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生活動態:什么是網絡地址轉換

導讀跟大家講解下有關什么是網絡地址轉換,相信小伙伴們對這個話題應該也很關注吧,現在就為小伙伴們說說什么是網絡地址轉換,小編也收集到了有

跟大家講解下有關什么是網絡地址轉換,相信小伙伴們對這個話題應該也很關注吧,現在就為小伙伴們說說什么是網絡地址轉換,小編也收集到了有關什么是網絡地址轉換的相關資料,希望大家看到了會喜歡。

什么是網絡地址轉換?

網絡地址轉換(縮寫為NAT)也叫做網絡掩蔽或者IP掩蔽,是一種在IP數據包通過路由器或防火墻時重寫來源IP地址或目的IP地址的技術。這種技術被普遍使用在有多臺主機但只通過一個公有IP地址訪問因特網的私有網絡中。

NAT分類

NAT有三種類型:靜態NAT(StaticNAT)、動態地址NAT(PooledNAT)、網絡地址端口轉換NAPT(Port-LevelNAT)。

其中,網絡地址端口轉換NAPT則是把內部地址映射到外部網絡的一個IP地址的不同端口上。它可以將中小型的網絡隱藏在一個合法的IP地址后面。NAPT與動態地址NAT不同,它將內部連接映射到外部網絡中的一個單獨的IP地址上,同時在該地址上加上一個由NAT設備選定的端口號。

NAPT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轉換方式,在HomeGW中也主要使用該方式。它又包含兩種轉換方式:SNAT和DNAT。

(1)源NAT(SourceNAT,SNAT):修改數據包的源地址。源NAT改變第一個數據包的來源地址,它永遠會在數據包發送到網絡之前完成,數據包偽裝就是一具SNAT的例子。

(2)目的NAT(DestinationNAT,DNAT):修改數據包的目的地址。DestinationNAT剛好與SNAT相反,它是改變第一個數據懈的目的地地址,如平衡負載、端口轉發和透明代理就是屬于DNAT。

NAT用途實例

1、負載均衡:目的地址轉換NAT可以重定向一些服務器的連接到其他隨機選定的服務器。

2、失效終結:目的地址轉換NAT可以用來提供高可靠性的服務。如果一個系統有一臺通過路由器訪問的關鍵服務器,一旦路由器檢測到該服務器宕機,它可以使用目的地址轉換NAT透明的把連接轉移到一個備份服務器上。

3、透明代理:NAT可以把連接到因特網的HTTP連接重定向到一個指定的HTTP代理服務器以緩存數據和過濾請求。一些因特網服務提供商就使用這種技術來減少帶寬的使用而不用讓他們的客戶配置他們的瀏覽器支持代理連接。

以上就是什么是網絡地址轉換的詳細內容,更多請關注php中文網其它相關文章!

來源:php中文網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