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幼專家揭秘“試管嬰兒” 來看看生殖實驗室里的奇妙旅程

導讀 原標題:婦幼專家揭秘“試管嬰兒” 來看看生殖實驗室里的奇妙旅程近年來,輔助生殖技術——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試管嬰兒”——一直作為一...

原標題:婦幼專家揭秘“試管嬰兒” 來看看生殖實驗室里的奇妙旅程

近年來,輔助生殖技術——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試管嬰兒”——一直作為一種特殊的生育方式受到大眾關注。

女性取卵時會經歷怎樣的過程?一顆卵子離開母體后又要經歷怎樣的過程才能生長為胚胎回到母體?3月29日,上游新聞記者走進重慶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實驗室,近距離觀察了一顆胚胎生命最初的“旅程”。

生命第一步:取卵是怎樣的?

3月29日上午,重慶市婦幼保健院門站大樓二樓一間診室里,35歲的秦小姐戴著VR眼鏡,身臨其境地體驗著“取卵”手術的全過程。

秦小姐正準備接受試管嬰兒取卵手術。取出卵子,是試管嬰兒技術中的重要一步,但由于此前看過一些取卵相關的社會新聞,秦小姐仍然顧慮重重,“不知道是怎么做的,害怕對身體影響大。”

重慶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臨床醫學部副主任劉東云介紹,很多患者對手術過程不了解,在術前都會產生焦慮和緊張情緒,因此,重慶市婦幼保健院拍攝了真實的取卵手術全過程,制作成5分鐘的3D視頻,通過VR技術還原場景,讓患者先了解真實的取卵手術過程,來緩解她們對未知手術的恐懼和焦慮。

劉東云介紹,在VR視頻中,醫生會將用卵針把卵泡一顆顆吸取出來,這是模擬的真實取卵手術的過程,一場取卵手術大約2~5分鐘。

劉東云也提醒,“取卵過程對手術醫生、手術環境有嚴格的要求,所以必須要在正規醫院進行。”

體外受精:顯微鏡下結合

醫生會將卵泡液(里面含有卵子)傳遞到胚胎實驗室里。實驗人員在顯微鏡下,將卵子從卵泡液中一一搜集起來。

一枚卵子的直徑只有120微米左右,這些肉眼根本看不見的卵子,只有在顯微鏡下放大才能夠被識別出來,實驗人員用吸管將它們一一轉移至胚胎培養液中,進行短暫的體外培養,直到實施體外受精。

常規體外受精就是將精卵共培養,讓精卵自然結合。對于精子因素或是精卵結合障礙而無法正常結合的,實驗人員可以通過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技術使精卵完成體外受精。

篩選胚胎:24小時不間斷“寫真”

精卵結合,完成受精后,那些正常受精的受精卵就會被搬進“新家”——“時差培養箱”進行培養。在重慶市婦幼保健院,這些培養箱和顯示屏占據了一整面墻,藍色的培養箱上實時顯示受精卵發育的各種信息。

重慶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臨床實驗技術部主任韓偉介紹,時差培養箱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監察著受精卵的發育過程,“每個培養箱都配有觀察的攝影設備,每間隔10分鐘會自動拍攝胚胎發育圖片,記錄并分析受精卵的成長、變化等重要信息。”

韓偉說,傳統的培養箱需要實驗人員隔一段時間就將培養皿拿出培養箱以觀察胚胎的發育情況,如發育到幾細胞了,碎片的多少,胞質是否均勻,細胞形狀是否規則等。但時差培養箱無需將胚胎移出,且可以完成實時動態觀察,可以記錄更多的胚胎發育細節,如是不是正常卵裂,何時發生了卵裂等發育過程。這些時差培養箱記錄到的信息叫形態動力學參數,利用形態動力學參數,再結合傳統的形態學評估,更有利于實驗室人員挑選出較高發育潛能的胚胎。

受精卵一般在培養箱中培養發育3~5天,實驗人員就會從中挑選1~2枚胚胎進行胚胎移植,移植后的胚胎在母親的子宮中繼續成長。

這,就是這顆小小的卵子從離開母體到成為胚胎又回到母體的全過程。

上游新聞記者 石亨 攝影 劉力

編輯:陳璐

責編:林祺

審核:吳忠蘭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