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講解下有關小米5和小米4s深度測評對比(內附詳細圖文),相信小伙伴們對這個話題應該也很關注吧,現在就為小伙伴們說說小米5和小米4s深度測評對比(內附詳細圖文),小編也收集到了有關小米5和小米4s深度測評對比(內附詳細圖文)的相關資料,希望大家看到了會喜歡。
前言:
如果要用2個字來形容小米手機剛剛走過的2015的話,那么可能是——別扭。沒有達到8000萬的低到銷售目標,沒有一款新發布的銷量過千萬的“爆款手機”,沒有樂視的話題性,沒有魅族PRO5、華為Mate那樣合格的國產高端旗艦,主要出貨量全靠紅米系列的極高性價比撐起來。
這一切只是因為一樣東西:驍龍810。
由于高通這款旗艦soc糟糕的能耗比和發熱狀況,很多廠家吃足了虧,而三星7420則依靠著先進的制程和卓越的性能獨領風騷。
去年年底高通終于推出了驍龍820,今年憋了19個月的小米當家旗艦——小米手機5也順勢推出,與此同時發布的還有經過優化設計的上代旗艦的升級版——小米4S。這兩款真正的“小米手機”究竟表現如何?小米5擔得起“黑科技”的名號嗎?小米4S是否就應該默默無聞?今天小編就帶你詳細了解一下這兩款機器,820真正的表現可能會出乎你所料。
ID設計
此次參與評測的兩部手機都是白色版,不過其正面設計完全不同。
小米5采用了2015年其余國產廠家喜歡用的黑邊設計,其息屏狀態下正面也十分漂亮,加上這次新加入的實體home鍵,呈現出了一個全新的小米手機。
而小米4S則是延續了此前小米手機一貫的設計基礎,白色玻璃面板加上小米經典的“屌絲三鍵”,只能說中規中矩。
此次兩款手機都采用了雙面玻璃+金屬中框的設計,由于小米4S比較方正,猛然拿在手里隱隱有一種索尼的即視感,不過那個圓形指紋識別區域和碩大的米logo還是鮮明地展現了它的身份。小米5的背面則是基本延續了小米note的設計,加上申請了專利的超薄防抖鏡組設計,可以說米5的背面顏值超越目前市面大多數手機。小米4S可以用珠圓玉潤來形容,白色玻璃的精致與滑膩使得4S的手感遠遠超過小編之前的想象,隱隱有點白錘的意思。
亮屏后,二者的面板差異就表現了出來,由于樂視的“ID無邊框”影響巨大,所有采用類似的黑邊設計的廠家全都被調侃為“窒息”“前排出售氧氣瓶”。但嚴格來說,米5并不是ID無邊框,因為其玻璃設計并沒有高出中框延伸至機身邊緣。
小米5官方壁紙是四周黑色,為了展現出兩款手機的差異,小編為其換上了淺色壁紙。MIUI7.2提供了類似華為的鎖屏畫報功能,不過個人選擇關閉……選用了相同的主題后,二者屏幕表現相差有點大。此次小米5采用的16顆LED燈在亮度上得到了體現,如圖小米4S是50%亮度,而小米5必須降到30%左右才能讓亮度表現大致相同。
另外小編手上這臺小米5有些微泛紅的現象,不過不明顯,而小米4S則是明顯發黃,且不用和別的手機對比就能看出。
需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相機是無法完美展現屏幕的發色傾向的,比如這張圖的發色傾向就和本文前面說的恰恰相反,實際顏色與拍照顏色的差異在取景器中就出現了,這在目前是個無解的問題,正如大家在網上看到了那么多紅得發紫的mate8,但是實際體驗的時候卻并沒有這樣明顯的感受。
小米5的厚度為7.25mm,4S的厚度為7.8mm,二者相差不算太大,但是小米5采用了弧度邊框+3D玻璃后蓋,使得其在視覺和手感上都要明顯優于4S。
小米5此次的細長home鍵被吐槽有三星的即視感,拋開這些不談,home鍵做工扎實,段落感和回彈反饋明確,作為自家第一款配備正面home鍵的機器,這樣的表現確實不錯,看來19個月的等待沒有白費……不過小編還是喜歡此前白色邊框的工程機多一點啊。萬年前置logo,不過米logo在白色面板上沒有那么違和……總體感覺還好,應該是已經習慣了。但是像小米5這樣ID設計如此鮮明的機器,加上如今小米的知名度,其實完全沒必要弄個正面logo,今年三星S7系列的國行版據說已經取消前置logo了。
