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iPhone越來越貴,這大概是這次蘋果發布會后不變的聲音。
很難想象一部智能手機能賣這么高的價格。最初為打電話和發短信而誕生的通訊工具,現在可以在價格上與筆記本電腦競爭,這可能是我們沒有預料到的。
事實證明,即使iPhone X足夠貴,蘋果依然敢于繼續崛起。為什么這樣“不自然”的定價還能繼續?也給了我們一些關于iPhone未來產品策略的新思路。
蘋果漲價的簡單粗暴法則:換一次,漲一次。
自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款iPhone以來,經歷了三次明顯的漲價。
第一次升級是從iPhone 4到4s時代。蘋果在原來的32 GB基礎上增加了64GB存儲版本,所以價格從5999元漲到了6788元,但起步價還是在5000元以下。
第二次是iPhone 5s升級到6/6 Plus的時候。由于屏幕尺寸大幅增加,價格漲幅更為明顯。4.7英寸的iPhone 6堅持原價5000元左右的起步價,但5.5英寸Plus版本上漲了近800元,達到6088元。
一個規律是蘋果的這兩次價格波動基本會持續三年左右。在此期間,蘋果仍然會一步一步推出新機,但定價不會有大的波動,可能是因為產品形態沒有太大變化。
比如2014年到2017年期間,新iPhone基本走的是iPhone 6/6 Plus的老路,也就是大小雙旗艦的策略。從正面看不到明顯的變化,但天線、后蓋材質或攝像頭等更多細節有所改變。即便是iPhone 8/8 Plus這一代,價格也只是小幅上漲,基本在5000-8000元的價格區間內。
另外還有兩個意外,一個是2013年的iPhone 5c,一個是2016年的iPhone SE。前者是“廉價iPhone”的第一次嘗試,已被證明失敗;后者首次將iPhone的價格區間下調至3000-4000元,使得蘋果在部分新興市場取得突破,但同期的銷售主力仍是年度數字系列。
2017年,蘋果推出了被稱為十周年紀念版的iPhone X,使得蘋果首次將iPhone的價格提升到8000-10000元,也促成了iPhone價格的第三次明顯波動。
然而,與更高的定價相比,這也是一個顯著的形態變化。在iPhone X上,蘋果砍掉了Home鍵,讓屏幕直接填滿整個正面,稱這是自2007年以來變化最大的iPhone。
至于今年新款iPhone XS/XS Max/XR都選擇了iPhone X,外觀上看起來差不多,但屏幕尺寸不再是之前4.7/5.5英寸的組合。
尤其是XS Max/XR,iPhone首次突破了6英寸的屏幕面積。
而且外觀和屏幕尺寸的變化使得iPhone的價格在過去兩年波動最頻繁。新款XS Max起步價直接從9599元起步,512GB版本進一步抬高價格上限,直接飆到12799元;而XR則更接近之前數字系列的定價區間。
因此,iPhone的漲價與產品級別和屏幕尺寸的變化息息相關。尤其是這兩年的X系列,屏幕越來越大,價格也在上漲。
KeyBanc Capital Markets在一份研究報告中也指出,屏幕更大的iPhone實際上是推動消費者購買的關鍵因素。這在iPhone 6時代非常明顯。屏幕尺寸的升級不僅讓蘋果收獲了一大批想要大屏的用戶,還推動了一輪iPhone換代。
根據new zoo 2017年10月的統計,蘋果過去10年銷售的iPhone有三分之二還在使用,大部分都是在iPhone 6、7時代銷售的。
在iPhone X的周期中,更大的屏幕確實會提高價格。雖然這不是唯一改變的,但確實是最明顯的部分。
新一代Apple Watch Series 4也發生了類似的情況。圓潤的屏幕設計使顯示面積增加了30%以上,起步價從過去的2888元提高到3199元。
唯一的問題是,如今的6.5英寸iPhone XS Max已經基本達到了手機的物理尺寸極限。iPhone要想尋求進一步漲價,需要突破屏幕和材質本身的物理限制。
誰給蘋果漲價信心?買iphone x的人。
除了形態變化帶來的價格波動,蘋果還敢買新iPhone。
賣那么貴,和過去一年里 iPhone X 的銷售表現不無關系。 在蘋果上一財季報告中,有一個數字引起不少人的關注,那就是 iPhone 平均銷售價格,即 ASP 的上漲。這個數字從去年同期的 606 美元漲到了現在的 724 美元,漲了有 100 多美元。
換做是前幾年,iPhone 的平均售價一般會在 650-700 美元之間徘徊。
考慮到 iPhone 的 ASP 從第一季度就經歷了臺階式的增長,這基本可以認為,蘋果正在賣出更多像 iPhone X 這樣的高價設備,并且還在總銷量中占據著很可觀的份額。
因此就算是銷量數字低于預期,蘋果仍然可以讓 iPhone 部門的營收保持 20% 的上漲速度,這讓蘋果看到了高價 iPhone 的潛力和機會。
