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會走IBM的老路?精通技術的CEO有多少機會?

導讀 兩周后 這位在英特爾擁有40年“工齡”的老將就要正式上任 但是剛進入2月 外界更多的看衰聲音也接踵而至。在1月13日發布的公告中 英

兩周后 這位在英特爾擁有40年“工齡”的老將就要正式上任 但是剛進入2月 外界更多的看衰聲音也接踵而至。

在1月13日發布的公告中 英特爾公司宣布 公司董事會已任命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擔任新一任首席執行官 在2月15日他將和現任首席執行官司睿博(Bob Swan)正式交接棒。

消息傳出后 業界曾一度看好這一舉措背后的積極作用。

作為芯片業的巨頭 英特爾此舉被視為挽救頹勢的重磅行動。近幾年來由于一系列產品開發的失敗 使英特爾落后于臺積電和AMD等行業玩家 這使得其股票長期以來處于低迷狀態 而英偉達、AMD和臺積電的股票卻不斷創下新高。

如今新任首席執行官將于2月中旬接任。英特爾內部也希望借此重拾昔日的輝煌 而華爾街分析師、第三方行業觀察者卻開始擔心 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能否針對公司發展和芯片業趨勢進行正確的調整。

如今 與分析人士談及英特爾、IBM和英偉達 就像是在和汽車圈的分析師聊到福特、本田面對特斯拉的窘境。

英特爾會走IBM的老路?

雖然外界都寄予厚望 而且基辛格也可能會從政策層面得到更的支持 但是不少分析人士認為 基辛格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有分析人士甚至指出英特爾在行業內將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知名券商Cascend Securities的首席投資策略師埃里克·羅斯對外表示“如果他們不采取行動 他們將變成IBM。” 羅斯指出雖然IBM仍能夠“賺錢” 也一直沒有放棄對云計算和AI的探索 但是在科技產業已經很少有人會說IBM是一家令人振奮的公司 “它很難推動下一波技術的發展。如果現在英特爾不立即改變 也可能會變得越來越無足輕重。”

此前 將芯片制造業務外包 曾被認為是英特爾走向敏捷和專注的一條捷徑。

但是在此前的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 即將上任的CEO帕特·基辛格表示 英特爾計劃堅持其IDM模式 大部分芯片仍將由內部生產 但會外包一部分芯片制造業務 同時升級其制造流程。

這種缺乏明確性的策略 讓外界更加感到英特爾的猶豫不定。英特爾業務的核心基礎是制造用于個人計算機和服務器的中央處理器 在這個市場中 其主要競爭對手是AMD。英特爾也在為物聯網 汽車自動駕駛 PC內存和人工智能應用提供相關專業芯片 但是市場占有率較小。

作為在英特爾工作了40年的技術型管理者 帕特·基辛格首先要解決的是英特爾在五年前走入的“歧途”。在2016年 英特爾在從14納米芯片過渡到10納米級處理器時遇到了一系列技術難題。這些問題一直延續到7納米芯片工藝的開發中。

英特爾目前仍在努力提高10納米芯片的產能 并且正在努力轉向7納米。而臺積電正在大規模生產5納米芯片 并且在兩個月前宣布 其3納米芯片實現大規模生產的目標將在2022年實現。反觀英特爾的7納米制程 至少要推遲到2022年底。關鍵是目前臺積電還在大量生產10納米和7納米工藝的芯片產品 在保障庫存增加的同時也在價格上對英特爾形成了壓力。

諸多因素造成了英特爾近幾年來的股價一直低于半導體股的平均價值。自2018年一月至今 英特爾股價大約上漲了16% 而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近42%。同期 臺積電的股價在這段時間以來上漲了207% 而AMD股價上漲了764%。

投資人對英特爾股價最熱烈的追捧大概是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戳破前 其股價最高點為75.81美元 此后就一直起起落落。即便是此前宣布新任CEO人選 以及公布了一份較好的2020全財年及Q4財季的報告 也只是在當天拉升了一點點股價就隨即回落。尤其是Q4財報出臺后 第二天英特爾的股價在一片利好聲中就暴跌了9.3% 一天時間公司市值就蒸發了238億美元(超過人民幣1500億元)。

要知道 那份英特爾的財報中 2020全年營收可是同比增長了8%(至779億美元) 尤其是PC板塊更是在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大幅增長了9%(至109億美元)。投資者這是有多不看好英特爾?

精通技術的CEO有多少機會?

