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淋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救國同盟豆瓣,救國集中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關系:
這三個都是情報調查機構。抗戰勝利前有軍統和中統。抗戰勝利后,軍系統改稱保密局,中系統改稱黨通信局。不存在誰指揮誰的關系,他們之間往往存在惡意競爭。
二。各部門介紹
1.軍事統一
中華民國情報機構之一的國家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BIS)。民國情報機構之一,成立于1938年,1950年解散。它的早期領導人是戴笠。戴笠去世后,1946年毛仁鳳繼任。
特務最多時有近5萬人,分布在中國國民黨的軍隊、警察、行政機關、交通機關,甚至駐外使領館。他們擅長監視、綁架、逮捕和暗殺。軍統局在很多地方都有集中營、秘密監獄、拘留所。在抗日戰爭時期,他還從事了一些收集敵情和敵后融合的活動。1946年8月,軍委改組國防部,軍統局公開特勤武裝部分與軍委軍事指揮部二廳合并為國防部二廳,鄭介民任廳長;秘密部分由國防部保密局組成,局長是毛人鳳。
1949年,主要軍事組織撤至臺灣省。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嚴厲鎮壓了留在大陸的軍政府。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軍政府在大陸已經基本被消滅。
2.中間系統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以下簡稱“中央局”)是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領導人陳、陳立夫控制的國家特務機關。“中統”是國民黨黨務部門控制的特務組織,與“童軍”并稱為國民黨的兩大特務組織。“統一”的對象,除了中國共產黨以外,還包括汪偽和其他蔣介石敵對的政治勢力。1947年4月改為“黨新聞社”,1949年3月改為“內政部調查局”,隸屬行政部和內政部。
3.保密局
國防部保密局的前身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童軍)。1946年6月,童軍公開武裝的特務部分劃歸國防部第二司,秘密核心部分改組為中國國民黨建立的特務組織國防部保密局。成立于1938年8月。前身是軍委秘密調查團(成立于1927年)、復興社特務處(成立于1932年4月)、軍委調查統計局第二分局(成立于1937年)。主要負責人是戴笠。特務最多時有近5萬人,分布在國民黨軍隊、警察、行政機關、交通機關,甚至駐外使領館。他們擅長監視、綁架、逮捕和暗殺。軍統局在許多地方有集中營、秘密監獄和拘留所,用來監禁和迫害共產黨員、進步人士和革命學生。1943年,童軍與美國海軍參謀部情報管理局合作,成立了中美特種技術合作研究所。抗日戰爭期間,童軍也從事了一些針對敵人的情報收集和恐怖活動。因此,對打擊日寇漢奸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