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打造“匠才之都”!2022年佛山市“百校千企”技能人才交流活動啟動

導讀校企同行,技引未來。12月20日,佛山市2022年“百校千企”技能人才交流活動拉開序幕,依托全市統一公共就業人才服務平臺——佛山人才網搭建...

校企同行,技引未來。12月20日,佛山市2022年“百校千企”技能人才交流活動拉開序幕,依托全市統一公共就業人才服務平臺——佛山人才網搭建的“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平臺也同步啟動。

本活動由佛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佛山市人社局”)主辦,主題為“校企共建育能工巧匠 技能先行筑智造佛山”,旨在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進行人才供需對接洽談,促進校企融合,推動技能人才精準培養,助力佛山打造“匠才之都”,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來自省內外百余家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和千余家佛山企業一同參會。

佛山市2022年“百校千企”技能人才交流活動現場。

“入校即入企,上課即上崗”

作為制造業大市,佛山積極構建匹配產業需求的技能人才培育體系,著力打造“匠才之都”,形成產業聚集技能人才、技能人才引領產業的良性循環。

截至目前,佛山全市擁有技能人才近120萬,其中高技能人才近36萬。根據《佛山市職業技能升級行動方案(2022—2026年)》,到2026年,佛山力爭全市技能人才總量力爭達140萬人,高技能人才達45萬人;全市職業院校在校生規模不低于14.5萬人,其中技工院校不低于3.5萬人。

加強產教融合,有助于解決院校專業設計不夠科學,一些行業供求關系不均衡,歲末年初用工短缺等問題。

“讓學生入校即入企,上課即上崗。”佛山市人社局局長蘇巖表示,在歲末年初之際,佛山舉行“百校千企”技能人才交流活動,旨在打造校企對接平臺,推動校企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對接,讓技工院校第一時間掌握市場需求,同時引導企業更加重視技能人才引育,在校企合作方面繼續大膽突破創新。目前佛山一批企業已建有完善的員工內部成長機制,未來政府部門要打通內外培養、認定機制,將企業的內部評價與政府職稱評定、技能等級評價結合在一起,將企業用才變成全社會用才。

活動現場,佛山依托全市統一公共就業人才服務平臺——佛山人才網搭建的“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平臺正式啟動。該平臺依托佛山人才網云服務體系,利用數字化技術與人才招聘服務深度融合,打通校企雙向輸送、精準匹配的培養渠道,提供智能化的人才招聘和校企對接服務,讓校企雙方隨時隨地實現技能人才供需對接。目前,平臺已入駐佛山企業超過1千家、院校超過140家,包括中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

同時,8家企業與8所技工院校在現場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分別是廣東美的廚房電器制造有限公司與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廣東華興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等。

依托佛山人才網搭建的“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平臺正式啟動。

推動學校與企業雙向奔赴

活動現場,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黨委書記馮為遠作主題分享,介紹了學校在技能人才培養、校企合作上的經驗。該學院著力培養現代制造業的技能人才,開設的30個專業均服務于廣東省20個戰略產業集群,打造了智能制造等7個專業群。近10年來,學院學生在五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共獲“10金3銀4銅1優勝獎”,助力我國實現世賽金牌“零的突破”,成為全國在世賽中獲金牌數量最多、總成績最好的參賽單位。

現場還進行了企業路演帶崗,佛山群志光電有限公司和佛山市國星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向省內外院校發出“訂單班”“新興學徒制”等合作邀請,也向技能人才拋出崗位“繡球”,主要面向數控機械、工業自動化和電氣工業機器人等理科專業人才。

全國輕工行業“大國工匠”、日豐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白千分享了自己從大學教授轉變為大國工匠的成長歷程,并向各地技能人才發出邀請:“佛山制造業需要大量能工巧匠,佛山也具有誕生大國工匠的土壤和平臺。”

線下還開展了校企供需對接會,吸引了近90家企業代表到場與近60所技工院校進行對接,其中40家企業還擺設攤位發布人才需求信息。其中,機械工程師、裝配工程師、研發工程師等技能人才備受企業青睞。各院校傾向與先進制造或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企業開展校企人才培養合作。

校企供需對接會。

啟動儀式后,佛山市人社局組織120多名與會人員分三條線路前往禪城、南海、順德三區企業參觀,實地考察企業發展情況、工作環境、待遇水平、人才需求等,加強校企雙方合作的“吸引力”,實現雙向奔赴。

【南方日報見習記者】陳雪婷

【南方日報記者】王芃琹

【作者】 陳雪婷;王芃琹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