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這是2020年的大五醫學生買迪娜·艾尼寒假在家時,每天坐在電視機前看武漢抗擊疫情的英雄醫護事跡時的感想。而現在是武漢科技大學兒科學專碩研究生,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當住院醫生的她,成了負重前行的那個人。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 2020級兒科學專碩研究生買迪娜·艾尼
近期,武漢社會面陽性感染者不斷增加,醫院的防疫壓力也隨之增大。12月7日晚,年級規培消息群里發來醫院需要志愿者的消息。“誰可以來?”買迪娜·艾尼和同學趕緊響應。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選擇成為醫學生的那一刻我就許下了承諾。這是我們不再是一直被保護的人,我們也能挺身而出保護大家的承諾。”“說不怕感染是假的,但是如果我們都因為怕感染不上前,誰來做這個事?希望不被感染吧,就算感染了,目前來看大部分感染者都是輕癥或無癥狀,醫院和老師們也應該會為我們提供醫療保障。”她說。
即將輸送往全國醫院的,不是網絡段子里“上了3年網課的醫學生”,而是這批在3年常態化疫情防控中一直跟隨師長并肩戰斗的住院醫生。
在許多三甲醫院的日常診療運行中,規培的住院醫師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疫情防控工作進入新階段的當下,一方面急癥重癥病人急劇增多,一方面醫務人員開始減員;這一增一減之間,臨床醫療資源出現前所未有的高度緊張。
近日,多個醫學院向研究生發出倡議,堅守崗位,直面挑戰,積極參加疫情防控。
12月13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透露,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作出部署,強調要支持醫療機構加強醫務人員工作條件保障,合理安排工作任務,做好醫務人員健康監測,落實激勵保障政策等。
中國醫師協會12月12日發出的致全國住培基地和住院醫師的倡議書也表示,要關心關愛住院醫師,保障其身心健康地參加疫情防控。
到發熱門診去
此時此刻,北京所有醫院的發熱門診正經歷巨大的挑戰。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科學專碩研究生王芳晴正好輪轉到發熱門診。她說,大批發熱患者涌入發熱門診,方艙內留觀患者擠滿了大廳。面對這樣的工作強度,她沒有退縮。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2021級內科學專碩研究生王芳晴
面對焦慮的高熱患者,她會俯下身子告訴他們別擔心,新冠這個病并不可怕,有自身的努力和醫務人員的幫助,他們可以很快痊愈。
這幾個月的經歷也讓王芳晴成長了許多。她認為,自己的專業知識以及處理病人病情變化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夠做到獨立思考、忙中有序。更重要的是,在面對疫情心態上,她也從一開始的恐懼和焦慮成長為現在的不畏艱難、勇于承擔責任。
“這批住院醫師經過從前的訓練,現在他們不僅服從醫院安排堅守崗位、履職盡責,特別是在臨床現在嚴重減員、科室超負荷工作的情況下,都毫無怨言,還有不少主動提出延長在感染科培訓的時間,有的主動申請去發熱門診等。”北大常務副校長、北大醫學部主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喬杰說。
醫學生堅守的選擇
選擇堅守崗位的還有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2020級神經內科專碩研究生覃夢婷。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2020級神經內科專碩研究生覃夢婷
有人問她,學生是可以提前申請離校的,你為什么還要繼續值班?你不是快畢業了嗎,你的畢業論文寫完了嗎?臨近畢業的覃夢婷得在日常規培之余,在12月底完成臨床答辯,在來年2月底完成論文撰寫并送盲審,畢業的壓力曾一度讓她猶豫。
當她偶然翻看到以前的QQ空間時,一條來自2010年的記錄讓她下定決心繼續堅守崗位:我好想當護士,我想把所有病魔驅除人間!這句稚嫩又真摯的話讓她想到自己選擇醫生行業的初心。年少的覃夢婷告訴現在的覃夢婷,你無法驅除所有的病魔,但你可以為此貢獻自己的力量。
武漢協和醫院是2020年年初武漢保衛戰的焦點醫院之一。當時,覃夢婷就希望能像那些醫務工作者一樣在前線抗疫。現在,作為一名即將完成3年規培的在培神經內科醫生,她不再是那個只有憧憬沒有能力的學生,即將成為自己最希望的模樣。
除此之外,覃夢婷的科室主任、導師,所有的一線同事和同學,還有她的社區全科醫生母親,都在堅守崗位,都在激勵著她。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主任詹紅強調帶教老師的帶頭作用。“我覺得從自己做起,畢竟都是老一代人了。像今天早上急診科查房的時候,有陽區和陰區,我就主動地在防護好之后去查陽區。以身作則,因為我們老一輩的老師也是這么教我們過來的。”
