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呂爾學:為“空中絲綢之路”提供政治保障、動力保障、民心保障

導讀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共享實踐經驗,共商發展大計。11月16日,在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上,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呂...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共享實踐經驗,共商發展大計。11月16日,在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上,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呂爾學作了《堅定信心,合作共贏,共建“空中絲綢之路”》主旨發言。

“空中絲綢之路”倡議提出五年來,開通鄭州-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線,打造鄭州-盧森堡雙樞紐合作模式,開啟了“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如今,這條聯通歐亞、輻射全球的空中經濟廊道,已覆蓋歐洲、美洲、亞洲的24個國家100多個城市,鄭州機場和盧森堡芬德爾機場也實現了快速發展,年貨郵吞吐量分別達到70.5萬噸和112.5萬噸。

實踐證明,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發揮了重要的橋梁紐帶作用,開創了中歐民航合作發展的新篇章,再次印證了唯有開放包容、互利合作、共同發展才能推動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

“‘空中絲綢之路’倡議提出五年來,中國民航發揮靈活快速、安全便捷的行業優勢,通過夯實安全基礎、加強設施建設、優化市場環境、改善服務質量等手段,不斷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新建北京大興、成都天府、青島膠東和湖北鄂州專業性貨運機場等一批以綠色、智慧為特征的高品質機場工程,新增運輸機場34個,全國運輸機場達252個,機場總容量超過14億人次,北京首都、上海浦東等機場客貨吞吐量排名位居全球前列。在滿足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同時,中國民航也為世界航空運輸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對全球航空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0%,國際合作交流不斷深化,民心基礎進一步夯實。中國民航在構建國際運輸大通道、實現互聯互通中的支撐保障作用更加有力,在對外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中的橋梁紐帶作用更加有效。”呂爾學說。

同共建國家一道,構建更加通達通暢的國際航線網絡,積極參與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合作,加快基礎設施“硬聯通”邁上新臺階。

呂爾學認為,面向未來,共建“空中絲綢之路”前景廣闊。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強調,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這將為高質量建設“空中絲綢之路”提供重大政治保障。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已經開啟,將為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機遇,也將為高質量建設“空中絲綢之路”提供重要的動力保障。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的背景下,各國人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世界要拆墻而不要筑墻,要開放而不要隔絕,要融合而不要脫鉤,愈加體會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意義,這將為高質量建設“空中絲綢之路”提供重要的民心保障。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