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資訊:評測a豆筆記本13怎么樣以及惠普暗影精靈4代游戲串流體驗如何

導讀新時代高科技不計其數越來越發達,小伙伴們看過不少科技新聞吧,在我們生活中應該也用到很多這些高科技東西,有哪些小伙伴值的關注的呢,今

新時代高科技不計其數越來越發達,小伙伴們看過不少科技新聞吧,在我們生活中應該也用到很多這些高科技東西,有哪些小伙伴值的關注的呢,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篇有關科技方面知識,希望大家會喜歡。

在數碼科技領域,越來越多的年輕用戶成為了數碼科技產品的消費主力,并將在未來承擔起市場更大的消費比重。但是,新的用戶自然會帶來新的需求,尤其是年輕一代,既要有個性,又非常現實,所以更多的年輕人并不是只看顏值,還要看內涵氣質。作為華碩旗下全資運營的子品牌a豆最近推出了一款主打年輕色彩的輕薄筆記本——a豆筆記本 13,以大膽而絢麗、輕薄而乖巧的設計風格,成為備受關注的青年潮品。

盡管在a豆筆記本 13身上幾乎看不到華碩的標識,但在品質上依然還是華碩血統,就好像大家所熟知的游戲硬件品牌ROG也是屬于華碩旗下獨立運營的品牌,a豆也是獨立子品牌,所以不管叫什么,都是與華碩系出同源。

a豆筆記本 13 采用了簡潔而優雅的設計風格,外觀簡潔大方,配色豐富溫暖,A面中間的LOGO非常迎合年輕人的萌系文化潮流,整體外觀上更為柔和且有溫度,暖男使用顯得更為溫和,小姐姐攜帶同樣增加了親切的氣質。

a豆筆記本 13超可愛的外觀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a豆筆記本 13的細節,就比如這個設計——當打開上蓋時,你會感覺到機身后部被抬高了,其實這是采用了Ergolift小翹跟式轉軸設計,機身上抬2.47°,最大開闔角度達135°,打字手感更舒適,同時還提供更廣的散熱空間,暖男的貼心感是不是立刻就顯現出來了?

開啟上蓋后,屏幕底部起到支撐作用,抬高后部機身

說到高顏值,a豆筆記本13可不僅僅在配色上討喜,NanoEdge微邊框設計才是讓你眼前一亮的大招!三邊窄邊框的寬度僅為4.3mm,底部的邊框也做到了最窄,使得屏占比達到了90%的水平,提供了更好的視覺效果和使用沉浸感。但是需要說明的是,把四邊框都做到了最窄,也犧牲了網絡攝像頭的位置,所以這款筆記本沒有提供攝像頭。不過,我們使用筆記本視頻的頻次已經非常之少了,為了高顏值,有沒有攝像頭似乎也就不重要了。

得益于超窄邊框的設計,13.3英寸的機身看上去非常小巧而精致,屏幕分辨率為1920×1080全高清,廣視角顯示屏。每次打開屏幕,就能感覺到顏值立顯,無論是瀏覽還是看視頻,都有一種愛不釋手的幸福感。

鍵盤面采用一體式設計,鍵盤區略微下沉,讓按鍵面與邊框持平。1.4mm的鍵程,搭配舒適且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的鍵盤,在小翹跟轉軸的幫助下抬起,自動傾斜至最佳輸入角度。多級可調的LED背光鍵盤讓你在昏暗的環境下繼續保持工作狀態。

一體式觸控板,操控流暢順滑。在觸控板的右上側還有指紋識別模塊,實現快速登錄而免去輸入密碼的繁瑣。

電源按鍵位于鍵盤區的右上角,整體性更強。可能是由于我的使用習慣問題,由于距離DEL按鍵太近,導致每次按DEL時,可能會誤按了電源鍵,希望你不要遇到跟我同樣的尷尬。

