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企業成本會計機構核算一般采用(小企業會計制度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導讀您好,現在軟糖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小型企業成本會計機構核算一般采用,小企業會計制度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

您好,現在軟糖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小型企業成本會計機構核算一般采用,小企業會計制度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成本核算是企業管理和財務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復雜的問題之一。

2、而各成本教材及《企業會計制度》和《小企業會計制度》中對成本核算的敘述主要是針對大型企業的,對于小企業來講過于繁瑣且不實用。

3、作者根據親身實踐并在實際中觀察了不少中小企業采用的方法,總結得出了一種簡單的成本核算方法,希望以此對更多的中小企業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4、   一、中小企業的管理特點決定其適用簡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企業由于受到規模、財力和人力的限制,企業內部牽制制度、稽核制度、計量驗收制度、財務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財務收支審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系統、不完整,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會計信息數據采集不準確。

5、這在生產方面具體表現為:(1)沒有專職的成本核算人員;(2)輔助核算部門不獨立核算;(3)車間劃分不明顯,或者雖明顯但傳遞手續不完善;(4)車間管理人員與行政管理人員不易區分等等。

6、   中小企業的這些特點決定了他們應對成本核算方法進行簡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適應其管理現實的需要;也決定了他們多數應使用的是實際成本法,還做不到使用標準成本法或作業成本法。

7、   二、核算方法的選擇   按產品品種計算成本,是產品成本計算最一般、最起碼的要求。

8、品種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

9、中小企業一般也應選擇品種法。

10、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批或訂單生產,則使用分批法。

11、   三、 相關科目設置及核算思路 1. 《企業會計制度》和《小企業會計制度》中都有規定,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科目,這就為自設科目提供了理論支持。

12、 2. 生產成本不按產品設明細賬,也不再分別設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兩個科目,而直接設原材料、工資及福利費、電力(燃料動力)、制造費用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大項費用進行歸集。

13、這是因為中小企業一般經營范圍單一,產品的生產工藝和產品結構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歸屬到具體產品外,其它項目并不能歸屬到具體產品,核算到產品沒有實際意義。

14、不過,當所用原料及所產產品區別較大時,可以按產品設明細賬。

15、如果不按產品設明細賬,則可用成本核算表代替,有人將此做法稱之為以表代賬。

16、 3. 中小企業一般車間劃分不明顯,或者雖然車間劃分明顯但傳遞手續不完善,因此,制造費用科目可以不按車間設明細賬,而直接設機物料、修理費、折舊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車間費用進行歸集。

17、在中小企業中,管理人員多參加生產管理,對這種由管理人員參與且發生不多、金額不大的與生產有關的差旅費、辦公費等費用沒必要再設制造費用—辦公費、差旅費等二級科目,而是直接記入管理費用相關明細科目。

18、制造費用月底先不進行分配,而是轉到生產成本科目后統一分配。

19、這樣,成本分配就完全在生產成本一個科目內進行了。

20、 4. 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產品構成比例較大的幾種作為原材料。

21、這樣,既符合小企業管理現狀,又能減少部分工作量。

22、 5. 對車間月末已領未用的原材料,可酌情處理:若價值較低,歸入當月即可;若價值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

23、 6. 廢品損失只在管理上做處理,不單獨做成本核算。

24、 7. 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攤銷法,入賬同時即進行攤銷。

25、 8. 折舊按稅法規定的年限計算,可省去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的辛苦。

26、稅法沒有明確規定的,再參考財務制度的規定。

27、 9. 對于產品構成中所占比重較小、數量眾多的存貨,建議采用實地盤存制計算每月實際消耗量。

28、   (一)日常 1.成本計算離不開倉庫和車間等單據的傳遞、歸集、整理等,這就需要企業起碼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如庫房管理制度、采購制度、生產管理制度等。

29、這些制度的設計要能滿足成本核算的需要。

30、財務部門最好能參與制度的設計。

31、 2.生產過程中的各種記錄、生產通知單、領料單、入庫單等資料要及時轉交會計部門。

32、 3.日常發生的與生產有關的費用當時即歸入生產成本或制造費用科目。

33、   (二)月底 1.計提折舊,結轉制造費用科目到生產成本科目。

34、 2.取得原材料月報表,先比對已入財務賬的原材料數量與庫房所報購入數量是否有出入。

35、若有應屬發票未到者,要估價入賬。

36、原材料發出采用加權平均法。

37、 3.取得工資相關資料,計提工資。

38、 4.由生產車間相關部門提供各工序在產品數量及完工程度。

39、 5.取得成品月報表,計算生產數量。

40、 6.如果企業是采用產值分配法分配成本,應取得產品銷售單價。

41、對于不采用產值分配法分配成本的企業,此條省略。

42、 7.對當月計算出的成本進行分析。

43、成本核算只是一種手段,運用數據進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預測才是目的。

44、   五、 成本費用分配方法   (一)原則 1.分配方法要符合企業自身的生產技術條件,要能體現受益原則。

45、 2.分配標準的選擇原則:強調所選擇的標準與待分配的費用之間有一定聯系,并且容易取得。

46、容易取得是分配原則中的關鍵所在。

47、 3.能分清受益對象的直接記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標準記入。

48、   (二)具體實施 1.能直接歸屬到產品的原材料等大項費用直接分配入相應產品。

49、 2.其它成本費用按選定的適合本企業的方法分配。

50、這里推薦一種產值比例法,即按各產品的產值占總產值的比例進行分配。

51、此法主要適用于已做過詳細成本核算,產品的生產工藝和產品結構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企業。

52、 3.在產品按約當產量參與分配,注意約當產量愈精確愈好。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