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幼兒園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本幼兒園環境創設中所存在的問題是什么)

導讀您好,現在軟糖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當今幼兒園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本幼兒園環境創設中所存在的問題是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

您好,現在軟糖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當今幼兒園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本幼兒園環境創設中所存在的問題是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一、當前幼兒園環境創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片面理解幼兒園環境及環境創設的含義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2、”《綱要》這里所說的環境系廣義的環境,指幼兒園教育賴以進行的一切條件的總和。

3、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兒園內的小環境,又包括與幼兒園教育相關的園外環境,如家庭、社會、自然等。

4、許多人將幼兒園環境片面地理解為物質環境(如園內環境、班級環境和墻飾等)。

5、這種對幼兒園環境概念的片面理解導致人們對環境創設的理解也出現了偏差:一是將幼兒園環境創設狹隘地理解為物質環境的創設,從而割裂了精神環境與物質環境的關系;二是對物質環境創設的理解過窄,如將幼兒園環境創設片面理解為空間的布置、設施設備的提供,將幼兒園園內環境創設狹隘地理解為班級環境的創設,將班級環境創設又主要理解為墻飾的設計與布置等。

6、這種理解與實踐的偏差既反映在一些幼兒園制定的導向性檢查標準中,也反映在教師們外出參觀學習,單純注意新活動區、新材料,不考慮本園本班的實際及孩子的需要,盲目模仿、照搬效仿等舉動中。

7、   (二)顛倒了環境創設中的主客體關系,沒有弄清楚“為誰創設環境以及創設什么樣的環境”   幼兒園環境是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因此在創設幼兒園環境時,教師首先要考慮它的教育性,使環境創設的目標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相一致,然而在具體實踐中,教師們主要根據自己教育教學的方便考慮環境創設,全憑自己感覺評價好看或不好看,較少傾聽孩子們的建議,也很少顧及孩子們的感受,有時甚至忽視了孩子的生理健康,如不考慮設施設備的高矮、活動用具及材料的大小是否適合孩子,用細繩掛在脖子上的標記牌是否危及孩子的安全等。

8、環境創設主要從教師角度去思考,還使一些環境布置純粹成為擺設和裝飾,僅供參觀學習和領導檢查,從而完全違背了環境育人的基本教育理念。

9、如很多幼兒園在布置環境時為了突出本地的風土人情與人文特色,選擇了許多反映民風民俗的裝飾作品,這本是建構園本課程的有效手段,值得肯定,但很遺憾,這些作品通常都是高高地掛在墻上,孩子們可望而不可及,根本不可能與之發生互動而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

10、此種環境布置就成為了純粹的擺設,而不是幼兒園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

11、   (三)為追求新異效果而過度頻繁地變換環境   幼兒的好奇心強,許多老師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總喜歡頻繁地更換環境,其實這種做法也是欠妥當的。

12、首先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減低所創設環境的實用價值。

13、其次,幼兒期正是孩子秩序感養成的關鍵時期,過于頻繁地變換環境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安全感,使孩子養成不穩定的心性,不利于孩子堅持性和耐性的培養。

14、   二、解決幼兒園環境創設問題的對策   (一)堅持全面性原則   幼兒教師應轉變傳統的片面的環境創設觀念,全面理解幼兒園環境及環境創設的含義,充分認識到既要創設好幼兒園園內環境(包括具有直觀性、生動性、形象性的物質環境和體現幼兒主體地位的精神環境),又要創設好與幼兒園相關的外部環境(如家庭、社會和自然等),只有將這兩者有機整合,才能真正彰顯所創設環境的教育價值,進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15、   (二)堅持適宜性原則   幼兒正處在身體、智力迅速發展以及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幼兒園環境創設應與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需要相適應。

16、如幼兒天性好奇,有強烈的探索愿望,教師就應為幼兒創設問題情景,使幼兒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思維水平和動手能力的機會;幼兒知識經驗少,需要積累感性知識,教師就應多為幼兒提供接觸實物、實景的機會。

17、   在創設具體的幼兒園班級環境時,應避免“唯美的誤區”“文字的誤區”和“結構的誤區”,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

