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資訊:LinuxLab終于迎來v0.2的第一個rc版本v0.2rc1

導讀新時代高科技不計其數越來越發達,小伙伴們看過不少科技新聞吧,在我們生活中應該也用到很多這些高科技東西,有哪些小伙伴值的關注的呢,今

新時代高科技不計其數越來越發達,小伙伴們看過不少科技新聞吧,在我們生活中應該也用到很多這些高科技東西,有哪些小伙伴值的關注的呢,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篇有關科技方面知識,希望大家會喜歡。

Linux Lab 是一套用于 Linux 內核學習、開發和測試的即時實驗室,可以極速搭建和使用,功能強大,用法簡單!可以用它來高效地學習處理器架構、Linux 內核、嵌入式 Linux 系統、C 語言編程、Linux 匯編、Shell 編程等。

如果您想學習 Linux 0.11 內核和 Linux X86 匯編語言,也可以訪問另外兩套 Lab,即 Linux 0.11 Lab 和 CS630 Qemu Lab。

版本更新

繼 6 月 28 日發布 v0.1 之后,Linux Lab 終于迎來 v0.2 的第一個 rc 版本:v0.2-rc1,該版本除了修復部分功能完善文檔外,新增了對國產龍芯處理器的全面支持;為所有架構添加了外部交叉編譯器支持;還促成了碼云新增三大資源(qemu、uboot 和 buildroot)的每日更新鏡像。

該版本相比 v0.1 有 98 筆修改,其中主要更新如下:

攜手龍芯實驗室,以獨立插件的方式新增龍芯全面支持。

插件地址:https://gitee.com/loongsonlab/loongson。

促成龍芯開放全系的 Qemu 模擬器,方便各大操作系統、工具、應用廠商進行龍芯軟件開發。

完美兼容 Linux Lab 各類操作,可進行龍芯 Qemu、Linux 和 Pmon bootloader 的開發。

分別為龍芯三大系列新增了 ls1b, ls2k, ls3a7a 三個實例。其中 ls1b 直接支持 v5.2 內核,后兩個目前支持 v3.10,即將支持 v5.2。

攜手碼云,在國內新增 Qemu、U-boot 和 Buildroot 的每日鏡像

Qemu 鏡像:https://gitee.com/mirrors/qemu

U-boot 鏡像:https://gitee.com/mirrors/u-boot

Buildroot 鏡像:https://gitee.com/mirrors/buildroot

Linux Lab 即日起可同步使用最新 Qemu、U-boot 和 Buildroot,方便大家做開發和 Upstream。

為所有 8 大平臺(含32/64位)新增外部交叉編譯器支持,每個平臺有 2 個以上交叉編譯器可選

更豐富的交叉編譯器選擇和配置,make gcc-list, make gcc CCORI=internal

更靈活的交叉編譯器下載和切換,make gcc, make gcc-switch CCORI=bootlin

正攜手國防科大鏡像站、蘭大鏡像站建設交叉編譯器的國內鏡像,歡迎打卡:mirrorrequest,“工具鏈是軟件工業的基礎設施”,做國內鏡像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其他有資源的高校,歡迎跟進并聯系本人(見文末微信)。

修復部分功能并完善使用文檔

文檔新增關于 poweroff、toolchain、vim/bash 快捷鍵、modules、fullscreen、qemu 等內容

新增 CTRL+Home/End 切換 vim 多窗口,規避 CTRL+w 按鍵與瀏覽器關閉事件沖突的問題

其他小調整

新增 U-boot 對最新版本編譯器的支持

新增 gdb-multiarch 調試支持,避免為每個平臺安裝一個 gdb

新增 features 管理:nfsroot, initrd

新增 nfsroot 對多網卡平臺的支持

新增類比 scripts/extract-ikconfig 的小工具:tools/kernel/extract-ikconfig

新增 Qemu、Buildroot、U-boot 和 Linux 的板級獨立子倉庫支持,更方便做 porting 和 upstream

新增 LD_LIBRARY_PATH 搜索路徑的自動配置

新增一個 C 語言的實例:examples/c/exeshare(如何制作一個可以執行的動態鏈接庫)

