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遭英軍劫掠,劍橋大學將向尼日利亞歸還116件文物

導讀(觀察者網訊)據英國《衛報》12月14日報道,英國劍橋大學將向尼日利亞政府歸還116件貝寧青銅器。此次歸還的文物主要包括青銅或黃銅制品,...

(觀察者網訊)據英國《衛報》12月14日報道,英國劍橋大學將向尼日利亞政府歸還116件貝寧青銅器。此次歸還的文物主要包括青銅或黃銅制品,但也有一部分象牙和木制物品,它們在一百多年前英國軍隊侵略西非古國貝寧王國時遭到掠奪。

《衛報》報道截圖

劍橋大學的一名發言人說:“慈善委員會已經考慮并批準將116件文物,通常被稱為貝寧青銅器(Benin bronzes),由劍橋大學考古和人類學博物館歸還給尼日利亞國家博物館和紀念碑委員會。校方正在與委員會合作,確定后續步驟,我們將在適當的時侯進行溝通。”

這名發言人補充說,仍將有部分文物以“長期租借”的方式留在劍橋大學,以確保這一西非文明的象征“繼續在博物館展覽和學校團體教學活動中呈現”。

根據她的解釋,所有實體返還的文物都將由尼日利亞國家博物館和紀念碑委員會接收,“這是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的法律要求,也是貝寧奧巴(國王)正式支持的一種舉措。”

一尊貝寧王國奧巴的雕像,是劍橋大學計劃歸還的文物之一 圖自劍橋大學網站

劍橋大學此次歸還的文物來源于西非古國貝寧王國,它位于今天的尼日利亞西南部,歷史可以追溯至11世紀。在15世紀末期與歐洲建立貿易往來之后,貝寧王國一度成為歐洲與非洲內陸之間重要的貿易中心,幾乎主導了尼日爾三角洲西部到拉各斯整條海岸線的貿易。

為控制西非地區的貿易并攫取土地,英國在19世紀多次尋求將貝寧王國變為自己的保護國,但這一要求遭到貝寧王國拒絕。

直至1897年,英國探險家詹姆斯·菲利普在造訪貝寧城的途中與王國的統治者發生沖突,導致幾名英國代表和數百名當地勞工死亡,英國隨即以“報復”為名對貝寧王國發動侵略戰爭。在這場“血腥而毀滅性”的入侵中,英軍焚毀了貝寧古城,搶走了數千件藝術品。

《衛報》稱,為了收回發動戰爭消耗的資金,英軍后來又在倫敦出售了大批文物,最終導致它們散落在英國、歐洲和美國各地的博物館之中。由于這些文物大多由青銅或黃銅制成,是貝寧王國宮殿的裝飾品,它們也被統稱為貝寧青銅器。

近年來,隨著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逐漸加大文物追回工作的力度,西方國家的機構和博物館正面臨越來越大的輿論壓力,這迫使他們逐步向非洲國家歸還文物。

報道稱,德國和尼日利亞在今年7月簽署一項協議,歸還了兩件貝寧青銅器,并將德國博物館收藏的1000余件文物的所有權移交給尼日利亞。倫敦霍尼曼博物館也在8月宣布,將向尼日利亞歸還72件貝寧青銅器。

然而,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貝寧青銅器館藏的大英博物館始終以1963年《大英博物館法》和1983年《遺產法》為“擋箭牌”,拒絕歸還任何藏品。尼日利亞文化部長賴伊·穆罕默德已于10月敦促大英博物館效仿其他機構,盡快歸還相關文物。

“他們拿法律當盾牌,但這與法律無關,而是一個道德問題。”穆罕默德說,“我上次來到倫敦的時候已經告訴他們,關鍵不在于‘要不要還’,而是‘什么時候還’。他們終究是要歸還這些文物的,這項運動正日益壯大。”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