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寶媽在后臺留言:
寶寶今年一歲半了,給啥吃啥,也不挑食,面條一吃就一碗,但是這大半年了,孩子的體重幾乎沒怎么變,個子也沒長高,像個“小瘦猴”,看起來就像營養不良,但是明明家里“最有營養的”都給孩子吃了,怎么還是不長肉呢?
別太擔心!今天鈞鈞媽就來分析下寶寶光吃不長肉的原因和解決辦法,助力寶媽輕松育兒不焦慮。
從晚上10:00到凌晨2:00是生長激素分泌旺盛的最佳時間。只有深度睡眠才能使寶寶兒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
如果寶寶夜間睡眠不足,會影響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導致寶寶不長肉。
母乳或者是其他的飲食能夠給孩子不少的營養。而每一日,寶寶都會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都消耗掉不少能量。如果運動量過大,而補充的能量不夠,就會出現不怎么長肉的問題。
就是說也就是說就說當寶寶所消耗的能量要比他攝入的能量少的時候,就會有入不敷出的狀態,導致不長肉現象發生。
關于寶寶不長肉的原因,如果因疾病造成或者已經造成營養不良,最好能夠到醫院就診,查明原因,遵醫囑治療。
天氣晴朗時,可以適當帶孩子進行一些戶外運動,讓孩子多接觸陽光,幫助合成生長所需的維生素D。
同時運動也能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利用,運動后的饑餓感也能增加寶寶的食欲。但需要注意的是,運動不宜過量,因為運動量太大會導致能量入不敷出。
吃飯時應專心,心無旁騖。孩子吃飯的時候,不要看動畫片。
家長不要追著喂飯,否則很多孩子就容易心思不在吃飯這件事上,甚至不咀嚼就咽下去,會影響消化。
添加輔食要循序漸進,晚間不要吃得太多,否則都會導致積食。
要想孩子吃得對,長肉又長個,記住一點:多選擇高營養密度的食物。
哪些食物營養密度更高呢?鈞鈞媽幫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見的高密度食物:
營養密度看起來很高深莫測,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總是在不斷地用到。
其實媽媽們只要平時在生活里多留意,多用心,把這種小竅門巧妙地融入日常的生活里,就可以給寶寶帶來更好、更有營養的搭配。
按照這樣的方式給孩子搭配食物,還怕孩子「吃得多卻不長肉」嗎?
鈞媽溫馨提醒
總之,大部分寶寶到了一定的階段,生長速度都會放緩,只要他精神好、吃得夠營養、沒有別的不適,都不用太擔心。如果你還有其他不懂的育兒難題可以來咨詢鈞鈞媽育兒團隊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