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肖大哥就為大家解答關于牛浦郎人物形象及事件,牛浦郎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牛浦郎乃《儒林外史》中的一個人物。
2、此人原為鄉間的一位少年,識些字,也讀些書,尤其愛讀詩。
3、一個偶然的機會,牛浦郎得到了當時已經逝世的一位詩人牛布衣的詩集,就動了歪心思。
4、想著牛布衣姓牛,自己也姓牛,干脆自己冒充牛布衣得了。
5、從此,這少年就從牛浦郎變成了牛布衣,搖身一變成了著名詩人。
6、牛浦郎這種行為當然十分無恥,但他自己卻洋洋自得,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7、當今時代,如牛浦郎之輩比比皆是。
8、作者在刻畫牛浦郎這個人物時,注意了展開社會環境的描寫,在這個社會里,不管人們有多少種不同的身份,歸根結底,不是騙人者就是被騙者。
9、萬雪齋、牛玉圃等人固然是牛浦郎效法的極好榜樣。
10、而董知縣、向知縣以至好心的老和尚、黃客人這些被騙者。
11、何嘗不在從另一個角度鼓勵著、滋養著騙子的成長,作者在牛浦郎假充牛布衣正走好運的時候,安排了一個叫做石老鼠的騙子來冒充牛浦郎的舅舅。
12、這個小騙子來騙大騙子的細節,使這個社會中你騙我、我騙你的鏈條中又增加了一環,活生生地將一個騙人“怪圈”展示在讀者面前。
13、擴展資料:《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于嘉慶八年(1803年)。
14、寫作背景:《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出身望族。
15、曾祖父和祖父兩代人"科第仕宦多顯者"共有六名進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
16、而其父吳霖起是康熙年間的拔貢。
17、吳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親病逝。
18、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計,他過著揮霍浪子生活。
19、1729(雍正七年),他應科舉時,被斥責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
20、后憤懣離開故土,靠賣文和朋友接濟為生。
21、1736年(乾隆元年),吳敬梓參加博學鴻詞科預試。
22、安徽巡撫趙國麟正式薦舉他入京廷試,但他"堅以疾篤辭"(顧云《吳敬梓傳》),從此不再參加科舉考試。
23、至晚年,常處于饑寒交迫。
24、這樣的個人經歷,令他本人對考八股、開科舉等利弊感受尤深。
25、 而在時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他把這些觀點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諷刺的手法,對丑惡的事物進行深刻的揭露。
26、??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儒林外史。
本文就講到這里,希望大家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