外界對英特爾凈利潤下滑、轉型面臨巨大挑戰的擔憂 造成了這次股價的暴跌。此前(1月13日)宣布任命基辛格為首席執行官時 英特爾的股價也曾一天內上漲鍋7% 但是此后又迎來了低迷。

基辛格是一名資深工程師 曾在英特爾作了近40年 其中包括擔任首席技術官一職。他曾經于2009年9月離開公司加入EMC 擔任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在2012年8月 基辛格又成為VMware(VMW)的首席執行官。在VMware任職的八年中 基辛格帶領這家軟件巨頭經歷了一段增長期 其年收入幾乎增長了兩倍 達到近120億美元。這位技術型CEO擴展了VMware的核心虛擬化軟件業務 并將其功能擴展到云計算、互聯網、5G和邊緣設備等領域。

這也是此前不少分析師認為 由精通技術的理工男CEO來管理英特爾會更好的原因。

基辛格此前在1月21日的英特爾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出人意料地亮相 引發了外界的關注。他對英特爾在解決其7納米工藝技術方面取得的進展表示信心 并將公司對內部制造的承諾提高了一倍 但他也透露 英特爾會和行業內的芯片制造廠進行一些生產合作。

蓋辛格說:“我相信我們2023年的大部分產品將在內部生產。” “同時 鑒于我們產品組合的廣度 我們很可能會擴大對某些技術和產品的外部代工廠的使用。”基辛格希望能夠得到更多分析師的認可 因為他們對英特爾的股價前景抱有很大的分歧。

的確 就在基辛格強調要堅持下去并專注于改善其新的7納米芯片制造工藝之后 英特爾股價迎來了暴跌 這也導致不少華爾街分析師和行業觀察家提出了質疑。

硅谷投資人王煜全也指出 英特爾收入增長 但是在資本市場上卻越來越不被看好 原因有這幾點:一方面 是Intel自身的問題 芯片研發進度已明顯落后 另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 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革 蘋果、谷歌、微軟等互聯網大客戶已向全產業鏈延伸 可能將逐漸脫離對它的依賴。尤其是蘋果 果斷打破PC和移動端之間的界限 打造ARM生態直接沖擊Intel的X86生態。

王煜全認為 即便有技術型CEO的加入 外界還是要對英特爾的未來謹慎看待。從短期看 通過聚焦云計算 英特爾的業績有可能回升 但長期看 Intel的戰略必須要做出重大調整 才能有鳳凰涅槃的機會。

此前 包括對沖基金Third Point在內的一些激進投資者一直在敦促英特爾 希望其將更多地將芯片制造業務外包給臺積電或三星等代工廠。一些分析師還提出英特爾應該完全放棄其芯片制造業務 并像AMD一樣成為無晶圓廠模式的思路。

羅森布拉特證券公司(Rosenblatt Securities)的半導體股票分析師漢斯·摩西斯曼在一份調研報告中也表示 基辛格“打算繼續鮑勃·斯旺的戰略 這可能要增加更多的風險。” 摩西斯曼已經將英特爾股票評級為賣出 目標股價為40美元。

自從基辛格被任命為新CEO的消息傳出至今 不少半導體行業的股票分析師仍然對英特爾股票持懷疑態度。

咨詢公司半導體顧問的總裁羅伯特·梅爾(Robert Maire)對媒體強調:“我不清楚他能否解決英特爾的問題。” “他有很多工作要去應對 這絕非易事。”

對于臺積電代工的話題 梅爾進一步指出:“英特爾能趕上臺積電嗎?也許有一定可能 但是他們必須持續投入大筆資金 重新集中精力在新工藝上面。即便如此未來能否超越臺積電 我對此仍表示懷疑。”

有分析人士指出 到了英特爾開始有能力全面生產7納米芯片的時候 臺積電已經開始生產3納米芯片 那將使英特爾落后“兩個時代”。

相關分析師表示:“如果新任CEO能設法扭轉英特爾多年來在流程執行方面的令人失望的局面 那么到2023年 英特爾將有望拉近與臺積電的距離 但會仍將為此花費巨額資金和成本支出。”另一個問題是 在英特爾不斷進步的同時 臺積電會放慢自己在制造工藝上的領先水平嗎?

【結束語】

這才是外界對于新任CEO基辛格最大的擔憂 即便是技術大牛 他又如何讓英特爾找回以往失去的那五年 并在未來兩年內將新工藝和制程技術的競爭劣勢抹平? 責任編輯:tzh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