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不相信本土教練

導讀 記者寒冰報道 英倫教練在英超生存環境之殘酷,從傳統六強近年教練史就能一窺端倪。1996年10月至今,阿森納3名洋帥坐鎮全程;1996年5月迄今...

記者寒冰報道英倫教練在英超生存環境之殘酷,從傳統六強近年教練史就能一窺端倪。1996年10月至今,阿森納3名洋帥坐鎮全程;1996年5月迄今,切爾西18任正式教練僅有2位來自本土,前一位還是有藍軍名宿效應的蘭帕德。2007年曼城被泰國總理他信收購后,15年來5任正式教練只有馬克·休斯1位來自英倫三島,任期只有1個半賽季,2009年底以來的阿布扎比時代洋帥徹底壟斷。


曼聯在蘇格蘭教練莫耶斯搞砸之后,2014年以來5任主帥都是洋帥。熱刺2004年以來10任正式教練只有兩位本土教練,雷德克納普帶隊3年多,舍伍德只是博阿斯和波切蒂諾的過渡者。1998年的法國人霍利爾之后,利物浦迄今6任教練3位來自英倫,但霍奇森、達格利什和羅杰斯合計5年多都不成功。


英倫本土教練難登六強之堂,本土教練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到中下游球隊。而隨著外資不斷涌入,西漢姆聯、埃弗頓、狼隊等都開始聘請洋帥,老派英倫本土教練雷德克納普、索內斯、霍奇森、布魯斯、休斯、阿勒代斯、莫耶斯、沃諾克、帕杜或淡出,或只能不斷向下求存。


“少壯派”帕克、蘭帕德、杰拉德算是明星型教練,但一樣在英超立足艱難,魯尼甚至不敢接受英超邀請。如今轉播收入平均突破1億歐元的英超,中下游球隊不缺高薪聘請名帥,進一步提高了中下游球隊對教練的要求。


英倫本土教練弊端源自傳統,大多“踢而優則教”,“靴室傳奇”一般的代代傳承居多,很難兼容并蓄來自歐洲大陸的先進戰術或高科技。低層級球隊還有英倫教練生存空間,多半源自球員時代積累的人脈,經驗或因地理位置偏僻,等等本地化優勢。這種島國式的封閉思維,再加洋帥幾乎壟斷中上游球隊,導致本土教練缺乏足夠多高水準比賽歷練,形成低層級的惡性循環。


而且,英倫本土教練幾乎都還固守經驗主義傳統,哪怕大陸化控球戰術風行十余年,依舊守住442不變。以對抗優先、進攻粗線條、防守只上身體、缺乏持球技巧、不動復雜的跑位和配合……令人咂舌的是,“雙德”這個級別的英倫本土巨星,做了教練后,仍然無法將英超的踢球經驗轉化為自己的執教資源,看來大英的帥危還得持續下去。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