂,巔峰之時急轉直下,讓媒體大跌眼鏡,瞠目結舌。
【3】
浪漫是法國的國民性,而能讓浪漫這個國民性收斂的則是強權手腕。結合這兩點,就可以深刻解讀法國的世界杯歷史征程。
法國隊成績靚麗的時候往往有一位能力超凡、鶴立雞群的核心人物凝聚人心、鼓舞士氣。1958年世界杯是方丹,1984年歐洲杯和1986年世界杯是普拉蒂尼,2000年歐洲杯、1998年和2006年世界杯是齊達內,2016年歐洲杯和2018年世界杯是格列茲曼。
反之,法國隊成績慘淡的時候沒有這樣的靈魂,整個球隊一盤散沙,我行我素,各自為戰,造成潰敗。
于是,普拉蒂尼退役之后,法國接連錯過1990年和1994年兩屆世界杯。
于是,齊達內2002年世界杯受傷的時候,頂替他的德約卡夫和米庫在場上與其他球員形同陌路,法國隊鎩羽韓日世界杯小組賽。
于是,齊達內退役之后,法國隊接連未能從2008年歐洲杯小組賽和2010年世界杯小組賽出線。2010年世界杯,南非的土地上,一幕幕難堪的新聞接連曝光,罷訓、內訌、星座學……“高盧雄雞”徒落得一地雞毛,雞飛蛋打。
【4】
2012年歐洲杯之后,德尚接手法國。球員時期,德尚是法國黃金一代的主力,當過很多年隊長,身經百戰同時對法國國民性了解很深,于是他對癥下藥,一點點解決法國痼疾。
解決方案之一是憑借自己球員時期的資歷和威望用強權手段克制隊員的浪漫行為。典型代表例子是執教初期罷黜本澤馬,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這一行徑不由得讓人想起雅凱當年驅逐坎通納的先例。
解決方案之二是像當年雅凱為法國四處尋覓人才那樣苦苦奔波。終于,他先后尋覓到格列茲曼、帕耶、博格巴、吉魯等球星,之后慧眼識金,又提拔了姆巴佩。
這些為法國接連獲得2016年歐洲杯亞軍和2018年世界杯冠軍打下了堅實基礎。
【5】
2018年世界杯奪冠之后,法國再一次傲視群雄。之后,本澤馬自我救贖,國家隊二進宮。本應該如虎添翼、再次百獸稱尊之際,法國隊在2020年歐洲杯卻虎落平陽,沒有取得與他們實力相稱的成績。
聯系到法國過往世界杯之旅以及他們那深刻的國民性,于是,2022年世界杯,媒體對法國的預測不盡相同,甚至出現了兩個極端。
極端之一是,法國的陣容太過豪華,成績不會有太大問題。法國隊內目前代表球星是這三位。第一格列茲曼,“小王子”格列茲曼在2014年世界杯開始參加大賽,2016年歐洲杯榮膺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2018年世界杯表現不俗,隨隊奪冠。
第二本澤馬,本澤馬大器晚成,2021—2022賽季在皇馬打出了職業生涯最耀眼的成績,以巨大優勢獲得金球獎。
第三姆巴佩,2018年世界杯1/8決賽打阿根廷,姆巴佩一戰成名,讓媒體發出了對比梅西的“沒有人永遠19歲,但永遠有人19歲”的感嘆。決賽進球奪冠,又讓媒體聯想到了1958年的貝利。之后,姆巴佩在巴黎踢的風生水起、如日中天,轉會皇馬的“緋聞”鬧得沸沸揚揚之際,巴黎給了姆巴佩天價合同,同時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才留住“姆總”。近期又與巴黎簽訂了三年六點三億歐元薪水這種史無前例的合同,姆巴佩一個人的身價甚至可以相當于卡塔爾世界杯三十二強中的某些弱旅全隊。這種陣容武裝的法國,誰敢預測會翻車?
極端之二是“大熱必死定律”和“衛冕冠軍魔咒”。今年世界杯,法國陣容豪華到了極致。但二十年前,韓日世界杯上,法國擁有當時的“世界第一身價”球星齊達內,齊達內在當年歐冠決賽打進了“天外飛仙”,職業生涯大滿貫之際也成為當時的頂流。當時法國隊內還有當年的法甲、意甲、英超三大聯賽最佳射手西塞、特雷澤蓋和亨利。但就是擁有這樣配置的法國隊卻小組賽出局,從此,世界杯有了“衛冕冠軍魔咒”。
2006年世界杯,擁有“魔幻四重奏”的巴西沒有中咒,但卻“大熱必死”。之后,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國先后在2010年、2014年和2018年世界杯中咒,小組賽淘汰。
今年,法國和丹麥、澳大利亞、突尼斯分在一組。這個組對法國來說,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礁密布,一旦把舵失準,就會有傾覆之厄。如果順利闖過小組賽,之后的征程還會面對阿根廷、荷蘭等豪強的阻攔,法國一路走下去,勢必非常艱難。
近期,博格巴受傷的新聞發布,他基本上告別了本屆世界杯。這則新聞使得“衛冕冠軍魔咒”再次激蕩足壇。
到底“高盧雄雞”法國隊會開啟怎樣的世界杯之旅,是浪漫之途?還是“魔咒”之旅?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易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