“我作為醫學生,我是醫生,是學生,是子女,雖然我也盼望著回到父母身邊被呵護,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應更加努力在實際生活中為人民服務,培養我迎難而上的恒心和毅力。”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的婦產科專碩研究生張君璐說。這一段時間,湖北婦幼病人激增,而亞定點醫院要增加病區,科室人員不足,當老師在群里征集志愿支援的時候,張君璐第一時間主動報名。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 2022級婦產科專碩研究生張君璐
專碩住院醫師33個月的規培被安排得滿滿當當,他們沒有寒暑假,也沒有正常的工作時間,如果選擇返鄉,會耽誤規培進度。
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內科的專碩研究生林玨更把這次疫情視為積累應對傳染病經驗的機會。“我們研究生不應該因為學生的身份就逃避在新冠疫情中繼續輪轉臨床科室。如果我們沒有在新冠疫情中繼續輪轉學習,在臨床工作中積攢經驗,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又有什么經驗去對抗其他各種各樣的傳染病?所以我覺得,無論有沒有新冠疫情,我們都應該按照自己的節奏,按照規培的輪轉計劃輪轉,新冠疫情不應該成為我們學習的阻礙。”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2020級內科學專碩研究生林玨
疫情洶涌之下,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減員嚴重,排班已經接近極限了。“住院醫師們、專碩們,該換科的時候就換科,他們也要到急診去值夜班,包括我們的病房也要接受陽性病人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大內科教研室主任李海潮說。
保護醫學生,讓他們放心抗疫
林玨對于會不會感染新冠并不是很擔心。
醫院對住院醫生的防疫保障讓她感到放心。3年來,中山六院不分身份為所有臨床崗位的醫生發放N95口罩等防疫物資,醫院的研究生教育科還給研究生多次發放防疫大禮包,包括消毒、防護、檢測工具等,以及各種藥品。
中山六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郅敏介紹,如果不幸感染,對于沒有條件居家的醫護和住宿舍的住院醫,導師和醫院會共同努力,盡量安排到最好的方艙,并根據癥狀發放藥品。針對廣州現在方艙較少的情況,中山六院還可以把感染的住院醫收到自己的隔離病區。
這兩天,在藥物緊缺,職工需求都沒辦法滿足的情況下,中山六院給在醫院的學生每個人發了2~3天的的退熱藥。
在工作強度高的當下,住院醫師依然需要有條不紊地進行自己的輪轉學習,維持日常每周五六十個小時的工作時間。
“自己根據班次進行有效調節,該休息時休息,如果身體不舒服,包括陽性了,要及時反饋,該請病假請病假,我們不提倡帶病上崗。”郅敏說。
喬杰介紹,大部分北醫醫院統一發放了抗原試劑檢測盒,部分醫院提供了集中隔離宿舍,有的醫院給住院醫師發放健康大禮包、營養大禮包,還有老師主動給住院醫師送退燒藥。
據悉,在今年年中的北京疫情中,北大醫學部專門派了校車接送專碩學生到醫院工作,努力保持兩點一線,避免感染。
“他們是我們國家醫療衛生隊伍的寶貴財富和未來,要把他們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切實做到培訓后再上崗,防護好再上崗,由老師幫著帶著上崗,及時發現與解決可能的不安全因素,讓他們放心抗疫。希望每一個基地領導,首先從書記院長開始,都要以父母之心,像關心自家孩子一樣,來關心愛護這些年輕的住院醫生。”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齊學進說。
補助與正式職工同一標準
浙大一院副院長、眼科專業基地主任沈曄介紹,醫院對主動申請抗疫的醫護人員的精神高度贊賞,激勵政策也不斷完善。
“最初的時候幾乎都是靠‘大愛無疆,甘于奉獻’的職業精神。但主動請纓的畢竟是少數,后來的激勵政策其實也是出于鼓勵引導,讓大家感到奉獻是會得到各方面認可的。”沈曄透露,浙大一院有抗疫補貼,住院醫和本院正式員工標準是一致的。
沈曄說,對于主動請求抗疫的臨床博后、本院的在培住院醫師,當年考評為優秀,獎金為最高檔,輪轉計劃變更的不要求補輪轉,專業能力考核均視為合格或優秀。“我們都是在最快的時間給予培訓成績的認定和考核,對他們事業發展也給予充分的支撐。”
中山六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郅敏介紹,醫院對于參與一線防控的住院醫師都會給一些特殊激勵。此前,對于外出支援抗疫的醫護,中山六院就對所有的職工、住院醫師、研究生、進修生一視同仁,給予200元一次的補助。并且,方艙、定點醫院、隔離酒店支援這樣風險比較高、時間不定的外派任務,中山六院會盡量不派學生。
紅星新聞記者 胡伊文 吳陽
責編 鄧旆光 編輯 彭疆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