接口方面,電源接口位于機身左側,還包括HDMI、USB 3.0、USB Type-C;右側一個USB 2.0接口,二合一音頻接口,Micro SD讀卡器,以及電源/電池指示燈。此外,這款筆記本在網絡連接方面內置802.11ac無線和藍牙 4.2支持,隨時隨地上網就是任性。

位于機身底部的a豆筆記本 13音箱,內置SonicMaster聲音技術

a豆筆記本 13的機身尺寸為305.76×196.3×17.9mm,整體規格要比小米Air 和聯想潮7000-13筆記本輕薄一些,尤其是在邊框的尺寸和屏占比方面,a豆筆記本13都更有優勢。整機重量實測約1.23kg,搭配適配器旅行重量約1.4kg。

a豆筆記本 13 整機重量和旅行重量實測

小結:a豆筆記本 13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干凈、清爽、年輕、有活力,玫瑰金、冰鉆金和星辰銀的配色,大膽而絢麗。NanoEdge微邊框屏幕,實現了四邊超窄邊框,90%屏占比,感受沉浸視覺體驗。Ergolift小翹跟轉軸設計,讓輸入操控體驗細致貼心。當然,作為一款輕薄本,非常適合便攜出行,約1.2kg的重量,以及小巧精致的機身,出門隨身行再也不是負擔了。

硬件與評測

我們評測的這款a豆筆記本 13搭載了英特爾第八代酷睿i5 8250U處理器,四核八線程。主頻1.60GHz,動態加速頻率3.4GHz,6MB三級緩存,熱設計功耗15W,通過此前的評測結論,i5-8250U相比i5-7200U 提升在百分之三十到四十之間。但是由于TDP僅15W的限制,在實際使用中更加適合輕度游戲玩家、輕量級圖形設計的需求,但是對于日常辦公、瀏覽基本不受影響。

此外,這款筆記本在內存方面搭載的是8GB DDR3,而且是雙通道,搭配該處理器在性能上的發揮是完全沒問題的。

CPU-Z檢測信息

通過CPU-Z和國際象棋跑分可以看到,i5-8250U處理器在多線程方面的表現相當不錯,也意味著即便是降低了TDP,但是在線程上的提升,性能依然堅挺。

CPU-Z和國際象棋測試結果

CINEBENCH R15的得分為626cb,單核141cb,也是i5-8250U應該有的成績。

CINEBENCH R15

PCMARK 10的基準跑分,主要針對一般辦公的模擬場景,綜合考察處理器和顯卡在生產力工具方面的表現,3543的得分與實力相符。

PCMARK 10檢測結果

接下來再來看看顯卡,英偉達MX150獨顯,2GB GDDR5顯存,此前對這款顯卡的評測也很多了,在輕薄本上也是主流的獨顯配置,至少比集顯的性能要好很多。甚至還有人在該配置下跑起了LOL,沒錯,的確可以流暢運行LOL。

a豆筆記本 13 MX150 GPU-Z信息

作為一款便攜輕薄本,流暢辦公,輕度游戲,看高清視頻,足矣。所以在近期想要入手筆記本的朋友,我的建議肯定是八代處理器,有MX150獨顯更好,至少8GB內存。很顯然,a豆筆記本 13在配置上是非常主流的了。

3DMARK Cloud Gate 檢測結果

內存與存儲

這款筆記本內建8GB DDR3 2133雙通道內存,對于辦公來說,實際上多年的工作內容改變的并不多,不過是上網、Office、PS和一些聊天工具。所以a豆筆記本 13運行起來流暢有余。

內置雙通道內存

通過AIDA64對內存的檢測可見,其在讀寫速度上的表現已經不錯,足以應付日常辦公的需求。

內存檢測結果

這款a豆筆記本 13在硬盤存儲上直接采用了固態硬盤,而沒有采用混合方案,在滿足文件存儲需求的同時,可以讓筆記本做的更輕薄,更便于攜帶。而固態硬盤相比機械硬盤,無論是在系統的啟動方面,還是程序的加載運行方面,都是快速的保證。

我們評測的這款筆記本硬盤容量為256GB,M.2 SATA3協議,下圖是兩款測試軟件的結果,其讀寫速度在500MB/s左右,表現也算不錯,雖然在跑分上看上去并不是很高,但實際使用中肯定是夠用的,不用擔心速度不夠用。

Aa豆筆記本是一款輕薄型的筆記本,突出的特性是輕薄、便攜,那么對電池的續航就有很大的需求。一般來說,在正常使用情況下,輕薄本的電池續航至少應該在6個小時以上。而a豆筆記本 13在硬件配置上,采用的是英特爾八代酷睿處理器,以及MX150獨顯,按說性能已經不錯,那么在電池續航方面的表現會是如何呢?

