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半孩子不治身亡,躲過新冠、甲流,卻栽在這個病毒,身邊同事正經歷……

導讀原標題:1歲半孩子不治身亡,躲過新冠、甲流,卻栽在這個病毒,身邊同事正經歷……這段時間的娃,太遭難了!不管是微博還是小紅書上,很多...

原標題:1歲半孩子不治身亡,躲過新冠、甲流,卻栽在這個病毒,身邊同事正經歷……

這段時間的娃,太遭難了!

不管是微博還是小紅書上,很多媽媽都反饋,娃出現了反復低燒、咳嗽、喘息……

以為只是普通感冒,沒想到最后被確診為呼吸道合胞病毒

先是甲流,到二陽,再到這一波“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下簡稱RSV)。病毒接著一波又一波,連人民日報都關注到了。

目前,RSV患兒在全國各地激增。

河南。發熱、咳嗽、流涕、喘息的孩子每日就診量可達500-600人次,大多為合胞病毒感染所致。 (周口市婦幼保健院4月21日報告)

上海。目前收治的感染RSV的患兒比例已經超過新冠和流感,其中一半出現喘息癥狀。 (交大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感染科主任曹清采訪時表示。)

廣州。兒科掛號也很難。小編同事的兒子已頻繁咳嗽、高燒7天了,好不容易半夜搶到號,想去婦幼看看是不是合胞病毒,結果醫院就像菜市場。

RSV感染通常發生在冬春季(約為11月至次年2月),可國內是4月開始,這一波確實有點反常。

早在這冬天,RSV就曾虐過歐美兒童,那時候的歐美,曾遭遇三重威脅,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和新冠,都一起來了。

我國4月份才出現RSV,可能跟口罩有關。

當三個病毒同時出招,重癥的幾率就大了。

去年6月,新加坡一個不幸的1歲半的男孩,因為同時感染了新冠病毒、合胞病毒、鼻病毒、腸道病毒。

多個病毒啃噬著孩子小小的身體,最終腦炎,不治身亡。

在我們周邊,也有孩子不幸感染多種病毒。

孩子們感染合胞病毒以后,癥狀往往不統一。

所以,這個病毒真的是隱秘又危險。

No

-mama-

01

呼吸道合胞病毒

14日癥狀圖

呼吸道合胞病毒,2歲以內的娃娃是易感人群,而5歲以下的娃娃,容易演變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不同年齡人群,癥狀不一。一般是年齡越小的人癥狀越重,反之癥狀就越輕。

小于 6 個月嬰兒:

小寶寶感染后癥狀比較隱秘,不一定會發燒。

反而可能是亢奮、活動少,或者奶量減少。

有的甚至會呼吸暫停(>10s)。

一旦發現,記得馬上就醫。

較大嬰兒和幼兒

感染RSV的娃娃,大部分會在1-2周痊愈,少部分進展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現為毛細支氣管炎肺炎

No

-mama-

02

六大危險信號

兒童重癥肺炎中,檢查出合胞病毒的概率,高達50%。

所以感染了RSV的孩子,最麻煩的就是怕造成細支氣管炎、肺炎,這種情況發生在不少孩子身上。

如果你發現這6個信號,記得及時就醫。

1)出現喘息。“跟拉風箱一樣,又有點像哮喘”。 (嚴重者會有小兒三凹征,具體看下圖)

2)嘴唇、牙齦或指甲變藍或青紫。

3)開始發出呼嚕音,可能是肺炎。

4)呼吸暫停。

5)<3 個月齡患兒發熱 >38℃;>3 個月齡發熱超過3天。

6)尿尿或換的濕尿布比正常情況少,提示脫水。

六個就醫信號

小兒三凹癥

吸氣時胸骨上窩+鎖骨上窩+下部肋間隙出現明顯凹陷。

看真人動圖。胸骨上窩+兩側鎖骨上窩的明顯凹陷。

圖源:O呼吸困難急促*三凹征的表現

看真人動圖。下部肋間隙明顯凹陷。

No

-mama-

03

如何治療護理?

呼吸道合胞病毒沒有針對性特效藥,也沒有疫苗。

雖然看著可怕,但是大家也別慌。孩子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大部分可以自愈,一般 2~3 周能好轉。

家長需要做的更多是對癥護理,密切觀察。

很多孩子,在2歲以內,其實都會感染這種病毒。

感染過一兩次之后,就會有抗體,將來再感染RSV的時候,被感染者的癥狀就會更輕,恢復得更快。

No

-mama-

04

如何區分RSV、流感和新冠?

相比流感和新冠,其實RSV很常見,絕大多數人在2歲以內都會感染這種病毒。

RSV與新冠、流感的病癥相似,核心區別有2點:

想要準確判斷到底是不是合胞病毒,可以去醫院讓醫生開單做熒光PRC,直接判斷合胞病毒是否陽性,一般出結果需要2天左右。

還記得小編的同事嗎,她的兒子發燒7天了,其他常規血液檢查基本正常,所以高度懷疑合胞,昨天結果出來了,是陰性。所以……這娃到底是為啥反復發燒咳嗽?連我們都替她捉急,估計下一步應該是查一查“腺病毒”了。

No

-mama-

05

因為口罩原因,很多呼吸道疾病有反季節流行的苗頭。

不管孩子還是大人,預防的2個手段就是:勤洗手+避免聚集。

還要特別提醒小盆友們,不要再挖鼻孔和揉眼睛啦!

參考資料:

[1]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多地流行,應如何應對?央視新聞 2023-05-24

[2]歐美暴發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致患兒激增,會否在中國流行? 南方都市報 02-01

[3]1歲半男孩不治身亡,躲過新冠、甲流,卻栽在這個病毒:這波感染很反常 健康觸點 2023-05-20

免責聲明

本文意在提供一般的健康科普信息,不能替代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如有個人醫學問題,請及時咨詢醫生。

本期編輯:肖子。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