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CIPA發布行業統計數據時,我們有一個問題:
這群卡片機還能堅持多久?
現在,這個群體似乎比“膠片機”還小,現在只靠一些高端產品維持生命。
面對這樣的生存環境,大部分廠商為了基本需求已經削減了產品線,只有部分品牌會保留更高端的機器,比如索尼的黑卡系列、松下的LX系列、佳能的GX系列。
此外,卡片機陣營中還有一些“外底DCS”,如徠卡Q、理光GR、富士X100系列、尼康Coolpix 等,這些都是多年前就出現的,至今沒有跟進。
雖然現在留下的都是旗艦英雄,但這個圈子壓抑是事實。和去年的尼康一樣,最終選擇放棄新開發的DL系列。無論是數據還是整體環境,卡牌市場都不容樂觀。在手機陣營的沖擊下,格式和性能沒有大幅度更新的消費級卡片機失去了太多競爭力,用戶和廠商放棄也是正常的。
昨天,另一家視頻品牌宣布退出消費卡市場。那就是卡西歐,幾年前玩過“自拍神器”和“分體相機”。
據日經新聞報道,卡西歐4月25日宣布將放棄消費類緊湊型相機市場。消息公布時,官方稱消費級緊湊型相機已經到了近乎“無利可圖”的絕境,未來希望不大。為此,卡西歐決定正式推出這個市場,并表示未來不會再進入和發展。
日經新聞還在報道中補充稱,卡西歐的緊湊型相機產品線正面臨出貨量的大幅下降。直到2017年3月,卡西歐緊湊型相機部門在上一個財年的虧損已經達到450萬美元,約合2846萬人民幣的合同。面對這種赤字情況,卡西歐做出這樣的調整是合理的。
的確,對于大多數傳感器小于1英寸的卡式相機來說,目前確實沒有太多優勢。
艾凡兒在之前的分析中已經提到過,卡片機(也就是緊湊型相機)的畫質和操作都離不開手機。雖然卡片機可以實現光學變焦,但效果只有幾倍,對手機來說仍然沒有很大的威脅。
即使有人認為卡片機的控制可以更專注,按鍵布局更方便拍照,但和一般用戶交談確實沒有太大意義。
因為相機通常是用來簡單記錄生活的,他們最想要的是一個可以簡單操作機器的簡單工具,最好是點擊一個焦點,然后拍攝。雖然卡式攝像頭足夠便攜,但對于那些不想多帶幾臺設備,而只需要一機多用的用戶來說,能夠滿足基本拍攝需求的手機才是他們的最佳選擇。
要求較高但不太了解高定位緊湊型相機用途的用戶,此時實際上會轉向更大畫幅的可互換鏡頭相機。這也是近年來以“Micro Single”系列為首的便攜式可換鏡相機出貨量增加的原因。
話雖如此,卡西歐還是在這股浪潮中做出了一些改變,推出了功能更為具體的產品,比如之前極為火爆的FR系列獨立攝像頭和TR系列“自拍神器”。這些都帶動了卡西歐相機的主要產品線,也是動量的核心系列。嗯,其實你只需要看看TR系列“旗艦”目前的價格。
的確,卡西歐TR在手機未完善主動能力和“美顏算法”的情況下,也能帶來大量的消費需求。
畢竟在這個Instagram、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一系列社交平臺崛起的時代,愛美的女性真的需要一臺機器來展現自己的美。TR相機,后期也加了Wi-Fi,只是手機功能空缺時的一個“機會”。
但是因為本質的不同,在手機完成這個功能后,TR系列的市場再次被壓縮。雖然卡西歐試圖用一些“新產品”來挽救,但效果并不大。
總的來說,看到卡西歐宣布退出卡片機市場是一個明智的決定。日經新聞在報道中還評論稱,今天宣布退役的卡西歐為了避免與手機集團正面交鋒,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做出了最好的也是最后的決定。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無論是緊湊型相機還是可換鏡頭相機,都不可避免地要向高性能化、專業化邁進。消費級緊湊型相機將被擠出市場是不可避免的事實。
原標題:卡西歐宣布退役。卡片機的壽命有多長?
本文就為大家講解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