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伍勇 攝影報道
驅車從合江縣出發約半個小時,穿過鳳鳴鎮來到鳳凰村“十里金釵桫欏谷”,一個霧氣籠罩的山谷就出現在眼前,宛如仙境。而放眼望去,山谷里裸露的石頭上長滿了一顆顆“小草”,翠綠的葉子與淡黃的根莖相互簇擁,這就是有著“人間仙草”美譽的金釵石斛。
據資料記載,合江縣是金釵石斛主要產區之一,在明代已廣泛栽培石斛。合江特有的地理、氣候、水文及森林效應,孕育的金釵石斛品質上乘,石斛堿的含量高,藥用價值及保健功能非常突出。2015年,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合江金釵石斛”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合江縣也利用這一優勢,大力發展金釵石斛產業,目前,全縣種植面積5萬畝,2022年產量800萬公斤,產值6億元,并開發出石斛盆景、石斛切片、石斛茶、石斛酒、石斛菜、石斛粑等商品、食品。
金釵石斛生長環境。伍勇攝
獨特性:長在石頭上的“人間仙草”
“金釵石斛的種植,絲毫不需要占用耕地面積,而是種植在合適區域的丹霞石上面,大大提高了林地的空間使用率,帶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豐富了自然生態物種。”12月12日,合江妙靈中藥材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廣華告訴記者,十里金釵桫欏谷,也正是該公司打造的金釵石斛現代農業園區區域之一。
開花的金釵石斛。合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記者行走于農業園區之中,兩邊大小不一的石頭上長滿了金釵石斛,而神奇之處在于,金釵石斛根系并未深入石頭,而是緊貼在石頭表面。一些重新補種的幼苗,更是根部朝上葉子朝下。據合江縣現代農業發展促進中心高級農藝師姚江華介紹,金釵石斛是利用空氣中的氣生根吸收養分,再分泌一種粘連物質,因此在種植的時候,要清理掉石頭上面的雜質,還要保證石頭是丹霞石,便于金釵石斛粘連。而根部朝上種植則是因為這樣種出來的金釵石斛抓地力更強。
長在石頭上的金釵石斛。伍勇攝
據《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名醫別錄》等古代醫學名著記載,金釵石斛原產于合江,具有清熱清肝、益胃滋陰、調血脂、降血糖等作用,對消化呼吸系統、心腦血管、眼科、牙科等有特殊功效,是名列中華九大仙草之首的傳統名貴中藥材,有“人間仙草”美譽。
近年來,合江縣重點發展金釵石斛,其成為與真龍柚、荔枝并稱的三大農業特色產業之一。合江金釵石斛作為歷史上“川石斛” 的代表,2015年,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合江金釵石斛”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目前,合江金釵石斛已經開發出石斛盆景、石斛切片、石斛茶、石斛酒、石斛菜、石斛粑等商品、食品。
金釵石斛根莖相互簇擁。伍勇攝
經濟性:帶動當地農戶增收致富
在十里金釵桫欏谷內,偶爾能見到在山里面勞作的農戶,這是合江妙靈中藥材開發有限公司聘請的工人,均來自鳳凰村。
十里金釵桫欏谷。伍勇攝
“日常養護用工在20人左右,而到了收獲季節,用工量可達到70人上下,每人一天100元費用,算下來常年工一年可以有一兩萬元的收入。”何廣華介紹到,該公司還發展具有合江特色的“村集體公司+科研單位+公司+農戶”的新型現代農業模式,免費給農戶發放金釵石斛幼苗,農民土地入股,最后可以按照20%比例分成。該公司目前一共種植10000余畝金釵石斛,輻射帶動周邊200多戶農戶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記者了解到,金釵石斛和其衍生產品,除了在社交媒體直播售賣之外,大部分主要銷售往各大省市的中藥材市場。合江縣金釵石斛全縣種植面積已經達到5萬畝,2022年產量800萬公斤,產值6億元。而作為主產區之一的鳳鳴鎮,種植面積有2萬5千畝左右。合江縣農業農村局鳳鳴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陳復良告訴記者,鳳鳴鎮將依托金釵石斛,種植其他中藥,打造“中藥小鎮”。
金釵石斛衍生產品。伍勇攝
來年4月,十里金釵桫欏谷將開滿紫色小花,迎來大批游客參觀,金釵石斛現代農業園區也正按照AAA級景區要求,建設相關的旅游基礎設施,未來,還將以此為基礎,建設成中醫康養度假區。
目前,“2022四川十大地理標志道地藥材”評選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金釵石斛作為強有力競爭者,趕緊來為金釵石斛投票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