一方面,iPhone 有著固定 3-4 年的換機周期,一年一換的用戶畢竟還是少數;另一方面,考慮到整個手機行業已經很難再尋求新用戶的增長,如何在消費者都沒有太高換機欲望的情況下,保住自己漂亮的營收數字,這是蘋果需要考慮的問題。
很顯然,追求更高的 ASP,靠賣更多更貴的手機來賺錢,已經成了蘋果 iPhone 業務的新目標。
而且財報數據也證明了這種策略的可行性,說白了就是這個市場有著比預想中更多的消費者,舍得為高價 iPhone 掏錢,進一步促使蘋果去描繪一個「高 ASP 驅動」的美好藍圖,而不是選擇一個薄利多銷,低價走量的策略。
所以,蘋果漲價的信心,或多或少也是那些為 iPhone X 買單的人所推動的。
除了提升平均售價外,蘋果也在推動老用戶升級自己的手機。按照分析師 Neil Cybart 給出的預測,蘋果在過去 9 個月大概售出了 1.2 億部的 iPhone 8、8 Plus 和 X,考慮到目前 iPhone 用戶保有量為 7.5 億,即只有約不到 15% 的用戶入手了去年的新手機。
雖然比例不高,但意味著仍然有數量龐大的 iPhone 老用戶仍然處于等待升級的狀態,今年的 iPhone XR 顯然就是為此而準備的。
某種程度上,新的 iPhone XR 其實是一個求穩的產品。此前我愿意將它稱之為是「iPhone 5c 的精神續作」,在于它多彩的設計,但現在看來,它更多繼承的是 iPhone 數字系列的任務,產品定位也和當年 5c 的兩頭不討好有明顯不同。
具體來說,你會看到 6499 元的起步價以及它的價格區間和去年的 8/8 Plus 都差不多;同時它也擁有 A12 等核心配置,雖然屏幕用料低一檔,但尺寸比 XS 還要大,起碼賣相上會更討好用戶。所以,你也有理由相信 iPhone XR 會成為今年最暢銷的新 iPhone。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蘋果在發布新 iPhone 的同時,還拋棄了預算只有 4000 元以下的購機用戶群,進一步減少對 ASP 的影響。
作為印證,如今你在蘋果商店中已經看不到 iPhone SE 的影子,作為一款在 2016 年推出,搭載 A9 處理器的設備,它已經和 iPhone 6s 系列一同在蘋果官網頁面上消失,此前傳聞的 iPhone SE2 已經很久沒有新消息了,我猜大概是活在夢里了。
如今你能在官網買到的最便宜的 iPhone 是兩年前的 iPhone 7,它的 32GB 版起步價現在是 3899 元,其余的在售機型都是 4000 元以上的。
iPhone 的高價策略能走多遠,在于蘋果能撬動多少換機用戶
屏幕尺寸對于手機形態的變化,ASP 對于營收數據的利好,它們都可以看作是新 iPhone 漲價的幕后原因。
但最根本的問題依舊未變,那就是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愿意為高價 iPhone 掏錢。
這個問題的答案注定不會只有一個,有人看中的是性能足以領先全行業的 A 系列芯片,也有人習慣了 iOS 系統的使用體驗,這些 iPhone 獨有的競爭力為用戶塑造了一種有別于 Android 或是其它手機的數字生活方式,也讓蘋果能夠用它所認為合理的價格區間,去持續推動這個生態圈的健康發展。
另一點則是過去常說的,即服務和其它的配件產品輔助推動。用戶享受 App Store 或是其他流媒體服務帶來的便攜體驗,同時蘋果也在銷售越來越多的 Apple Watch 和 AirPods,也許單款產品不算什么,但連在一起就能讓整個體驗遠優于其它對手。
這正是 iPhone 的特別之處,又或者說是蘋果所打造的一種正向循環——我們相信這家公司可以靠巨額的投入,制造最好的產品,來凸顯設計和體驗層面的差異化。如 Ben Thompson 所說,這種差異化無法用數據進行量化,可對于那些真正在使用產品的人來說,它會顯得十分關鍵。
而 iPhone X 對于 ASP 的提升也讓業界看到,蘋果確實擁有能夠說服金字塔最頂端用戶的魔力,偏偏他們對于價格還一點都不敏感。因此,蘋果才敢于重新對 iPhone 的定價和產品結構進行新的重組,更好地迎接 iPhone 的下一個十年。
但 iPhone 依舊要面對嚴峻的挑戰,對于那些手上已經有 iPhone 的人來說,它們對于創新和驚喜有著更高的期待,而在飽和市場下撬動老用戶的換機欲望仍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此外,希望 iPhone 賣得更便宜的人依舊存在,尤其是在中國地區,已經有很多越做越好的 Android 手機,它們的某些體驗并不弱于新 iPhone ,而且價格遠比 iPhone 要便宜。
不過短期內,蘋果應該是不會考慮真正「廉價」的 iPhone 了,畢竟只要賣得足夠好,它也沒有理由那么做。
原標題:新 iPhone 賣到了五位數,蘋果是怎么想的?責任編輯:李曉靈本文就為大家講解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