通過拆機可以看到,a豆筆記本13 內置了一個42Wh的鋰聚合物電池,看上去也不是很大。但是在滿電情況下,系統顯示的續航時間達到了10小時。

之后使用PCMARK 8 Work模式測試電池的續航時間,該模式突出日常辦公場景,比如網頁瀏覽、視頻會議、社交聊天、文檔處理等,基本上達到最大負荷的運行。最終給出的結果為7小時10分,系統顯示電池剩余時間為20%,也就是說,即便在不間斷辦公情況下,a豆筆記本 13 電池的續航時間也能達到或超過8小時,從北京到上海的高鐵約4個半小時,一路看電影,到達目的地后不耽擱商務辦公。

此外,a豆筆記本13還配備了快速充電技術,可在49分鐘內把低電量充電至60%。全天無憂,放心使用。

a豆筆記本 13在溫度上的控制也非常不錯,出風口位于機身后部,當合上A面時是看不到出風口的,打開屏幕,位于屏幕下方的轉軸處,也就是說,出風直接吹到圓形的轉軸上,反饋到向上擴散。這樣做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首先就是后置式的散熱相比在機身兩側,不會影響到操作者的感受;另外,當合上A面時出風口是隱蔽的,減少了污染,也保持了外觀的整體性。

筆記本機身的底部,靠后部有一個長形的腳墊條,抬高機身的同時,也給通風留下了更大的循環空間。

內部的散熱系統采用的是單銅管設計,銅管看上去還是挺寬的,貫穿了處理器和顯卡。雖然是單風口,但風扇的規格還是挺大的,所以能夠保證高效率散熱。

a豆筆記本散熱風扇

英特爾八代酷睿i5-8250U的TDP為15W,在保證性能夠用的同時,其發熱量也得到有效地控制,所以我們完全不擔心a豆筆記本的散熱情況。使用AIDA64烤機超過1小時,我們使用熱成像儀檢測表面溫度,其中鍵盤區的最高溫度為52°,D面的表面最高溫度為48°,而且熱量比較集中在一點,進一步驗證了無需對溫度擔心。

小結:在硬件測試這一部分,八代酷睿處理器和MX150都是輕薄本里非常成熟而經典的配置,在性能和散熱等方面的設計,應對商務辦公都是綽綽有余。a豆筆記本 13在非常小巧的機身里,做到了外觀和性能的均衡,超長的續航時間讓出行無憂,強大的性能讓辦公高效。

評測總結:

超萌的a豆LOGO設計,充滿年輕時尚的色彩,激情洋溢的性能表現,是a豆筆記本 13帶給我們的第一印象。作為商務辦公裝備,a豆筆記本 13與現代年輕人追求的高顏值和內涵氣質更是處處融洽,輕薄、便攜、超長續航,無論工作節奏如何快,都能輕松應對;四邊超窄邊框,多款時尚色彩搭配,讓你精力充沛一整天。

“游戲串流”,當你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會想到什么?串流,百度百科給出的解釋是,不需要大量的儲存空間來紀錄多媒體檔案,只需要適量的儲存空間即可。那么游戲串流呢?其從串流的含義引申過來的解釋便是,不需要太高的配置便能夠實現游戲運行,比如用手機玩PC游戲,又或者用低配的老舊電腦操控你的新游戲主機。