USB TYPE-C接口,配合官方送的數據線插拔很牢靠,為了給指紋模塊讓渡空間,此次數據接口的位置并沒有處在中框正中間而是略微下移,但是好歹比小米4那種隨便在邊緣開個USB口的好看多了。
指紋識別
此次小米5細長home鍵讓很多人擔心,但是經過實際測試,其可用性真的很出色,識別率和識別速度并沒有什么問題,指紋錄入的時候可以多試一些角度,這樣解鎖的成功率會提高。
小米5&小米4S指紋識別速度對比
可以看出,由于小米5采用了新一代的FPC1255指紋識別模塊,其識別速度和識別率都很不錯,小米4S由于識別面積略小,加上小編剛開始接觸不太熟悉,所以出現了一次沒找到位置,4S識別速度略遜小米5和PRO 5。盡管小米宣稱開放了自家的指紋認證平臺,但是目前其指紋適用范圍還很窄,只支持自家小米錢包,而其競爭對手PRO 5已經支持了支付寶和加密應用。安卓6.0提供了統一的指紋API接口,只盼著阿里、騰訊等公司盡早完成API的接入,這樣就不用讓手機廠商一家家去談合作了,目前階段,小米的指紋識別功能十分有限,主要也就是用來解鎖。
性能測試
既然談到小米,“跑分”這個詞就繞不開,加上小米5是市面上第一款量產的驍龍820的機器,人們也對它的性能抱有很高的期待。
3D測試
此次3D測試使用的是3DMARK的sling shot ES 3.0,得分1949,表現優異,但是由于820這顆新品SOC的上傳數據過少,沒有子項的分析對比。
CPU測試
GPU測試采用業界比較公認的GeekBench,小米5第一次能夠跑到單核2328的恐怖成績,盡管比起蘋果A9的2400+還有差距,不過多核性能還是有優勢的。
由于高通一直被人詬病發熱降頻,所以小編用GB跑了10次,第10次結果如圖:
可以看出820的單核性能下降并不明顯,只是多核性能降了下來,在如此極限的情況下能有這樣的成績,表現也算是優秀了。
順便附上小米4S的跑分,808屬于上一代的次旗艦SOC,這樣的表現也能理解。總之單就性能而言就是被自家紅米note3全網通吊打的節奏……更不用提小米5了……
跑分的差距是有點大,但是就實際使用而言,日常的APP小米4S還是能夠勝任的……夠用黨不會感到任何不適,只是有點心疼2499的我,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此次測試的是小米5高配版,也就是滿血的驍龍820,拋卻體質差異,其性能表現應該能代表820的一般水準,高通這次沒吹牛。
視頻解碼
得益于820視頻解碼技術的精進,此次小米5支持HEVC 10BIT與4K 60FPS的視頻硬解。
GPS對比
在搜星速度方面,小米5由于4S,但4S搜到的衛星信號都不差,不用擔心小米4出現的導航門。
續航測試
本次續航測試使用的是WP7吧的“御劍”測試法,方法是WiFi條件下硬解720P的CLANNAD,插耳機50%音量,自動亮度調整到50%,不限制彈幕,不插卡,旨在考察WiFi條件下機器的續航表現。
小米5
小米5的續航成績達到了恐怖的9小時,小編下午5點多開始測試,一直測試到將近凌晨3點3000mAh的電池達到這樣的成績,看來820的功耗控制相比810而言有了巨大的進步。
小米4S
老實說測試之前小編并不看好4S的續航,因為采用相同SOC的小米4C是出名的尿崩……然而……
小米4S最終續航測試成績是8小時整,比小米5短了1小時,看來808的功耗控制是明顯弱于820的,但也沒到尿崩的地步,究其原因,應該是4S采用了3260mAh的電池,比小米5大了將近10%,所以輸得不算是太難看,擔心4S尿崩的童鞋可以放心了……
續航總結:
