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小米推出了小米藍牙項圈耳機,這是一款掛脖式耳機。它采用一環一鐵雙發聲單元設計,內置CSR 8645藍牙芯片,支持aptX和aac編解碼技術,可連續聽歌長達8小時。而且整個耳機只有40g,佩戴方便。
考慮到使用場景,無論頸掛耳機的音質如何,其帶來的續航時間長、全天佩戴舒適、無需收納、想聽就聽、受無線材質束縛等便利特性是其他耳機無法比擬的。
參數方面,已經準備好了高端掛脖耳機的屬性。與索尼的WI-1000X、BOSE的QC30等同類耳機相比,其價格保持了小米一貫的高性價比,僅售299元!
所以在我看來,也可以算是一個不錯的過渡產品。因為只賣299元!對于一個掛脖式耳機來說真的不貴,而且品嘗一個掛脖式耳機的清新感也不會花很多錢。那么具體是什么體驗呢?今天讓我們了解更多關于這款耳機的信息。
試用周總結:
特點:
低調時尚,不搶眼。
攜帶舒適、輕便、無異物感。
結構相對穩定,線圈相對柔軟,佩戴時基本沒有不適感。
藍牙連接穩定,安卓支持aptX,蘋果系統可以支持aac。
配備耳機,通話不吵,微信語音清晰。
操作簡單
基本沒有聽診器效應。
磁吸收存儲。
你可以用耳機上的按鈕給siri和蕭艾的同學打電話。
遺憾:
包裝有點便宜,錢基本都花在耳機身上了。
音質一般,調音在中低音,中頻還可以,但高音的延伸明顯不夠。
有小于1s的音畫不同步現象,不適合玩游戲。
磁性耳機不支持霍爾傳感器,不能暫停音樂。
外觀欣賞:
目前在售的配色有兩種,一種是酷黑,一種是比較漂亮的灰色。
當然,我們得到的不是黑色,只是一個渲染。黑色的優點當然是多才多藝,但是很容易平庸。
另一個是我們手頭的灰色版本,明顯比黑色好看,但是還是不夠亮。單純的配色可能無法滿足追求個性的年輕人的需求。
但總的來說,就是這種簡單低調的方式更能迎合大眾的口味。如果小米為這類耳機引入一些個性,比如“大紅大紫”的涂裝和配色,或許銷量會加上“多”字。當然,這只是個人觀點。
配件也很劃算。只有三種不同尺寸的硅膠耳罩和Micro USB充電線。如果需要充電頭,需要自己配備。但是耳機本身對電源要求不高,可以插在電腦或者充電寶上充電。不配備充電頭是合理的。
耳機單元基本是小米圈鐵耳機的設計,腔體采用金屬磨砂材質。CNC拋光后,手感順滑,不會傷害到柔軟的耳朵。當然,沒有傷害是最基本的。
2018年3月28日,小米推出了小米藍牙項圈耳機,這是一款掛脖式耳機。它采用一環一鐵雙發聲單元設計,內置CSR 8645藍牙芯片,支持aptX和aac編解碼技術,可連續聽歌長達8小時。而且整個耳機只有40g,佩戴方便。
考慮到使用場景,無論頸掛耳機的音質如何,其帶來的續航時間長、全天佩戴舒適、無需隨放隨聽、無線材質的限制等便利特性是其他耳機無法比擬的。
參數方面,已經準備好了高端掛脖耳機的屬性。與索尼的WI-1000X、BOSE的QC30等同類耳機相比,其價格保持了小米一貫的高性價比,僅售299元!
