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平臺的銷戶一直是個“難題”。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電子商務法》明確規定,電商經營者必須明確標明用戶的注銷方式,在注銷時不得設置不合理的條件。那么,以前銷戶難的電商平臺的情況有沒有改變?
記者了解到,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近期調研了40款互聯網平臺應用,發現只有15款應用內置了注銷選項,可以簡單注銷,主要是淘寶、JD.COM、Suning.cn。其他平臺需要登錄電腦,甚至通過客服注銷賬號。
對于用戶來說,注冊一個APP賬號往往很簡單,但如果無法注銷,就意味著用戶在互聯網上的“痕跡”無法消除,綁定到該賬號的個人手機、銀行賬號、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存在被泄露的風險。
現狀
只有15個平臺應用可以銷戶。
趙女士人過去喜歡在網上購物,注冊了許多電子商務平臺。最近,他們偶然看到了新電商法中關于注冊銷售號的信息,于是有了賣一些賬號的想法。然而,當我有時間真正注銷時,我發現這有點麻煩。在不常用的亞馬遜中國,她只能通過致電客服的方式進行注銷,在注銷的過程中必須重復自己的信息。
事實上,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作為調查樣本的40家互聯網平臺中,僅有15家平臺內置注銷選項,提供簡單的銷戶服務,主要有淘寶、JD.COM、Suning.cn、Vipshop等。
金融科技平臺成為銷戶難的“重災區”。平臺上只有5個應用可以選擇取消,取消條件最難。
服務電商平臺銷戶是最完善的。在選定的10個平臺中,每個平臺都可以選擇在其APP中注銷,但大多數情況下,注銷的審核需要很長時間,流程繁瑣,最后只能解綁手機號,實際上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注銷。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方超強表示,根據《電子商務法》第24條規定,平臺用戶賬戶注銷方式和程序的合規性主要考慮兩點:1。是否清楚,用戶是否知道如何取消;2.是否設置了不合理的條件。
方超強進一步解釋,從第一點來看,如果平臺只設置了網頁端注銷,而沒有在APP客戶端明確注明網頁端注銷的方法和流程,他個人認為構成違規,如果明確注明,也不會違規。至于第二點,目前還不清楚哪些行為是不合理的條件,但在他個人看來,應該結合注冊賬戶時的便利性來確定,與注冊賬戶相比,注銷賬戶應該沒有明顯的不便。他個人認為只能通過客服銷戶的平臺銷戶程序設置不合規。
影響
銷戶很難造成信息泄露。
銷戶難,后果多,為用戶信息泄露埋下了“隱患”,成為網購投訴的一大焦點和“難題”。
2018年,電商消費糾紛調解平臺受理全國電商平臺消費糾紛案件大數據,顯示信息泄露已成為投訴熱點之一,與此同時,用戶信息泄露引發的網絡詐騙、退款問題也層出不窮。去年,上海海洋終端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因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用戶個人信息泄露補救措施不到位,被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約談,責令企業限期整改。
為什么不能銷戶?很容易帶來信息泄露等安全隱患?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務部助理分析師孟慧欣表示,由于電商平臺APP屬于消費類軟件,正常使用時產生的訂單記錄中包含大量個人信息。比如外賣APP的訂單中包含了消費者的姓名、電話、地址,并且有詳細的記錄。如果注銷時不能完全消除,很容易埋下安全隱患。
此外,孟慧欣還表示,消費者甚至不能隨意更改手機聯系方式,因為他們無法注銷賬戶,盡管很多app可以為消費者提供解除手機號碼綁定的功能。由于廢棄的手機號在一段時間后仍會被運營商“重新啟用”,新用戶只要用手機驗證碼登錄,就能看到手機號原用戶的各種訂單信息。
探究原因
“出遠門”取消賬號。
由于商業利益。
注冊賬戶“很容易”,注銷賬戶“更難”。電商平臺賬號注冊遵循自愿原則,注銷也是如此。從技術上講,并不難。那么,為什么有那么多應用設置各種障礙,千方百計給消費者銷戶找麻煩呢?
方超強說,通常注冊賬號時,用戶點擊的注冊協議、隱私政策等協議文件都包含用戶授權平臺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的內容。該平臺可以通過收集和分析海量用戶信息來優化其運營和布局。賬戶一旦被注銷,意味著個人信息無法被合理、妥善地收集和使用。此外,APP的下載量、用戶數、日工作時間等數據是平臺運營是否良好、是否有增長的重要指標,與公司估值和股價相關。目前單位用戶的客戶并不便宜。對于平臺來說,現有用戶輸不起。由于上述原因,
所以平臺總是不希望用戶注銷賬戶。 同時,蒙慧欣認為,歸根到底,還是商業利益在作怪。一方面,APP用戶量是衡量電商平臺經營規模的重要指標,保障平臺長期穩定經營;另一方面,對于平臺而言,用戶流量的是后臺大數據分析的基礎,沒有了用戶,平臺的發展更是無從談起;最后,對于投資者而言,每個用戶在資本市場上都是有價值的,在融資過程中,用戶數往往是互聯網公司的重要籌碼。綜合以上種種因素,平臺提高注銷門檻,讓用戶知難而退,保證了用戶數量的穩定就十分必要了。
聲音
APP賬號注銷體系待完善
針對眾多網絡軟件賬號無法注銷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四十三條作出規定,個人發現網絡運營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其個人信息的,有權要求網絡運營者刪除其個人信息;發現網絡運營者收集、存儲的其個人信息有錯誤的,有權要求網絡運營者予以更正。網絡運營者應當采取措施予以刪除或者更正。
同時,工信部的《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中就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在用戶終止使用電信服務或者互聯網信息服務后,應當停止對用戶個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并為用戶提供注銷號碼或賬號的服務。
此外,《電商法》第二十四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明示用戶信息查詢、更正、刪除以及用戶注銷的方式、程序,不得對用戶信息查詢、更正、刪除以及用戶注銷設置不合理條件。電子商務經營者收到用戶信息查詢或者更正、刪除的申請的,應當在核實身份后及時提供查詢或者更正、刪除用戶信息。
對此,蒙慧欣表示,服務商應主動向用戶提供注銷服務,實現自我完善。在巨大的獲利前景面前,往往伴隨而來的是企業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行政監管處罰只能解決一時止癢,APP賬號注銷體系完善,最后仍需平臺自覺。
此外,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億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表示,平臺在用戶注銷賬號上可以做的事很多,關鍵在于愿不愿意做。愿意做的無論是效率還是方式都會有很大幅度的提升,例如減少賬戶注銷的步驟、免去沒有必要的步驟、提高審核的效率等。(記者 孫磊)
原標題:APP賬戶就像“牛皮癬” 注冊容易注銷難責任編輯:李曉靈本文就為大家講解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