完善對有無 olddefconfig 編譯目標的判斷

修復內核配置完,編譯時又重啟配置的問題

新增 v5.0 rt 特性的實驗支持,即將增加 v5.2 rt 支持

新增 XXX_LIST,提示并檢查某板子各組件的當前支持情況

極速體驗

在非 Ubuntu 平臺,請提前自行安裝好 docker:

$ git clone https://gitee.com/tinylab/cloud-lab.git

$ cd cloud-lab

$ tools/docker/run linux-lab

進去以后,打開控制臺,敲入如下命令即可啟動一個板子:

$ make boot

極速體驗新增龍芯系列處理器的 Qemu + Linux:

$ pushd boards

$ git clone https://gitee.com/loongsonlab/loongson

$ popd

$ make list plugin=loongson

[ loongson/ls1b ]:

ARCH = mips

CPU ?= mips32r2

LINUX ?= v5.2

ROOTDEV_LIST ?= /dev/ram0 /dev/nfs

ROOTDEV ?= /dev/ram0

[ loongson/ls2k ]:

ARCH = mips

CPU ?= mips64r2

LINUX ?= loongnix-release-1903

ROOTDEV_LIST := /dev/sda /dev/ram0 /dev/nfs

ROOTDEV ?= /dev/ram0

[ loongson/ls3a7a ]:

ARCH = mips

CPU ?= mips64r2

LINUX ?= loongnix-release-1903

ROOTDEV_LIST ?= /dev/null /dev/nfs

ROOTDEV ?= /dev/null

$ make BOARD=ls2k

$ make boot // 串口啟動,使用 initrd

$ make boot G=1 // 圖形啟動,使用 initrd

$ make boot ROOTDEV=/dev/nfs // 串口啟動,使用 nfsroot

關鍵特性

Linux Lab 具備如下特性:

支持 3 大操作系統(Windows、MacOS、Linux),可以輕松在這三大操作系統下使用。

支持 7 大處理器架構(X86、ARM、MIPS、PPC、Csky,Risc-V, Loongson),其中 Loongson 和 Csky 為國產處理器。

支持 14+ 款開發板(i386/pc, x86_64/pc, arm/versatilepb, arm/vexpress-a9, ppc/g3beige, mips/malta, aarch64/virt, aarch64/raspi3, riscv32/virt, riscv64/virt, csky/virt, loongson/ls1b, loongson/ls2k, loongson/ls3a7a)。

支持 5 種登陸方式(docker, ssh, vnc,webssh, webvnc),可以本地訪問,也可以遠程訪問。

集成了 5 大組件(Qemu、U-boot、Buildroot、Linux、Toolchain),都有預編譯版本。

內置了 5 大平臺,32 位和 64 位共 10 個 Hello World 匯編語言例程,見 examples/assembly。

可以學習處理器指令集、Qemu、Shell、匯編、C、Linux 內核、嵌入式 Linux。

支持 Debugging 和 Testing。

更多信息

項目首頁

Homepage: http://tinylab.org/linux-lab

項目倉庫

Gitee: https://gitee.com/tinylab/linux-lab

Github: https://github.com/tinyclub/linux-lab

項目插件

C-sky(中天微):https://gitee.com/tinylab/csky

Loongson(龍芯):https://gitee.com/loongsonlab/loongson

演示視頻

基本用法:Linux 快速上手

學習匯編:AT&T 匯編上手

學習Uboot:Uboot 快速上手

ARM 開發:在 arm/vexpress-a9 上運行 Ubuntu 18.04 LTS

Risc-V開發:使用 riscv32/virt 和 riscv64/virt 開發板

龍芯開發:在 Linux Lab 上使用龍芯 ls2k 平臺

特性開發:一條命令測試和體驗某個內核特性

模塊開發:一條命令配置、編譯和測試內核模塊

內核調試:所有板子的調試功能自測視頻

內核測試:所有當前預置板子的啟動過程自測視頻

該項目完全開源,以 GPL 2.0 協議發布,歡迎所有高校、企業、個人用戶使用或者參與開發。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