我們可以看到驍龍820在保持良好的功耗控制的情況下依然做到了將近808兩倍的性能表現,這款soc的出色是顯而易見的,同時影響續航的因素很多,御劍測試不代表日常使用情況,就評測機構FVIEW的測試結果來看,米5能在數據庫中排到第3的位置,這優異的成績與御劍測試的結果方向一致,大家不用因為沒有上4000mAh的電池而擔心米5的續航了,原來高端SOC真的可以做到既強悍又省電……
充電測試
小米5&4S充電器對比
小米5采用了18W功率的QC3.0方案,4S采用了高到12W的QC2.0方案,二者的差異直接表現在了充電時間上,如圖所示:
小米5的0到100充電時間為1小時18分鐘,與魅族PRO 5相當,而4S則是直接到了1小時55分鐘,并且前期小米5電量是暴漲狀態,最后10%也沒太過分降速,4S前89%基本上勻速充電,每分鐘1%,對于一些緊急狀況而言,小米5的快充技術簡直是福音。
拍照測試:
小米5此次采用的是索尼IMX298的方案,1600萬像素,光圈F2.0,配合自家四軸防抖和高通驍龍820全新的ISP,沒有選擇IMX3XX的大底CMOS,小賢在之前猜測可能是米5立項時間過長所致。四軸防抖經測試穩如poi,應該是勝過市面上絕大多數手機的錄像防抖,這顆攝像頭被各家評測認為白天卓越,晚上有點不給力。
而小米4S目測是延續了4C的方案,此前4C在白天的拍照解析力與色彩還原被評為小米家最強。
那么,我們這次直接來極限弱光條件下的對比。
首先來談談拍照體驗,夜間自動對焦對相機的挑戰不算小,米5依靠驍龍820做到了取景框中行云流水,反差控制出色,自動對焦雖然相比白天有點拖慢,但仍然流暢。而小米4S的取景流暢度、對焦速度均完敗于小米5,按下快門后,米5直接出片,4S則要等2-3秒的處理時間,估計是在降噪。
樣張對比:
小米5夜間的降噪和細節表現完勝小米4S,高光抑制方面,小米5同樣顯示了優勢。
對于電子快門的速度和對焦能力,小米5高出一截
電視對于點狀光源,小米4S畫面周五眩光較多,而小米5直接出現了花瓣形眩光,這個現場可以被無數次復現
眩光的差異是由于鍍膜導致的,4S更夸張地出現了橫斷鬼影。4S鏡頭沒有擦,請忽略那道豎著的眩光……
綜上可以看出,無論是夜間解析力、對比度、降噪能力、對焦速度、拍照體驗,小米5均高出4S一個量級,但是花瓣形眩光不知是不是個別現象,盡管這種直接對著拍路燈的場景不多見,不過這鍍膜表現可不算是樂觀。
評測總結:
磨礪19個月的小米5終于就這么到來了,它的充電速度、性能表現、續航時間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基本涵蓋了大多數的使用場景,優良的指紋識別、流暢的拍照體驗和精細的細節表現、良好的后蓋顏值及握感更是極大提升了用戶體驗。小米5是一款成熟均衡的產品,由它來拉開2016年國產旗艦手機之戰合情合理,但是小米5的攝像頭遺憾地采用了小底的IMX298,并且白平衡方面依舊是短板,個別場景的“小米綠”依然存在,在國際友商紛紛采用IMX3XX的現狀面前,四軸防抖的黑科技不足以支撐起小米攝像頭的總體表現。如果要說這些所謂的“黑科技”的比較大短板,恐怕就是畫質了。
小米4S是小米首次采用大規模線下渠道發布的機型,其性價比與自家產品比或許不那么突出,但放在整個手機市場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白色機身的4S在顏值方面出乎意料的好,沒有了金色和淡紫色多余的紋路點綴,整體設計顯得純凈自然。64GB的存儲空間、808的夠用性能加上出色的顏值,使得小米4S稱得上次旗艦的稱號,起碼相比4C來說,4S在屏幕背光、續航表現、觸控品控方面都做了肉眼可見的提升,如果你不是那么追求性能,并且想要個好買一些的手機,4S應該能滿足你的基本要求。
來源:下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