18、如活動室的材料應擺放在較矮的架子上,以方便幼兒取放;架子上應貼有標簽,干凈、不雜亂,并將同樣的材料放在一起,讓孩子學分會類,按序擺放;盡可能提供不同難度的材料,以滿足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的探索需要;將幼兒的美術作品貼在藝術角時,應與他們的視線水平高度一致,這會使幼兒感到他們的作品受到了重視,有助于增強其自信心;圖書角應溫馨舒適,使幼兒能坐下來閱讀或休息;在各活動區應提供足夠的材料,以減少幼兒之間的爭吵等。

19、同時,還應盡量讓幼兒有機會接觸幼兒園的每一寸空間(戶外的草地、小水溝、欄桿、樓梯、走廊等;室內的窗、門、角落、窗臺等),每一件材料,每一面墻(不僅包括大墻,更應重視小墻飾,因為它能根據目標靈活多變,從而有助于吸引幼兒參與),以引發和支持幼兒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主動獲取有益的經驗。

20、   在進行幼兒園室外環境創設時,除了恰到好處地布置標識、獎牌、名人名言名畫之外,還要盡可能多地在幼兒園呈現“綠洲”,即多種植一些花草樹木。

21、幼兒園可通過合理的規劃與建設,精心營造具有濃郁生態特色的室外環境,使園內環境自然化、生態化和動態化,從而給予幼兒豐富的學習、生活體驗。

22、人是自然之子,孩子會為自己看見一朵小紅花而歡呼,發現一只小螞蟻而尖叫,這樣的氛圍能給幼兒帶來快樂,促進其真善美人格的形成。

23、   (三)堅持參與性原則   教育環境是“潛移默化的教育與教育品位的體現,在塑造教育環境時,不能只追求一種高效應的顯色,更要體現內在品質的秀色。

24、”可見,幼兒園環境創設最能體現一所幼兒園的內在品質,要使創設的環境取得實效,就必須堅持幼兒參與的原則。

25、   環境創設的過程應是幼兒與教師合作的過程,教育者要有讓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的意識,認識到幼兒園環境的教育性不僅蘊含于環境之中,而且蘊含于環境創設的過程中。

26、以往,幼兒園環境創設常常較多地由教師包辦,即使有幼兒參與,也僅限于將幼兒的作品拿來作為環境的點綴。

27、這樣的“作品展示”類環境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實際意義很小,并會造成幼兒園環境資源的浪費。

28、每學期初,教師經常為了布置這樣的環境而加班加點,一旦環境布置好了,就認為大功告成,一學期都難得更換一次。

29、這樣的環境對于幼兒顯然是沒有持久吸引力的,也難以達到環境創設的教育目的。

30、改變這一局面的根本措施即是讓幼兒真正參與環境的創設,為此教師應與幼兒共同確定環境布置的主題、材料、作品、風格等,并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充分利用創設的環境,使之能真正支持幼兒的發展。

31、   (四)堅持一致性原則   幼兒園環境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創設幼兒園環境時必須考慮環境的教育性,才能發揮環境的這種課程功能。

32、當前幼兒園雖然都很重視環境創設,但很大程度上只是為了追求美觀,為了布置環境而布置環境,對環境的教育性考慮很少。

33、在筆者看來,為使環境為教育目標服務,幼兒園應該至少考慮以下三點:一是環境創設要有利于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在創設環境時,對幼兒體、智、德、美四育不能重此輕彼。

34、若教師僅僅注重幼兒的認知活動,只設置讀寫算區域,而對幼兒社會情感、社會行為發展的支持環境考慮很少,是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的。

35、二是應依據幼兒教育目標,對環境創設做系統規劃。

36、幼兒園在制訂學期、月、周、日及每一個活動計劃時,都應考慮為了達到這些目標,需要有怎樣的環境與之配合?現有環境的哪些因素對教育目標的實現是用的,還需要創設哪些條件?需要幼兒家庭、社區做哪些工作?只有充分考慮并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保證教育計劃的順利實施與教育目標的全面達成。

37、三是應實現環境創設與幼兒園課程的巧妙融合。

38、幼兒園應在課程實施中認真考慮并解決“需要創設哪些環境,怎樣創設才比較合理”等問題。

39、只有獲得環境支持的課程才能真正成為開啟幼兒心智的有效載體。

40、   總之,幼兒園環境創設是一門藝術,藝無止境。

41、這就意味著廣大幼教工作者在創設幼兒園環境時要有長遠的眼光和大局意識,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和需要,能夠結合本園的實情,勇于改革創新,不斷探索優化,使環境真正發揮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的教育功能。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