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在軟糖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如何成為律師要什么學歷,如何成為律師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如何成為一名律師A、要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執業律師,必須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執業證》。
2、B、以下就取得《律師執業證》的步驟予以說明。
3、?通過國家司法考試2、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3、聯系律師師事務所,申請實習。
4、申請被獲準后,向律師協會領取《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證》4、在實習期內,接受律協組織的統一培訓,并通過考核(律協會頒發《培訓結業證》或《培訓合格證》一類的證書)。
5、?5、實習期滿,交還《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證》,憑《培訓結業證》以及律協出具的其他材料,向當地省級司法行政部門(省、自治區為司法廳,直轄市為司法局)申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執業證》。
6、?C、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執業證》,就正式成為了一名律師。
7、拓展知識:按照工作性質劃分,律師可分為專職律師與兼職律師,按照業務范圍劃分,律師可分為民事律師、刑事律師和行政律師,按照服務對象和工作身份,分為社會律師、公司律師和公職律師。
8、律師業務主要分為訴訟業務與非訴訟業務。
9、就“律師 ? ”的屬性而言,包括:其一,具有一定法律知識,按現行《律師法》之規定,是具有“高等院校法律本科以上學歷”之法律知識或“高等院校其他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具有法律知識”;其二,經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資格;其三,經國家司法行政部門批準,取得執業證書;其四,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并以此為職業。
10、因此律師是指通過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并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托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11、律師的性質就是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為職業的法律服務工作者。
12、在上述四項基本特征中,前一項或一、二項為其他法律工作者,如執法工作者,司法審判工作者(法官),司法檢控工作者(檢察官)所共有;后二項為“律師”這一法律工作者所獨具。
13、律師起源于古羅馬。
14、共和制羅馬(公元前510或509~前30)的訴訟,必須根據執政官或法務官的告示,按法定的手續進行。
15、由于法律和告示不斷增多,日趨復雜,當事人在訴訟中,特別是在法庭進行辯論時,需要熟悉法律的人協助,因此,從共和制末期到帝國制初期(公元前1世紀后半期),辯護人應運而生。
16、至公元5世紀末,充當辯護的人,須在主要城市學過法律,取得資格。
17、他們逐漸形成行業,組成自己的職業團體,成為專職律師。
18、封建制時期,多數國家廢除了古代辯論式訴訟,改用糾問式,使律師失去作用。
19、有的國家,如中古初期的法國,雖保留律師制度,但主要只適用于宗教法院,而且律師的職務由僧侶充任。
20、世俗法院有時也允許辯護,但也只有僧侶才能執行這一職能。
21、公元12世紀以后,法國禁止僧侶在世俗法院充當辯護人,代之以受過封建法律教育,經過律師宣誓、登記入冊的職業律師,但其權限受到很大限制,甚至形同虛設。
22、參考資料:律師(法律行業工作人員)_百度百科。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