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永報道2016年便來到中國的魯能足校技術總監、葡萄牙人西蒙,日前給記者詳細講述了近年來葡萄牙國家隊崛起的“訣竅”。在他看來,其核心政策便是做好青訓球員到職業球員的銜接,其中核心要點便是“二隊打聯賽”的策略和政策。
這個政策在2020年時一度有望在中國職業聯賽實施,方案基本進展到最后階段了,但因為疫情和其它因素最終無緣實行,僅僅保留了國青(2001年齡段)打中乙聯賽的政策,后續政策則是國青隊海外拉練。
對于中國足球來說,或許是時候重啟這個方案了。
以下為西蒙的講述:
如果從中國足球層面來講,目前最需要調整和改進的是青訓階段和職業階段的銜接問題,一個很好的政策便是二隊或者說預備隊打聯賽。
大約在15到20年前,葡萄牙國家隊在歐洲還屬于二流水平,甚至是三流水平,從來沒有奪得歐洲杯冠軍,世界杯戰績也不佳,更不像現在這樣井噴式地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年輕球員。
那個時候,葡萄牙足協牽頭實行了一個預備隊計劃,即葡超預備隊打聯賽的計劃,葡超預備隊可以一直打到葡萄牙甲級聯賽,也就是葡萄牙二級聯賽。葡超聯賽的頭6名球隊是有足夠的能力打造足夠強的預備隊的,他們從低級別聯賽打起,可以一直打到葡甲。這樣經過幾年的鍛煉,發現有非常非常好的效果。
我們可以想一下,葡甲和葡超銜接是非常容易的,但從U19聯賽向葡超銜接,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我們也向中國足協建議,給部分中超俱樂部的預備隊(二隊、或者精英梯隊)參加聯賽并打到中甲的權限,能不能做到是一個問題,但要給予這種可能性。
舉一個波爾圖的例子。波爾圖二隊曾經獲得葡甲聯賽的冠軍,這支冠軍隊的成員后來有八九成是歐洲五大聯賽的球員,很多球員在英超甚至是英超豪門踢球,而且都是主力的身份,也有很多球員在波爾圖一線隊踢球,他們如此迅速地成長,就是因為在他們十八九歲的時候,就能夠在葡甲立足,而且能夠奪冠。
中國過去進行的預備隊聯賽和U19聯賽,挑戰并不大,一個賽季也許能和強隊打上一兩場比賽,在這種環境下,打上幾年比賽,到了21歲、22歲或者23歲,沒有實質性的成長,而一般而言,精英球員到了20歲是應該能夠在頂級聯賽立足的。
這就是我們建議中國足球去推動的一件事情,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以幫助中國足球真正實現質的提升。我在中國工作了7年,對中國足球有充分的了解。
再舉一個例子,那些在歐洲五大聯賽踢球的球員,有些是我在葡萄牙的時候帶過的,他們同年齡的時候,和中國同年齡段的優秀球員相比沒有太大的差別,我曾帶領魯能1999年齡段球隊去葡萄牙集訓,和波爾圖的后備隊進行了兩場比賽,場面可以說是平分秋色,當時的兩場比賽比分我還記得,一場是0比1,一場是2比3,有差距,但差距不大。
當時和我們1999年齡段比賽的波爾圖球員,現在很多是五大聯賽的球員了,但我們的球員呢?很多都看不到了,有的連中乙都踢不上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答案就是,和我們踢完比賽之后,他們就開始去踢葡甲的比賽了,而我們的球員去踢預備隊聯賽了,如果有些球員被租借到中乙或者中甲就算是不錯的了。
其實,葡萄牙的做法在歐洲也不是獨有的,西班牙足球同樣是這樣的做法,一些歐洲其他國家也采取了類似的做法。
青訓是為一線隊輸送人才的,但如果一線隊的主教練來我們學校看U19的球員,那肯定無法滿足他的要求,但如果我們的二隊能夠在中甲踢到中上游,甚至可以奪冠,那他們進入中超就太容易了,這么一銜接,成批的球員就出來了。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是職業隊的教練,這個時候給你一個U19的球員,說培養他踢中超,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挑戰,你可能會在其他方面包括成績方面做出很大的犧牲,但現在,給你一個在中甲打上主力且球隊成績很好的球員,讓你培養他踢中超,那肯定就是很簡單的事情了。
這十幾年,葡萄牙足球有如此大的發展,就得益于這樣的政策,而且這種政策也改變了很多葡萄牙教練的觀點。過去職業隊的教練是不相信年輕球員的,但現在隨著越來越多優秀的年輕隊員涌現,讓更多的教練開始主動去發掘年輕隊員的優點。他們會想,我能不能用用這些年輕球員呢?畢竟他們能夠在葡甲立足,那在葡超打比賽也應該是沒問題的。
中超二隊打聯賽,固然不能升入頂級聯賽,但卻是有降級壓力的,這也會給他們很大的挑戰,讓他們得到更多的鍛煉并成長。
我也注意到,中國青訓的一些做法也在進步,比如以前是不允許小球員越級比賽的,但現在允許了,這就是很好的進步。當年,我曾經帶領波爾圖U13參加U15的比賽,讓他們不斷面臨挑戰,如果只是打同年齡段的比賽,可能也就只能打很少數的高質量比賽,但相差兩歲以上的以小打大,可能整個賽季都是高質量的比賽,這是我們需要去做也會有很好效果的一件事情。
目前中國足球有好的學校,好的基礎設施,好的隊員,再有中國足協政策支持的話,我相信年輕球員一定可以得到更快的成長,他們會在職業聯賽中習慣了職業聯賽的挑戰和壓力,他們會在職業聯賽中鍛煉自己的技術能力和戰術能力,他們也一定會更快地進入頂級聯賽,未來則會走出國門,走進世界頂級聯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