或許有很多人會問,為什么你有好的電腦不用,非要用爛電腦或者手機玩游戲?一個很重要的實際應用場景便是,當你擁有一臺老舊的大屏一體機和一臺新游戲筆記本的時候,你不需要用HDMI線連接便可以體驗大屏游戲的快感。目前,比較常見的游戲串流工具包括NVIDIA GeForce Experience、Steam Link等等。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款游戲串流工具便是惠普暗影精靈4代游戲本內置軟件OMEN Command Center中的“游戲串流”功能。

位于OMEN Command Center軟件中的游戲串流打開界面如上圖所示,三部提示解釋了游戲串流實現的功能以及其所需的調節。其所具備需要的條件有四:一臺OMEN暗影精靈系列臺式機或筆記本、一臺能夠下載OMEN Command Center軟件的Windows 10電腦、對帶寬的要求(內置軟件可以測試帶寬性能)、以及惠普賬戶。而為了獲得更好的體驗,惠普建議兩臺電腦在同一網絡下使用, 這主要是因為國內的Internet環境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帶寬,而局域網內的帶寬通常是沒有問題的。

登陸惠普賬號之后,保持服務端處于開機狀態,接下來你去另一臺Windows 10的電腦上(Windows商店)下載OMEN Command Center軟件便可以準備實現游戲串流了。

上圖為普通Windows 10電腦的OMEN Command Center軟件界面,相比惠普OMEN暗影精靈系列電腦的軟件界面,該界面只包含游戲串流功能,而不包含性能監測等其他功能。我們同樣登陸惠普賬號,隨后便能夠成功的進行游戲串流了。

個人認為,游戲串流類似于流針對游戲畫面傳輸的使用場景做了特殊優化的遠程操控,我們可以通過遠程操控處理一些文件,更可以玩游戲。如果你的帶寬足夠,你甚至可以在辦公室午休的時候用公司的破電腦來吃吃雞或者玩玩堡壘之夜,而這些都是通過遠程控制你的暗影精靈實現的。

打開之后我們便看到四步提示,接下來我們便通過遠程控制來體驗游戲串流的魅力。

點擊“以遠程啟動桌面后”,我們能夠看到一個小窗口,我們利用該窗口便能夠控制惠普暗影精靈4代。如果你中圖想關閉遠程控制需要按下“Ctrl+Alt+·”組合按鍵,不能直接關閉窗口,具體鍵位如下圖所示。

為了帶來更好的遠程控制游戲串流體驗,我們還可以通過設置進行全屏操控,同時擁有沉浸式模式開關和垂直同步(VSync)開關。開啟沉浸式模式之后,我們可以將普通Windows 10電腦中的按鍵和鍵位組合全部同步到惠普暗影精靈4代,以擁有更好的游戲體驗。而垂直同步可以避免畫面撕裂,但是可能會有延遲。接下來我們通過Steam上的《絕地求生》這款游戲來進行實際游戲串流體驗。此外,設置下方還有流式傳輸性能測試工具用于評估傳輸效果。

為了更好的體現游戲串流,我們并沒有進行全屏游戲。在實際體驗中,我們利用一臺五年前的臺式電腦控制暗影精靈4代,在同一網絡下游戲體驗十分流暢,無任何卡頓,全屏模式下和正常吃雞是一樣一樣的。惠普暗影精靈4代搭載的游戲串流功很好的解決了我們家中老舊臺式電腦、一體機的閑置問題,在老的大屏電腦下我們也能夠爽玩游戲。

核顯電腦也可通過串流功能進行大屏游戲體驗,無需擔心配置問題

當然除了玩游戲,遠程控制可以彌補一些過失。比如我前一天晚上在家辦公忘記將惠普OMEN游戲臺式機中的文件倒到U盤上,我們也可以通過遠程控制將文件通過郵件進行傳輸,十分方便。

寫在最后:

游戲串流可以說是升級版的遠程控制,我們可以通過惠普OMEN暗影精靈系列電腦讓我們的老舊電腦變廢為寶,不通過HDMI線連接便可以實現遠程連接,操控電腦,甚至是玩游戲。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