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水準)

導讀您好,肖大哥就為大家解答關于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水準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水準測量國家等級劃分為一、二...

您好,肖大哥就為大家解答關于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水準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水準測量國家等級劃分為一、二、三、四等水準測量,水準測量的等級是根據國家水準網來定的。

2、國家水準網布設成一等、二等、三等、四等4個等級。

3、其布設原則采用從高級到低級,從整體到局部,分級布置,逐級加密的原則,等級劃分是根據環線周長、附和路線長、偶然中誤差、全中誤差來分的。

4、一等水準測量精度最高。

5、測站觀測順序和方法一等、二等要求:光學水準儀:往測時奇數站順序為:后—前—前—后;往測時偶數站順序為:前—后—后—前;返測時,奇、偶測站順序分別與往測偶、奇測站相同;數字水準儀:往、返測奇數站順序為:后—前—前—后;往、返測偶數站順序為:前—后—后—前三等要求:后—前—前—后四等要求:后—后—前—前?每千米水準測量的偶然中誤差和每千米水準測量的全中誤差不應超過下表規定:水準儀i角檢驗:自動安平光學水準儀每天檢校一次i角,氣泡式水準儀每天上、下午各檢校一次i角,作業開始后的7個工作日內,若i角較為穩定,以后每隔15天檢校一次。

6、數字水準儀,整個作業期間應每天開測前進行i角測定。

7、若開測為未結束測段,則在新測段開始前進行測定。

8、?觀測方式:一、二等水準測量采用單路線往返觀測。

9、同一區段的往返測,應使用同一類型的儀器和轉點尺承沿同一道路進行。

10、在每一區段內,先連續進行所有測段的往測(或返測),隨后再連續進行該區段的返測(或往測)。

11、若區段較長,也可將區段分成20km—30km的幾個分段,在分段內連續進行所有測段的往返觀測。

12、同一測段的往測(或返測)與返測〔或往測)應分別在上午與下午進行.在日間氣溫變化不大的陰天和觀測條件較好時,若干里程的往返測可同在上午或下午進行。

13、但這種里程的總站數,一等不應超過該區段總站數的20%,二等不應超過該區段總站數的30%。

14、三等水準測量采用中絲讀數法進行往返測。

15、當使用有光學測微器的水準儀和線條式因瓦水準標尺觀測時,也可進行單程雙轉點觀測。

16、四等水準測量采用中絲讀數法進行單程觀測。

17、支線應往返測或單程雙轉點觀測。

18、?測站視線長度、視距差等要求 單位:米國家一、二、三、四等水準測量及要求測站觀測限差國家一、二、三、四等水準測量及要求對于數字水準儀,同一標尺兩次讀數差不設限差,兩次讀數所測高差的差執行基輔分劃所測高差之差的限差。

19、測站觀測誤差超限,在本站發現后可立即重測,若遷站后才檢查發現,則應從水準點或間歇點(應經檢測符合限差)起始,重新觀測。

20、環閉合差、往返測高差不符值檢測己測測段高差之差的限差,對單程檢測或往返檢測均適用,檢測測段長度小于1km時,按1km計算.檢測測段兩點間距離不宜小于]km·2、水準環線由不同等級路線構成時,環線合差的限差,應按各等級路線長度及其限差分別計算,然后取其平方和的平方根為限差。

21、3、當連續若于測段的往返測高差不符值保持同一符號,且大于不符值限差的20%時,則在以后各測段的觀測中,除酌量縮短視線外,還應加強儀器隔熱和防止尺樁(臺)位移等措施。

22、擴展資料:觀測中應遵守的事項:觀測前30min,應將儀器置于露天陰影下,使儀器與外界氣溫趨于一致;設站時,應用測傘遮蔽陽光;遷站時,應罩以僅器罩。

23、使用數字水準儀前,還應進行預熱,預熱不少于20次單次測量。

24、2、對氣泡式水準儀,觀測前應測出傾斜螺旋的置平零點,并作標記,隨著氣溫變化,應隨時調整零點位.對于自動安平水準儀的圓水準器,應嚴格置平·3、在連續各測站上安置水準儀的三腳架時,應使其中兩腳與水準路線的方向平行,而第三腳輪換置于路線方向的左側與右側·?4、除路線轉彎處外,每一測站上儀器與前后視標尺的三個位置,應接近一條直線·5、不應為了增加標尺讀數,而把尺樁〈臺)安置在壕坑中。

25、6、每一測段的往測與返測,其測站數均應為偶數。

26、由往測轉向返測時,兩支標尺應互換位置,并應重新整置參考資料:水準測量_百度百科? 國家水準網_百度百科。

本文就講到這里,希望大家會喜歡。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