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價格“大跳水”!有線路低于200元,網友:心態崩了

導讀 原標題:機票價格“大跳水”!有線路低于200元,網友:心態崩了 機票價格“大跳水”!有線路低于200元,網友:心態崩了 這個中秋國慶雙節...

原標題:機票價格“大跳水”!有線路低于200元,網友:心態崩了

機票價格“大跳水”!有線路低于200元,網友:心態崩了

這個中秋國慶雙節假期

你出門旅游了嗎?

相信不少要出游的人

都會提前半個月到一個月

買好機票

然而部分游客卻發現

機票價格出現了“大跳水”

相關話題也登上微博熱搜

許多網友在話題下

曬出自己的購票經歷

直呼“讓人崩潰”

也有網友表示

有些時候

反而越臨近假期越便宜

機票價格為何會出現

如此大幅的“跳水”?

遇到機票價格“跳水”

消費者怎么辦?

節中機票跳水

部分線路票價低于200元

昨日,記者在各家平臺搜索發現,個別航線機票價格低于200元,游客可以撿漏出發,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記者搜索發現,北京出發降價幅度最高的航班為長線旅行,其中飛往蘭州、深圳的機票價格降幅為72%,10月2日,北京-蘭州裸票價格僅為415元;廣州出發,前往北京降價幅度最高,10月2日直飛裸票價格僅為356元。而上海出發撿漏性價比最高,如10月3日飛往成都的航班降幅達82%,裸票價格僅為173元,飛往深圳降價幅度達81%,為176元。

不過在精準撿漏低價機票的同時,也要注意回程機票的“價格刺客”。回家探親的小彭說,因為機票降價,其只花了600元就買到了北京-長沙的機票,但剛到家的他又犯愁了,“返程的火車票沒買到,看了下10月6日回北京的直飛航班要1600元,完全超出我的預期了。”

機票價格

由航空公司根據

市場供需波動實時定價

節前部分機票價格突然大跳水,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運力過剩。

航旅縱橫大數據顯示,中秋國慶假期期間,計劃執行總航班量近14萬班,日均航班量比2019年同期增長約20%。航班管家數據顯示,截至9月13日,部分城市線日均計劃航班量同比2019年增長1倍,如成都-長沙、成都-杭州、成都-武漢等航線。

與大幅增長的運力相比,預訂量并未同比例增長。航旅縱橫大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中秋國慶假期間的機票預訂量僅基本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

暑期客流的漲幅也未跟上運力的漲幅。據民航局,2023年暑運期間(7月1日—8月31日)民航運輸旅客1.3億人次,較2019年暑運同期增長7.4%。但是全民航日均保障國內客運航班14087班,較2019年暑運同期已有14.83%的增長。

而與供大于求的供需關系相比,機票價格卻依然高漲。航班管家數據顯示,截至9月27日,雙節期間的國內機票訂單量比今年五一增長了1.2倍。機票價格同樣明顯上漲,國內機票(經濟艙)均價1078元,同比2022年國慶增長四成以上,同比2019國慶增長一成以上。

除了運力過剩以外,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鐵路分流了民航的客流。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布數據顯示,自9月28日至10月7日,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42億人次,同比增加1144萬人次,日均發送1420萬人次,增長8.8%。

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何律師表示,機票銷售是隨訂隨售、浮動定價模式。其價格會受到供需關系、航班實際售票情況等因素影響。一般而言,越臨近航班出發時間機票價格越高,但也會存在出發前由于購票人數不如預期,航空公司降價促銷的情形。

遇到機票價格“跳水”

消費者怎么辦?

面對部分機票價格大幅跳水的情況,有消費者表示向航空公司和OTA平臺反映后,“全額退票退款”“降價退差價成功”。還有一部分消費者則慶幸自己購買了平臺的保價服務,最終平臺返還了差價。

關于平臺提供的機票保價服務,何律師表示,可能會有部分航空公司,為了促銷而提出保價服務,也就是購票人預訂機票后,航空公司承諾在一定時間段內(保價期)價格不會上漲。如果保價期內出現降價,則航空公司需按保價內容向購票人支付差價。

從消費法律關系來看,購票人一旦完成購買某時段的機票,便視為與航空公司之間的合同關系成立并生效,除非有其他法定或約定事由,否則該消費服務合同無法解除或撤銷。那么因降價而帶來的票價差價也就不會退回。同樣,航空公司也不會因為漲價而要求購票人補上差價。另外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如果航空公司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欺詐行為,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并承擔一定的懲罰性賠償。

何律師提醒,還有一種情況值得注意,就是通過第三方平臺訂購機票時,不排除存在第三方平臺擅自抬高機票銷售價格,隨后又恢復到航空公司的實際機票售價,從而導致機票降價。那么這種情況實際上是第三方平臺從中賺取了差價。如果購票人能夠證明購票時航空公司的售價是低于第三方平臺銷售的價格,這種情況下,購票人是可以主張第三方平臺退回差價的。

新民晚報綜合北京青年報、中國新聞網、每日經濟新聞、潮新聞·錢江晚報、南方都市報、上觀新聞、網友評論等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