所以在我看來,也可以算是一個不錯的過渡產品。因為只賣299元!對于頸掛耳機來說真的不貴,品嘗頸掛ea的清新感也不會花很多錢
低調時尚,不搶眼。
攜帶舒適、輕便、無異物感。
結構相對穩定,線圈相對柔軟,佩戴時基本沒有不適感。
藍牙連接穩定,安卓支持aptX,蘋果系統可以支持aac。
配備耳機,通話不吵,微信語音清晰。
晰 操作簡單
基本沒有聽診器效應
磁吸式收納
可以在耳機上通過按鍵調用siri和小愛同學
遺憾:
包裝略顯廉價,錢基本全花在耳機本體上面了。
音質一般,調音走向偏中低音,中頻還可以,但高音延伸明顯不夠。
有不到1s的音畫不同步現象,不太適合玩游戲用。
磁吸式耳機不支持霍爾傳感器,不能暫停音樂
外觀賞析:
目前在售有兩款配色,一款酷炫的黑色,還有一款靚麗一些的灰色。
當然,我們拿到的不是黑色的,只能放出一張渲染圖了,黑色的好處當然是百搭,但易顯平庸。
而另外一款就是我們手頭的灰色版本,明顯比黑色要靚麗一些,但依舊不夠“亮騷”,樸素的配色可能沒法滿足追求個性的年輕人的需求。
但總的來看,也就是這種樸素低調的樣子才能更迎合大眾的口味。若小米為此類耳機推出個性一些的,例如“大紅大紫”的涂裝、配色的話,或許銷量還會在好上加個“更”字,當然這也僅是個人看法。
配件也是十分地節約成本,只有三幅大小不同的硅膠耳套及Micro USB充電線,需要充電頭的話還要自己單配,不過耳機本身對電源沒有太高要求,隨便插在電腦、充電寶上都能給它充電,未配備充電頭也在情理之中。
耳機單元基本上還是小米圈鐵耳機的設計,腔體是金屬磨砂材質,經過CNC工藝打磨,摸上去比較光滑不會對柔嫩的耳朵造成傷害,當然不造成傷害是最基礎的。
要進一步來講,小米這款耳機戴在耳朵里還是挺舒適的,腔體設計很符合亞洲人的耳部特征,當然了它就是針對亞洲人而設計的產品。
耳機導管處采用了人體工學設計,呈45°向內傾斜狀,能夠更貼合耳朵內部,給與更好的隔音效果和舒適度。摘下硅膠耳塞套可以看到導管處裝有密集的金屬網,可起到一定調音及防止異物進入耳機腔體之內的作用。
從做工上來看,小米在299元的基礎上將工藝做到了可以說是“極致”,你看不出棱棱角角,看不出什么廉價感,這也就是小米最大的魅力,給你所付出的價格的最棒的體驗,讓你感覺錢真的沒白花。
小米藍牙項圈耳機的耳機外殼采用磁吸式設計,收納起來更加容易,不聽歌時可以將耳機取下,自然吸附在一起。其實,吸附式的設計也能夠起到一定的防丟效果。
兩只耳機腔體上各有一個倒向孔,主要為動圈單元設計,可以對外擴散聲波,提升低音質量。
耳機單元背面并沒有印制logo,且為光滑的平面,一方面這樣設計看上去可以更簡約,另一方面因為這個地方是磁吸收納的貼合點,經常會互相摩擦,所以若有Logo的話,Logo遲早也會被磨花,可以說目前這也算是個明智的設計了。
來看看電池盒部分,圓柱體設計,外部為金屬材質,上面有音量和開關機控制鍵,設計得并不復雜,操作起來很簡單。
另這款耳機內置CSR 8645藍牙芯片,支持藍牙4.1協議,高通atpX、AAC編解碼技術,能提供更高品質的藍牙音頻信號,提升音質。
續航方面,電池倉裝載了一塊137mAh的電池,可以提供10小時通話續航,8小時音樂續航,此外還能提供200小時待機。
充電的話比較遺憾的是未配備Type-C接口,還是要用以前的安卓線,也就是Micro-USB線來充。
佩戴&使用感受:
小米項圈耳機的項圈在同類耳機中算挺寬的,項圈內部有圓弧設計,能比較貼合脖子。
像官方圖中給出了兩個場景,一個是運動場景,一個是室內場景。
其實個人感覺小米這款耳機除了適合以上場景,上下班通勤用也非常合適,首先雖然不配備主動降噪功能,但它的隔音效果也算是入耳式耳機中較為不錯的,上下班坐在公交車里也能聽清楚音樂。
不過麥克風的降噪效果較為平庸,在嘈雜的環境中打電話對方不太容易能辨清我的語音,畢竟它不是一款主打通話的耳機。
其次耳機本身重量也就40g,真的很輕,40g是什么概念?大概就是一串20mm小葉紫檀手串的重量!這個重量的耳機放在脖子上近乎無感,我戴了一天下來,偶爾都會忘了它的存在。
至于音質方面,小米這款耳機內部采用了動圈+動鐵的單元組合,理論上雙單元各自分工能讓聲音的分離度、密度、細節表現得更加動人。
實際上,由于支持高通atpX、AAC編解碼技術,提供了更高品質的藍牙音頻信號,總體音質表現很接近小米圈鐵耳機。
也就是說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一般音樂需求,調音走向偏向中低音,中頻還可以,但高音延伸就明顯不夠,聽一聽陳奕迅、周杰倫以及歐美流行說唱是沒有問題的。
續航方面,實測中等音量每天大概聽音2小時,基本上可以用3-5天,算一下的話基本上符合官方宣稱的8小時連續播放續航。
總體來看,無論是做工、佩戴還是連接穩定度和續航上已經做到了它這個價格里所能帶來的超值體驗。
對于我來說,它是一款不用花很多錢就能給與我耳機聽音新體驗的產品。可以讓我更不心疼地將它帶到擁擠的公交車、操場、甚至是床上等殘酷的使用環境中去,解決我隨時隨地、隨心隨意的聽音需求。
299元買個無拘無束真是值了。
原標題:小米藍牙項圈耳機怎么樣?小米藍牙項圈耳機上手體驗責任編輯:曾少林本文就為大家講解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