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旅行前第一步該做什么?先帶上語文書!

導讀 原標題:出門旅行前第一步該做什么?先帶上語文書! 今天是第13個...

原標題:出門旅行前第一步該做什么?先帶上語文書!

今天是第13個

“中國旅游日”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書是精神的旅行

而旅行又是身體的閱讀

祖國大好河山

眾多美景都曾在

咱們的語文課本中出現過

課上講過千百遍

更要親自去看看

這就走著

▼▼

1

北京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記》

作者:黃傳惕

紫禁城城墻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門:南邊午門,北邊神武門,東西兩邊分別是東華門、西華門。宮城呈長方形,占地七十二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間。城墻外是五十多米寬的護城河。城墻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瓏奇巧的角樓。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

景點介紹

故宮,今年已603歲

從皇家禁宮到百姓博物院

見證了明、清兩代

500多年的王朝更迭

故宮有世界最大宮殿建筑群

南北長961米

東西寬753米

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墻

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也收藏著多達180余萬件(套)藏品

其中一級藏品8000余件(套)

故宮是中國人最驕傲的建筑群

它的美

值得每個人去走一回

感受歷史的厚重

領悟千年的智慧

故宮是一座宮殿

是一座博物館

也是華夏文明的匯集地

是每個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2

浙江紹興水鎮

《社戲》

作者:魯迅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地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景點介紹

水網密布,小橋縱橫

這是紹興給人的第一印象

紹興是一座歷史悠久

且文化底蘊厚重的城市

舜禹遺跡、越國古址、大禹陵

各種古跡隨處可見

紹興擁有大小河流8000余條

1萬多座橋梁

600多座古橋

境內河道縱橫、石橋飛架

綠水晶瑩、輕舟穿梭

江南的青山綠水

水鄉的柔風細雨

在這里都能看到

這里的美食數不勝數

臭豆腐、次塢打面、醬鴨、

芋餃、響鈴和糟雞……

每一個名字

都能瞬間激發味蕾

3

湖南岳陽樓

《岳陽樓記》

作者:范仲淹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景點介紹

岳陽樓位于

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城墻之上

下瞰洞庭,前望君山

自古有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

之美譽

岳陽樓臺基以花崗巖圍砌而成

岳陽樓是純本結構

整座建筑沒用一釘一鉚

僅靠木制構件的彼此勾連

獨特的盔頂結構

更是體現

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和能工巧匠的精巧設計和技能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因《岳陽樓記》

岳陽樓也成了

“心憂天下、勤政愛民”的象征

4

浙江錢塘江

《觀潮》

作者:趙宗成、朱明元

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景點介紹

千百年來

錢塘江以其奇特卓絕的江潮

不知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大潮形成的原因

跟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有關

潮水易進難退

當大量潮水從錢塘江口涌進來時

形成后浪趕前浪

一浪疊一浪涌

沿海一帶東南風

與潮水方向大體一致

也助長了錢塘江潮勢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每年中秋前后

都是最適合欣賞錢塘江大潮的時節

課文中的海寧市

正是最佳觀潮點

錢塘江大潮種類繁多

一線潮、回頭潮

交叉潮、沖天潮

……

每一種潮水都會帶給人

以不同的體驗和感受

5

河北趙州橋

《趙州橋》

作者:茅以升

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平時,河水從大橋洞流過,發大水的時候,河水還可以從四個小橋洞流過。

景點介紹

趙州橋被稱為“中國第一石拱橋”

始建于隋代

由匠師李春設計建造

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的

大型單孔敞肩石拱橋

趙州橋采取單孔長跨度

橋心中未設橋墩的建造方式

開創中國長跨度單孔橋之先河

首創“敞肩拱”結構形式

即在大拱上面兩側各建兩個小拱

不僅造就了趙州橋獨特的藝術之美

也成為趙州橋最讓人

津津樂道的工藝獨創

趙州橋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橋臺為淺基礎、短橋臺

這是中國人的一種哲學

順應自然、道法自然

與自然保持和諧

這種天人合一的建筑觀

一直是中國古代建筑

千百年來的中心思想

6

湖北赤壁

《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景點介紹

赤壁

因“火”而名

伴“水”而生

赤壁古戰場摩崖石刻上

那鮮紅的“赤壁”二字

歷經千年驚濤駭浪的拍擊

依舊清晰完整

一如話說當年的金戈鐵馬

歷經漫長歲月

依舊伴風伴雨入夢來

赤壁的古城墻

斑駁的紋路訴說著

千百年歲月滄桑

它縱橫三國東吳

跨越朝代更迭

歷經戰爭炮火

依舊屹立不倒

赤壁雄風

穿越古今

依舊激蕩人心

7

江蘇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

作者:葉圣陶

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個不同。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景點介紹

蘇州大大小小的園林

數不勝數、各有千秋

從蘇州的街道走下來

通過一個小門

留在你身后的

是繁華喧囂的現代中國城市

而你邁步進入的

是一個個如詩似畫的世界

山水縈繞、粉墻黛瓦

曲徑通幽、峰回路轉

每一個轉身都能看到

錯落有致的亭臺樓閣

既是建筑學上的美觀

也是一種人文意趣

這一幅幅

讓人沉醉其中的動態“中國畫”

就是蘇州園林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蘇州古典園林

始于春秋,興盛于明清

吸收了江南園林建筑藝術的精華

多以小巧精致見長

以寫意山水的高超藝術手法

把有限空間巧妙地組成

變幻多端的景致

亭榭廊檻、山水花木間

蘊含著中國文化取法自然

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芭蕉舒展

雨聲碎玉

即可成詩

幾竿修竹

一壁粉墻

便能成畫

8

山東泰山

《登泰山記》

作者:姚鼐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景點介紹

泰山歷來就有

“五岳之首”

“天下第一山”之美譽

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

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

有“泰山安,四海則安”的說法

來到泰山

會感覺到它的那種莊重和威嚴

使人不得不敬畏

行走在山中的小路上

優哉游哉

沿途的景色甚是美麗

周圍被一簇簇白云環繞著

遠處的太陽慢慢地從地平線上升起

一道道金色的陽光噴薄而出

仿佛一道道金色的利劍直射

這就是泰山日出了

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是東方文化的縮影

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

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以上這些課本上的目的地

你都打卡過幾個呢?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