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貓研究所&大貓真探社
最近,賣房的業主們很焦慮。
本來以為,3月份的一波成交量躥升,讓不少二手房業主看到了希望,自己手里的房子能夠賣出去,或置換,或套現,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進入4月份,二手房市場就開始涼起來了。
看數據嘛:4月份,上海的二手房成交1.7萬套,環比下降26.71%;北京網簽1.4萬套,環比下跌37.3%,杭州成交5883套,環比下降32.7%;南京環比跌了13%,合肥環比跌了40%,而廣州和深圳,分別環比下降18.1%和24%。
而在價格方面,易居研究院的數據顯示,4月份的二手房價格沒有上漲,同比下降了2.7%,而市場上來看,二手房的拋售情況,可能會帶來新的房價下跌壓力。
但是,二手房業主們可不認,聯手護盤的事情也不少。
在廣東佛山,有一小區“熱 心業主”發了一份倡議書,核心訴求是,要對自己小區有信心,不要被中介PUA,三房的掛牌價不要低于300萬,而已經掛出去的,要撤盤。
業主抱團漲價的事情其實并不罕見,每逢二手房市場不景氣,都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但問題在于,想漲價或者護盤,也不是業主能說得算的,畢竟市場環境在那里,從內部瓦解是最容易的。
事實上,該小區的掛牌價并沒有漲,成交價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沒辦法,有些投資客著急套現離場,而有些置換業主,也在著急套現換新,對這樣的倡議,自然也就充耳不聞了。
而在江蘇昆山,業主們就更兇了。
五一期間,昆山有兩家房企對新盤特價銷售,綜合下來,大約是打了7折,看起來力度挺大的,而且,各地其實都在做,有的地方甚至把“團購價”排除出備案價漲跌幅中,而且實際上,在昆山兩項目也沒出現搶購狀況,至今也未售罄。
但是很快,兩家房企就因為降價銷售收到了當地住建部門的處罰,暫停網簽,而整改無非就是取消打折,按備案價銷售。
根據當地人的說法,罰單的主因還是因為周邊的二手房業主的投訴和舉報,一方面為了安撫這些業主,一方面為了維護市場信心,兩家房企被罰了,畢竟,兩個訴求其實都跟一個字相關,那就是“穩”。
而最絕的業主,已經開始影響到房地產的上游了,土地出讓階段。
也是在不久前,南京土地市場網發布了一則公告,NO.新區2023G02地塊終止出讓,本來一塊地終止出讓,也不算什么大事,但是一則市場傳言讓“因故終止”有了點神秘色彩。
有傳言說,G02地塊終止出讓的原因,來自于一輪集體投訴。
G02地塊的對面是國熙公館,2016年,國熙公館的地塊的樓面價是2.3萬元/平方米,貝殼網顯示,而在售房源均價2.9萬/㎡,二手房基本與新房持平。
而G02抵款的起拍樓面價1萬元,而封頂的樓面價1.17萬/㎡,如果單從樓面價來比較的話,G02與國熙公館的價差已經達到1.1萬了,如果未來新房上市,對面的二手房的市場,恐怕就要更慘淡一些了。
傳言不知道真假,但是單從利益的角度考慮,邏輯上是說得通的。
從抱團護盤到舉報投訴,可見,他們是真的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